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186)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左胜鹏叶良涛钱家忠梅慧陈雅琼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水体
  • 2篇铜绿微囊藻
  • 2篇微囊藻
  • 2篇喜旱莲子草
  • 2篇胁迫
  • 2篇莲子草
  • 2篇感抗
  • 1篇氮磷
  • 1篇豆科
  • 1篇豆科牧草
  • 1篇营养化
  • 1篇营养胁迫
  • 1篇源库
  • 1篇源库调节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生产力
  • 1篇入侵
  • 1篇入侵管理
  • 1篇生理生态
  • 1篇水华

机构

  • 5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左胜鹏
  • 4篇叶良涛
  • 3篇梅慧
  • 2篇钱家忠
  • 1篇王会梅
  • 1篇山仑
  • 1篇李凤民
  • 1篇李蜀萍
  • 1篇张强
  • 1篇陈雅琼
  • 1篇李美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氮磷对铜绿微囊藻化感抗性的诱导效应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氮磷因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分析氮磷对铜绿微囊藻化感抗性的诱导效应,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提供参考。【方法】在光照、温度等恒定的条件下,以标准BG11培养液作为对照,以喜旱莲子草浸提液为化感逆境,模拟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氮(0,132.00,198.00,247.50,495.00 mg/L N-NO3-)、磷(0,3.56,7.12,14.24,28.48 mg/L P-HPO42-)对铜绿微囊藻化感抗性的诱导效应。【结果】铜绿微囊藻的生物量与氮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磷质量浓度变化对铜绿微囊藻生物量的影响不大(磷为0 mg/L且处于起始迟滞期除外);随着氮质量浓度的逐渐升高,氮可诱导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抗性逐渐减弱,且其对起始迟滞期的诱导效应较其对起始对数期的诱导效应更为显著;随着磷质量浓度的逐渐升高,磷也可诱导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抗性逐渐减弱(磷为0 mg/L且处于起始迟滞期除外),但对处于起始迟滞期和起始对数期的铜绿微囊藻化感抗性的诱导效应均不明显;添加适量的喜旱莲子草浸提液后,铜绿微囊藻的生物量倍增时间随氮质量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延长,随着磷质量浓度的升高而略有延长。【结论】氮、磷可诱导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抗性形成,但随着氮、磷质量浓度的升高,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抗性逐渐减弱,且氮是微囊藻化感抗性形成的主导性因子,对铜绿微囊藻化感抗性的诱导效应强于磷。
叶良涛钱家忠左胜鹏张强梅慧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
半干旱区四种典型豆科牧草群落生理生态的分异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植物种群生态的改善是植被建设与生态修复的关键。通过人工植被调查,比较了四种豆科牧草的种群生长的生态差异,初步探讨了牧草生产力与种群生态的可能耦合网络机制。结果表明:基于四种豆科牧草种群的土壤水分含量和垂直下降分布规律,发现沙打旺与苜蓿为高生产力型,红豆草与胡枝子为低生产力型,这可能与它们水分利用状况和豆科牧草本身的固氮或氮沉积的氮汇与源转化调节有关。苜蓿植株生物量表现较高,与其多年生庞大根系充分吸收土壤深层水分有关,反映了根冠生长与土壤条件的耦合是导致遗传特性响应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调整植物根冠关系以增强植物的抗旱适应能力理论上是可行的。相关分析发现生产力、根系生物量、土壤环境(水分和层次)为网络耦联相关,特别是90-100cm的土壤空间水分与根冠比成正相关,这可能说明这个层次(根系的浅层集中分布区)为土壤水库与土壤干层相转变的阈值界面。因此从干旱胁迫条件下建立的适应性生存对策上考虑,苜蓿适宜在干旱立地推广应用,不仅具水土保持功效,而且植被生产力高,应为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参考物种。
左胜鹏王会梅李凤民山仑
关键词:豆科牧草种群生态植被生产力源库调节
气候对巢湖东半湖水体环境变化的驱动效应被引量:2
2011年
分析了小尺度气候变化对巢湖水体环境的影响,并揭示了水体营养生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年降雨量、年均温度、年日照时数变化稳定,平均值分别为1 176.2 mm,15.96℃和1 906 h,而高温天数(〉35℃)年际变化显著(4-32 d/a)。调查期间总氮(TN)和总磷(TP)变化动态为开口向下的"凸"型抛物线形式,而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叶绿素a(Chla)总体呈现为"凹"型曲线,水体总体呈现为中度营养状态。CCA分析发现巢湖区域的年降雨量、年均温度、年高温天数(〉35℃)、年日照时数与湖水中TN,TP,CODMn和Chla呈显著相关性。其中TN,TP,CODMn和年日照时数对水体营养状态影响显著,贡献率分别为69%,45%,36%和27%。因此,可推测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是导致水质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因子与TN和TP在一定条件下对水体富营养化形成具有协同效应。
左胜鹏叶良涛梅慧
关键词:气候要素水环境胁迫响应
不同营养水体对喜旱莲子草化感抗藻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基于植物化感原理,通过水培实验,模拟在蒸馏水、标准培养液(BG11营养液)和巢湖湖水(富营养化水体)3种不同营养状态的水体下,研究外来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不同培养时期的活体植株和不同腐解时期的残体植株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同时还测定了喜旱莲子草活体植株种植水和残体植株腐解液的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不同水体营养状态下,喜旱莲子草具有抗藻的潜势,活体植株和残体植株在不同时期均显著抑制迟滞期的铜绿微囊藻(P<0.01),且残体植株抑制作用更强;不同营养水体中喜旱莲子草化感抗藻潜力差异显著(P<0.05),其中活体植株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为:蒸馏水>富营养化湖水>标准BG11营养液,残体植株为:富营养化湖水>标准BG11营养液>蒸馏水。2)两类材料均显示相似的化感抗藻动态,抑制作用先逐渐增强,5d内达到对铜绿微囊藻较高抑制率(活体植株最高抑制率为70.7%;残体植株为91.7%),随后抑制率逐渐趋于稳定。3)喜旱莲子草活体种植水与残体植株腐解液理化性质显著不同(P<0.05),pH值和氧化还原电变化与溶液、时间、材料等因素有关。
叶良涛钱家忠左胜鹏李蜀萍陈雅琼
关键词:水体营养状态喜旱莲子草铜绿微囊藻化感作用入侵管理
微宇宙法研究水体富营养化对喜旱莲子草化感抗藻的影响
基于微宇宙理论,以铜绿微囊藻和蛋白核小球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模拟水体不同营养化环境下喜旱莲子草对两水华藻的毒性效应,探讨了可能的化感毒理机制。结果表明:水华藻抑制潜力喜旱莲子草在共培养条件>植株水提取物>种植水,三者平均...
左胜鹏叶良涛梅慧李美
关键词:喜旱莲子草营养胁迫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