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ZX025)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5
相关作者:唐土红张国启张国平陈勇唐忠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6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权力
  • 8篇伦理
  • 5篇道德
  • 4篇价值性
  • 2篇德性
  • 2篇政治
  • 2篇探视
  • 2篇权力伦理
  • 2篇权力运行
  • 2篇维度
  • 2篇镜像
  • 1篇大众化
  • 1篇道德法则
  • 1篇道德使命
  • 1篇道德约束
  • 1篇道德约束力
  • 1篇德性思想
  • 1篇行政
  • 1篇行政伦理
  • 1篇演进

机构

  • 15篇长沙理工大学
  • 1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5篇唐土红
  • 1篇张国启
  • 1篇张国平
  • 1篇高金梅
  • 1篇陈勇
  • 1篇唐忠

传媒

  • 4篇探索
  • 3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理论与改革
  • 2篇伦理学研究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求索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太平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内涵及实践维度被引量:20
2009年
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之所以不断取得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实践了马克思主义,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理论化、抽象化的话语体系逐渐转变为具体化、生活化的生动活泼的行动指南的过程。它意味着作为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逐渐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最终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和动力源泉。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
张国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识形态
正义之善何以可能——权力之正义价值探析被引量:3
2010年
人们对权力的正义性探讨由来已久。如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就认为城邦正义就是将彼此相关的德行置于除当的位置,使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和谐一致,各占其位,各取其份。时至今日,学界对权力的正义性探讨一直经久不衰,但综观有关权力正义问题的研究,学者们往往偏好于探究其“是什么”的问题,而对权力正义的“为什么”即“何以可能”问题研究有待深入。
唐土红
关键词:正义价值社会有机体城邦正义正义问题正义性柏拉图
论权力的道德使命被引量:1
2010年
从伦理视域研究权力,不仅要研究其德性即权力的善恶问题,更要研究其效能即其道德使命问题。权力的登场是适应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需要,也是由所有人共同选择的结果。权力一旦产生,便至少承载着三重道德使命,即保障公民安全,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公民权利。权力的这些道德使命表征着权力与道德的关联性,也意味着权力的运作并非是为所欲为的,而是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法则的,权力一旦脱离其应有的道德规则,便会成为一种彻底的"恶"。
唐土红陈勇
关键词:权力道德秩序权利
论权力存在的基础:一个政治伦理的探视
2009年
研究权力时大凡会提及权力的基础问题。但目前权力基础的研究路径均是"政治→法律"或"法律→政治"。事实上,除了政治法律基础,权力的存在还有其道德基础,这一道德基础便是公民的良序生活。从政治伦理视域看,权力构建的公民良序生活有三个特点,即它是符合人道的而非弱肉强食的,是道义的而非单纯依靠强制力来维系的,是体现"公共"意志而非"阶级"意志。
唐土红唐忠高金梅
关键词:权力道德
论权力伦理的核心问题被引量:5
2009年
政治权力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与伦理道德纠葛,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从道德视阈研究权力方兴未艾。从伦理视阈研究权力,内容和范围很广,因而必须抓住其研究的核心问题。学界对权力伦理的核心究竟是什么,争论较大,难以达成共识。事实上,权力具有两重性,即工具性与价值性。工具性解决的只是权力的效率,即"怎么办"的问题;价值性探讨的主要是诸如正义、公平、自由等政治价值范畴,即"为什么"的问题。从伦理学视角研究权力,价值性才是其核心问题。
唐土红
关键词:权力价值性
论权力运行的伦理限度被引量:1
2011年
一切政府权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但目前学界热衷于对权力运行的法律限度的研究,忽视了对权力运行的伦理限度的研究。事实上,权力运行不仅仅是法学问题,也是伦理道德问题。权力受限的动因在于权力本身存在的道德悖论。从伦理学视角看,权力运行的伦理限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积极性的,即权力必须为公民谋福利;另一方面是消极性的,即权力要防止被滥用和误用。权力运行只有遵循伦理限度,才能够真正成为人类的至善力量。
唐土红
关键词:权力伦理
权力的善恶之辩——西方权力德性思想之镜像演进被引量:1
2010年
权力的善恶问题很早便为思想家们所关注。但长期以来,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仅侧重在儒家政德"善"的演绎上,而在以"法治主义"为文化基因的西方,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权力仅有"恶",并"以恶制恶"。事实上,西方思想家有关权力善恶问题形成四个流派,即以权力理想主义为代表的权力之"善"说,权力契约主义为代表的"必要恶"说,无政府主义为代表的"绝对恶"说和行为主义"纯科学"为代表的"价值中立"说。他们从各自的立场与需要出发,系统阐释了权力的善恶问题,从而构建了一道独具风格的权力德性思想的镜像。
唐土红
关键词:权力中立德性思想
论权力伦理的核心问题被引量:3
2009年
从伦理视阈研究权力,必须抓住其研究的核心问题。学界对权力伦理的核心究竟是什么,争论较大,难以达成共识。事实上,权力具有两重性,即工具性与价值性。工具性解决的只是权力的效率,即"怎么办"的问题;价值性探讨的主要是诸如正义、公平、自由等政治价值范畴,即"为什么"的问题。从伦理学视角研究权力,价值性才是其核心问题。
唐土红
关键词:政治权力价值性
试论不正义法律的道德约束力被引量:2
2011年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自然法学派与实证法学派之间争论的焦点,但在政治实践中主张法律与道德的完全对立或者统一,是行不通的。本文立足于公民的主体性,探讨不正义法律获得道德约束力的前提、理由及其限度,其目的不是要与实证法学派站在一起,与自然法学派分庭抗争,而是要在人的主体性空前伸张、社会矛盾突显的现代社会中,为个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寻找一条在理论上立得住、在实践中行得通的思路。
张国平
关键词:道德约束力
论权力的德性被引量:5
2010年
权力的德性,即权力的善恶问题一度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但学界更多的是关注"是什么"的问题,并没有深入到"为什么"的问题。事实上,权力是善还是恶,要看权力的工具性与价值性所呈现的样态,当权力的工具性趋向价值性并与之保持一致时,权力表现为"善";当权力的工具性背离了价值性,或者价值性不能驾御其工具性时,权力则表现为"恶"。权力"善"、"恶"的判断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权力为了谁的问题,这才是我们的依归所在。权力的工具性以及价值性都应最终从属于一个最根本的终极属性——人民性。从道德视阈研究权力,就是要挖掘权力的这种德性,使权力不仅不能成为任人操纵的工具,它更应是一种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
唐土红
关键词:权力德性价值性人民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