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40006)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清蔡朝晖刘宇松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语言模因与大学英语教学
- 2013年
- 模因是文化信息存在和传播的一种状态,语言模因是一种文化传播单位,通过有创新地模仿而让新知识、新概念等得到复制与传播。语言模因既促进了语言的传播与文化的进步,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些新途径:在教授词汇和句型时利用语言模因的特点,即基因型模因与表现型模因,培养学生对语言模因的敏感度,掌握语言模因的规律,丰富语料储备,从而加强语言模因运用能力,可望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与口语教学等各教学环节的质量。
- 蔡朝晖刘宇松陈清
- 关键词:语言模因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教学
- 概念隐喻支持下的隐喻能力培养准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概念隐喻是认识、理解语言现象的有效工具,隐喻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学习者对概念隐喻及其相应的概念系统的了解和掌握。本研究在对隐喻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的理论依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目标及策略,并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准实验研究。经过定量、定性分析得出结论:在课堂环境中,通过概念隐喻学习,能快速提高学习者的隐喻意识和隐喻能力。
- 陈清
- 关键词:概念隐喻隐喻能力
- 科学语言隐喻式的构建及其翻译策略被引量:2
- 2012年
- 韩礼德认为科学语言有两大基本句式:一致式和隐喻式。一致式是隐喻式建构的前提。在隐喻式构建过程中,语法隐喻会出现层级转换与功能转换。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以视难易程度对科技语言中的隐喻式句子采取同级或升级翻译策略。
- 陈清
- 关键词:科学语言隐喻式名词化翻译策略
- 英语联觉音组st-的隐喻认知探析被引量:6
- 2012年
- 英语联觉音组st-所构词的词义的四条语义链中明显有各自的核心义,即"阻碍、停、稳固以及暗含速度快的行为"。从隐喻角度出发对st-的这一现象进行认知解读,发现这一具体音素所表达的音义联系主要源于st-的发音特征与意义之间有相似性。
- 陈清
- 关键词:隐喻认知
- 语言模因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被引量:2
- 2013年
- Dawkins根据进化论提出了语言模因论,揭开了语言发展规律:通过模仿让新信息、新思想等得到复制与传播。将表现型语言模因与基因型语言模因融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模因思维,扩大语言材料的储存,能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 蔡朝晖刘宇松
- 关键词:语言模因口语教学
- 隐喻理论在课文教学中的运用
- 2012年
- 《一个推销员的生活》讲述了一个身体残疾、但面对困难却从不放弃的推销员的故事。本文尝试用隐喻理论等相关理论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词、句、段、篇对文章进行赏析,从而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 陈清
- 关键词: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
- 基于隐喻视角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认为应加强基础词汇原型意义教学,重视词汇层面的跨文化教学。
- 蔡朝晖刘宇松陈清
- 关键词:隐喻词汇教学
- 基于隐喻视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 2013年
- 隐喻是以一事物去理解另一事物的认知工具,并普遍存在于语言现象中。隐喻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隐喻语言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蔡朝晖刘宇松陈清
- 关键词:隐喻教学大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