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B014)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康海玲周云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艺术

主题

  • 3篇戏曲
  • 2篇演出
  • 2篇语言
  • 2篇戏剧
  • 2篇戏曲演出
  • 1篇东南亚华人
  • 1篇形象谱系
  • 1篇眼睛
  • 1篇语言文化
  • 1篇中国戏剧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类学视野
  • 1篇人社会
  • 1篇丝绸之路
  • 1篇谱系
  • 1篇奇观
  • 1篇曲学
  • 1篇宗教
  • 1篇宗教背景
  • 1篇族群认同

机构

  • 5篇中国艺术研究...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康海玲
  • 2篇周云龙

传媒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戏剧(中央戏...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戏剧艺术
  • 1篇戏曲研究
  • 1篇艺术评论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表演“中国”:美国舞台上的中国戏剧及其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中国戏剧最初是和19世纪中期的华工一起登陆美国的,作为一种社区文化活动,其基本功能在于缓解乡愁和族群认同,但它们在客观上促成了最初的中美戏剧交流。美国华人社区的戏剧活动的波及面虽然极为有限,但让美国人看到了真正的中国戏剧。这些早期的中国戏剧表演,为出现在美国舞台上借鉴戏曲手法的实验戏剧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灵感。
周云龙
关键词:中国戏剧族群认同戏剧交流
语言的缺失与东南亚华语戏曲的没落——以马来西亚为例
2012年
华语戏曲在海外传播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20世纪前半叶是东南亚华语戏曲的黄金时代,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华语戏曲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其中原因是多方而复杂的。华语戏曲自身的困境最突出地体现在语言的问题上,华语方言的缺失导致华语戏曲这种古老的文化娱乐形式陷入了实质性的生存危机。
康海玲
关键词:方言
主体的眼睛:美国戏剧的中国形象谱系被引量:1
2012年
自18世纪中期以来就出现在美国舞台上的中国形象是多面、驳杂的,但从总体上看,一直徘徊在低劣和美好的两极之间。美国戏剧中的中国形象都在不同的尺度上强调其"真实",但它们与现实的中国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只是美国文化对于他者的想象和表述。美国戏剧通过表述、展示有关中国形象的种种"奇观"并凸显与美国的差异,履行了对美国文化主体的自身认同功能,也暗示了西方对于中国的焦虑和欲望。
周云龙
关键词:美国戏剧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语戏曲的宗教背景被引量:3
2013年
东南亚是中华戏曲在海外国家流播的重镇,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戏曲活动最为繁盛。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宗教和民间信仰为戏曲的移植和发展提供了沃土。华语戏曲演出作为华人宗教祭祀仪式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发挥着酬神娱鬼的宗教功能。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城隍爷诞的戏曲演出与马来西亚中元节的戏曲演出是华人宗教信仰与戏曲演出相互结合的典型个案,在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是非常突出的,戏曲生存的宗教背景以及戏曲演出的宗教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呈现。
康海玲
东南亚华语戏曲研究简论被引量:1
2013年
这些年来,随着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重视,以及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文化战略背景下,中国在东南亚国家所展现的软实力不断加强,作为东南亚华族传统文化象征性符号的华语戏曲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康海玲
关键词:戏曲研究戏曲演出广东汉剧东南亚华人华人社会
人类学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戏曲奇观——以新加坡酬神戏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经贸合作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中国的戏曲、诗歌、小说、音乐、绘画等文化艺术,随着华侨华人的迁徙,经由这条特殊的通道流传到沿线国家和地区,走向世界,以民族语言文化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艺术中华”,作为族群生活和文化认同的形式,得到发扬光大。
康海玲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戏曲人类学民族语言文化经贸合作
泰国九皇斋节华语戏曲演出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在东南亚各国中,泰国的华语戏曲历史最为悠久,已经走过了3个多世纪的艰难历程。在异质文化土壤里,华语戏曲的移植和发展主要依托于泰国华人宗教及民间信仰,发挥着酬神娱鬼的宗教功能。九皇斋节的戏曲演出在泰国是最盛行的,这是华人宗教信仰与戏曲演出相互结合的典型个案,也揭示了泰国王室及潮商在期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康海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