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7B18)

作品数:3 被引量:55H指数:3
相关作者:岳钦艳高宝玉李春玲李颖汪艳雯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底泥
  • 1篇形态分布特征
  • 1篇伊利石
  • 1篇膨润土
  • 1篇热力学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离子
  • 1篇南四湖
  • 1篇解吸
  • 1篇腐殖酸
  • 1篇NI^2+
  • 1篇
  • 1篇
  • 1篇
  • 1篇CU^2+

机构

  • 3篇山东大学

作者

  • 3篇岳钦艳
  • 2篇高宝玉
  • 2篇李颖
  • 2篇李春玲
  • 1篇李倩
  • 1篇刘庆
  • 1篇李志建
  • 1篇汪艳雯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锌(Ⅱ)、镉(Ⅱ)在伊利石上的吸附及解吸特征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研究了Zn2+和Cd2+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竞争吸附及其解吸特征,以及初始pH、可溶性腐殖酸与温度对吸附的影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随初始pH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溶性腐殖酸的存在可以增加金属离子的吸附量。腐殖酸的浓度越高,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增加越多。无论是单组分吸附还是竞争吸附的的吸附量次序都是:Zn2+>Cd2+。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Zn2+和Cd2+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吸附速率模型。计算得到Zn2+和Cd2+在伊利石上吸附的Ea分别为41.04和39.15kJ/mol,表明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在伊利石上的Zn2+和Cd2+在水、HCl、NaOH和NaCl中的解吸量的关系是:HCl>NaCl>NaOH>H2O。
李春玲岳钦艳李颖孙大明
关键词:伊利石解吸
水中Cu^2+、Ni^2+与腐殖酸、膨润土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研究了Cu2+、Ni2+与腐殖酸以及膨润土与腐殖酸的共存吸附剂的相互作用,考察了相互作用时间、初始pH、温度对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去除率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初始pH对Cu2+、Ni2+的去除率影响很大,pH在中性范围附近Cu2+、Ni2+的去除率可以达到最大.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Cu2+、Ni2+在腐殖酸及共存吸附剂上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吸附速率模型,并得到Cu2+在腐殖酸及共存吸附剂上吸附的活化能Ea分别为17.01和38.49 kJ.mol-1,Ni2+在腐殖酸及共存吸附剂上吸附的活化能Ea分别为15.15和13.35 kJ.mol-1,表明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Cu2+、Ni2+在腐殖酸及共存吸附剂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得到的ΔH0、ΔS0和ΔG0表明金属离子在腐殖酸及共存吸附剂上的吸附是一个吸热、熵增、自发的过程.
李春玲岳钦艳李颖高宝玉李倩
关键词:重金属离子腐殖酸膨润土热力学
山东省南四湖底泥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被引量:22
2009年
利用分级提取法分析了山东省南四湖下级湖区及其主要入湖河流底泥中磷的化学形态,并研究了磷在表层沉积物与沉积柱芯中的形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空间分布规律不明显,且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表层沉积物中活性磷(可交换态磷、铝结合态磷、铁结合态磷三者之和)的含量占总提取磷的41%~65%,提示沉积物中磷的生物可利用性较高.沉积物柱芯中活性磷含量较大,以交换态磷和铁结合态磷为主,铝结合态磷含量较少;闭蓄态磷、自生磷、碎屑磷和有机磷在垂向上的含量分布较为稳定,有机磷含量最低.在表层沉积物和沉积柱芯中无机磷占绝对优势,表明南四湖底泥主要为无机相沉积.
汪艳雯岳钦艳刘庆李志建高宝玉
关键词:底泥南四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