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2DEG71060)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邵小平李鑫杰杨文化石平五杨韬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矿业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导水
  • 2篇导水裂隙
  • 2篇水区
  • 2篇浅埋煤层
  • 2篇煤层
  • 1篇导水裂隙带
  • 1篇导水性
  • 1篇地方煤矿
  • 1篇悬拼
  • 1篇岩性
  • 1篇液压支架
  • 1篇支护
  • 1篇支护强度
  • 1篇直罗组
  • 1篇砂岩
  • 1篇砂岩含水层
  • 1篇水层
  • 1篇强制放顶
  • 1篇相似模拟实验...
  • 1篇裂隙

机构

  • 5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陕西省地方电...

作者

  • 4篇邵小平
  • 2篇石平五
  • 2篇杨文化
  • 2篇李鑫杰
  • 1篇代革联
  • 1篇武军涛
  • 1篇刘美乐
  • 1篇高哲
  • 1篇牛超
  • 1篇杨韬

传媒

  • 2篇煤炭技术
  • 2篇煤炭工程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浅埋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相似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方法,对陕北东峁煤矿浅埋煤层上行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矿浅埋煤层下部煤层开采后,覆岩破坏呈现"两带"特征,产生多条贯穿上部煤层的穿层裂隙,上部煤层沉降后保持连续,未出现台阶下沉;上部煤层开采时顶板岩层主要表现为已断裂岩块或新断裂岩块的回转失稳,工作面通过穿层裂隙处未出现滑落失稳与台阶下沉现象,且顶板矿压显现不明显,证明上行开采可行。
邵小平史建君石平五
关键词:浅埋煤层
积水区下导水裂隙发育特征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陕北焦家沟煤矿积水区下裂隙发育特征研究表明:竖向裂隙与上部积水区的沟通存在3种情况:1开切眼处沿垮落角方向与5#煤层房柱式采空区沟通,裂隙导水性强,但远离工作面;2推过隔水煤柱前周期来压过程中有竖向裂隙与5#煤层房柱式采空区沟通,采空区积水量大,但裂隙导水性弱;3推过隔水煤柱后周期来压过程中有竖向裂隙与5#煤层长壁采空区沟通,裂隙导水性强,但采空区积水量小。
邵小平尉迟小骞杨文化李鑫杰
关键词:积水区导水性
多因素复合分析法对直罗组砂岩富水性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针对陕北侏罗系煤田顶板直罗组砂岩水害难以防治的问题,以柠条塔井田顶板突水为例,分析了砂岩含水层厚度、砂泥岩组合及风化砂岩层3个因素对直罗组砂岩含水层富水性的影响程度;基于多因素复合分析法,确定了直罗组岩性结构指数、砂泥比系数、砂岩风化率3个指标对砂岩含水层富水性的权重及直罗组砂岩富水性等级范围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岩性结构指数能很好地反映砂岩含水层的孔隙度、渗透性及粒度对富水性的影响;应用多因素复合分析方法确定了3个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3、0.3、0.4,并根据权重结果将其富水性分区划分为强、中、弱3个等级,其中综合指数为0~1.6为弱富水区、1.6~2.3为中等富水区、2.3~3.0为强富水区,强富水性区域主要位于井田南部、中西部及东北部的局部,富水性中等的区域主要分布于井田中部及北部的大部分区域,井田的南北翼各存在一个相对较弱的富水区。分区预测结果与矿井实际顶板突水区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陕北侏罗系煤田顶板水害防治提供了一种有效预测途径。
代革联周英杨韬刘美乐高哲牛超
关键词:砂岩含水层富水性
浅埋煤层链悬拼梁式液压支架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浅埋坚硬顶板赋存特征煤层房柱式开采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工作面采出率普遍低于50%的实际情况,重点对壁式工作面正常开采与强制放顶两种情况下支架的支护强度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强制放顶状态下支架的支护强度显著降低。现场工业性试验中采用链悬拼梁式液压支架能够较好地适应强制放顶开采过程中顶板岩层的矿压显现。
邵小平史建君石平五
关键词:浅埋煤层支护强度强制放顶
陕北保水区地方煤矿分层开采覆岩运移规律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通过模拟实验对白鹭煤矿分层开采覆岩运移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第1分层开采,顶板岩层仅在切眼和工作面推采结束处各产生1条发育一般的至地表的裂隙,保水开采第1分层可行;第2分层开采,可通过在切眼和工作面推采结束处留设隔离煤柱阻隔贯通至地表竖向间隙的水体实现安全开采;第3分层开采,在开采区域靠切眼和工作面推进结束处,各自2条贯通至地表裂缝间岩层水平间隙发育明显,并与导水裂隙带内裂隙沟通,无论从保水开采还是防治水的需要,都应暂不开采。
邵小平李鑫杰武军涛杨文化
关键词:保水开采隔离煤柱导水裂隙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