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02248)

作品数:6 被引量:109H指数:3
相关作者:崔巍曹丽君李珺李才刘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衰竭
  • 3篇护理干预
  • 3篇干预
  • 3篇肝衰
  • 3篇肝衰竭
  • 3篇肝炎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肝衰竭患者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新型护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延续护理
  • 1篇延续护理干预
  • 1篇依从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崔巍
  • 2篇曹丽君
  • 1篇刘胜
  • 1篇滕巍
  • 1篇李承博
  • 1篇刘沛
  • 1篇李才
  • 1篇李珺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IL-4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疫苗反应相关性的荟萃分析
2014年
目的评价白细胞介素-4(IL-4)基因多态性与个体对乙型肝炎疫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hina Bio Medicine(CBM)数据库中对2012年12月1日前发表的文献作关键词检索。应用STATA12.0软件对文献中的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经全面检索,共纳入5篇文献,均为横断面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IL-4的T等位基因rs2243250、rs2070874和C等位基因rs2227284与乙型肝炎疫苗的高反应性相关。进一步依据种族进行的亚组分析显示,亚洲人群中IL-4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疫苗的反应性明确相关,但在高加索人群中则未发现这种相关性。结论个体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反应性与IL-4基因多态性相关,相关位点为T等位基因rs2243250、rs2070874和C等位基因rs2227284。并且这种相关性有明显的人种差异。
崔巍刘胜李承博滕巍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白细胞介素-4多态性INTERLEUKIN-4
基于目标管理法的护理对乙肝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基于目标管理法的护理行为对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乙肝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目标管理法的护理行为,观察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自我效能感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自我效能感评分升高,观察组护理后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自我效能感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等QLQ-30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SAS、 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乙肝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基于目标管理的护理行为能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改善负性心理情绪,增加自我效能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为患者的生活治疗恢复提供保障。
潘舒崔巍
关键词:护理行为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9
2016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2012年3月~2014年3月)与综合护理干预组(2014年4月~2016年3月),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服药、定期复查依从性,焦虑抑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综合护理干预组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护理组比较,综合护理干预组忘记服药、自行增减药物服用剂量、自行停药患者比例较低,定期门诊复查患者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综合护理干预组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组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继发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李才崔巍曹丽君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依从性并发症
新型延续护理干预在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肝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型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家庭功能评分。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护理后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与总的功能评分明显较低,且与对照组护理后评分相比,观察组护理后上述评分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新型延续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肝衰竭患者中能够促进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家庭功能。
刘艳哲曹丽君崔巍
关键词:新型护理延续护理干预急性肝衰竭自我管理能力家庭功能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71
2017年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缺陷评分、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结果预见性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住院时间缩短、护理质量评分升高、护理缺陷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降低,预见性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上述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降低负性情绪。
李珺崔巍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
极性复合体与紧密连接
2017年
紧密连接功能的损伤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如肿瘤侵袭转移、炎症性肠病、感染性休克等,明确紧密连接的调控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多种因素参与紧密连接的调控:包括Ca^(2+),细胞因子,G蛋白和小GTP结合蛋白等。近年来发现极性复合体与紧密连接的形成和功能密切相关,本文就极性复合体的组成、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做一综述。
崔巍刘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