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07GB24320419)

作品数:6 被引量:71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双林杨清平郭子武郑炜曼顾大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毛竹
  • 3篇毛竹林
  • 3篇海拔
  • 2篇水分
  • 2篇土壤
  • 1篇低温半致死温...
  • 1篇吊丝
  • 1篇性状
  • 1篇生理指标
  • 1篇生态适应
  • 1篇生态适应性
  • 1篇生物量
  • 1篇生物量分配
  • 1篇适应性
  • 1篇水分特性
  • 1篇笋产量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水分特性
  • 1篇土壤物理

机构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3篇陈双林
  • 2篇郭子武
  • 2篇杨清平
  • 1篇顾大形
  • 1篇郑炜曼
  • 1篇李迎春

传媒

  • 2篇竹子研究汇刊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世界竹藤通讯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海拔对毛竹林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6
2010年
在毛竹分布南缘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气候过渡区,选择土壤类型、坡度、坡向、经营水平等一致的3个海拔梯度毛竹林,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性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相同海拔梯度毛竹林随土层的加深,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粘粒和砂粒含量增大,而毛管孔隙度和粉粒含量减小;海拔对毛竹林3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影响不显著,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大;不同海拔梯度毛竹林30 cm土层的土壤微结构颗粒组成为砂粒>粉粒>粘粒,粘粒、粉粒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小,砂粒含量趋于增大;试验区随海拔的升高,土壤物理性质和水分特性趋于有利于毛竹林生长变化。
陈双林杨清平郭子武邹跃国
关键词:毛竹海拔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水分特性
海拔对毛竹林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在毛竹分布南缘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气候过渡区,选择土壤、坡度、坡向、经营水平等一致的3个海拔梯度毛竹林,对竹林经济性状随海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径级立竹质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竹壁厚度是主要影响因子。竹材产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提高,立竹胸径是竹材产量变化的主导因子;竹笋平均个体质量、产量和品质随海拔升高而提高。竹笋平均个体质量是竹笋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海拔对竹笋品质影响主要反映在总糖、可溶性糖、P、Fe、含水率、可食比例随海拔升高而提高,纤维、热量、灰分、Ca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邹跃国
关键词:毛竹海拔竹笋产量
毛竹林种群结构特征变化的海拔效应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在毛竹分布南缘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气候过渡区,选择土壤、坡度、坡向、经营水平等一致的3个海拔梯度毛竹林,对种群结构随海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立竹密度随海拔的升高显著下降,分株间非对称竞争趋于激烈;立竹胸径随海拔的升高显著增大,海拔每上升100 m,立竹平均胸径增加0.65 cm;海拔对立竹枝下高、全高有明显影响,随海拔的升高,相同径级立竹的枝下高、全高趋于增大,海拔对立竹枝下高的影响比立竹全高更为深刻;立竹整齐度、均匀度随海拔的升高显著降低;试验区低、中、高海拔毛竹林适宜的经营类型分别为笋苗兼用林、笋用林、笋材两用林。
邹跃国
关键词:毛竹海拔种群结构环境因子种内竞争
花吊丝竹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及立竹生态构件关系特征被引量:3
2011年
在福建省华安县竹类植物园研究了1~3年生花吊丝竹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和主要生态构件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立竹地上部分器官含水率为竹叶>竹枝>竹秆,竹秆、竹枝含水率随立竹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不同年龄立竹竹叶含水率无显著差异;1~3 a立竹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均为竹秆>竹枝>竹叶,竹秆生物量比例随立竹年龄的增长呈"V"型变化,竹枝、竹叶生物量比例随立竹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立竹全高、枝下高是立竹胸径的从属因子,器官和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与立竹胸径、全高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以用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模拟;立竹壁厚率从竹秆基部到顶部呈高—低—高分布规律,与立竹胸径、立竹全高分别呈极显著、显著负相关,与立竹胸径的关系方程式为AWT=0.2899-0.0539D+0.0041D2。
邹跃国
关键词:花吊丝竹生物量
模拟低温或自然低温条件下牡竹属3种类抗寒性及生理指标的比较被引量:8
2012年
以牡竹属(Dendrocalamus Nees)的清甜竹(D.sapidus Q.H.Dai et D.Y.Huang)、花吊丝竹〔D.minor var.amoenus(Q.H.Dai et C.F.Huang)Hsueh et D.Z.Li〕和勃氏甜龙竹〔D.brandisii(Munro)Kurz〕盆栽苗为实验材料,测定了模拟低温(0℃、-5℃、-10℃、-15℃、-20℃和-25℃)条件下3个竹种离体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伤害率,在此基础上根据Logistic方程推算出3个竹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对自然低温(15℃、10℃、5℃、3℃、0℃和-2℃)条件下3个竹种叶片的形态变化以及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和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变化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低温条件下,3个竹种离体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伤害率均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大,且总体上与对照(25℃)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Logistic方程推算出花吊丝竹、勃氏甜龙竹和清甜竹的LT50分别为-3.07℃、-1.83℃和-1.40℃。在日最低温度大于5℃的自然低温条件下3个竹种的叶片均能够正常生长,而随温度降低,叶片逐渐出现水浸斑点、失绿等症状直至干枯脱落,其中清甜竹叶片伤害症状最重;在自然低温条件下,随日最低气温的降低,3个竹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则逐渐升高、MDA含量和SOD活性总体上均呈波动的趋势;与日最低气温15℃相比,在日最低气温-2℃条件下清甜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降幅最大而花吊丝竹降幅最小,清甜竹叶片相对电导率最高而花吊丝竹最低。根据LT50和叶片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变化,可确定3个竹种的抗寒性均较差,其中清甜竹的耐寒能力最弱。
李迎春陈双林郭子武杨清平
关键词:自然低温生理指标抗寒性
竹子生态适应性研究综述被引量:26
2010年
竹子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优良物种,具有强烈的生理整合能力和特殊的种群生长更新特点。竹子生态适应性是竹林生态和栽培学的研究基础,该文综述了水分、温度、光照和土壤性状等主要环境因子对竹子生长与分布的影响及其机理,提出了竹子生态适应性的重点研究方向,旨在为竹子的生态学研究和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引种及高效培育提供参考。
顾大形陈双林郑炜曼毛仙琴
关键词:竹子水分土壤温度光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