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9054)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陈金平周新国刘安能刘祖贵王和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麦棉
  • 7篇棉套
  • 6篇水分
  • 6篇土壤
  • 5篇冬小麦
  • 5篇套种
  • 5篇土壤水
  • 5篇土壤水分
  • 5篇小麦
  • 5篇麦棉套种
  • 4篇共生期
  • 2篇豫东平原
  • 2篇生理特性
  • 2篇套作
  • 2篇麦棉套作
  • 2篇黄淮
  • 2篇黄淮海
  • 2篇黄淮海平原
  • 1篇形态发育
  • 1篇叶片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郑州牧业工程...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9篇陈金平
  • 8篇周新国
  • 7篇刘安能
  • 4篇王和洲
  • 4篇刘祖贵
  • 3篇李利红
  • 2篇孟兆江
  • 2篇黄仲冬
  • 1篇郭冬冬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麦棉套种冬小麦冠层环境和生长与产量的补偿效应分析
2006年
在两种不同麦棉套种模式下研究了冬小麦冠层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冬小麦叶面积和干物质累积动态,分析了不同麦棉套种模式的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并对麦棉套种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的补偿效应做了进一步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1)麦棉套种小麦冠层透光率高于麦棉轮作;3∶1式麦棉套种冬小麦预留行间透光率低于4∶2式,但小麦行间透光率明显高于4∶2式。不同栽培模式小麦冠层麦行间温度和湿度没有明显差异,但冠层温度低于预留行,湿度则高于预留行;4∶2式预留行温度稍高于3∶1式,湿度则低于3∶1式。(2)麦棉轮作冬小麦叶面积系数大于麦棉套种模式,两种套种模式间差异不明显;单株叶面积最大差异出现在4月22日前后,此时3∶1式和4∶2式麦棉套种小麦单株叶面积分别为麦棉轮作的1.17倍和1.41倍。干物质积累量麦棉轮作高于麦棉套种,单株干物质量则麦棉套种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两种麦棉套种模式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比麦棉轮作增加40%左右。(3)麦棉套种冬小麦在生长和产量上其边行均表现出明显的补偿效应,综合不同栽培模式的冬小麦产量构成及其差异分析,3∶1和4∶2式麦棉套种冬小麦分别比麦棉轮作减产17.8%和20.1%,两种套种模式冬小麦对产量的补偿率分别为37%和40.1%。
陈金平周新国刘祖贵刘安能
关键词:冬小麦麦棉套种
麦棉套种共生期不同土壤水分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冬小麦、棉花套种共生期包括小麦灌浆期和棉花的苗期,这一时期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和品质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3-1式和4-2式两种麦棉套种配置方式条件下,研究了麦棉共生期土壤水分条件对小麦生理特性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显著影响了小麦的光合蒸腾日变化动态。共生期较高的土壤水分不利于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输和分配,其产量以70%土壤含水率处理最高。较低的土壤水分有利于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以及沉降值的提高。3-1式小麦更容易受到土壤水分亏缺的抑制。
周新国陈金平刘安能黄仲冬
关键词:土壤水分共生期麦棉套种小麦产量和品质
麦棉套作冬小麦灌浆期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在大田土壤水肥条件下,于灌浆期对麦棉套作冬小麦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Ci)以及叶绿素含量做了连续测定,并对不同叶位叶片的籽粒贡献率做了分析,以研究麦棉套作条件下冬小麦的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小麦叶片的Pn和Tr在花后的变化趋势表现一致,且其大小顺序为旗叶(FL)、倒2叶(Cd2L)、倒3叶(Cd3L)、倒4叶(Cd4L)。随着叶片的衰老进程,叶绿素含量迅速下降,倒3叶和倒4叶主要为非气孔限制造成了光合衰退,旗叶和倒2叶前期为气孔限制,后期为非气孔限制,但旗叶非气孔限制引起光合衰退在时间上晚于倒2叶。旗叶对籽粒的贡献率为18.8%,倒2叶、倒3叶和倒4叶分别为14.2%、5.3%和-1.2%。研究认为,叶绿素含量的衰减程度直接影响了小麦叶片光合非气孔限制出现的时间,而与其变化的趋势和数值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小麦下位提前衰老的叶片消耗大于积累,因此对籽粒的充实表现为负效应。
周新国陈金平刘安能
关键词:麦棉套作冬小麦
麦棉套种共生期土壤水分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在3-1式和4-2式2种麦棉套种方式的条件下,在防雨棚内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麦棉共生期间土壤水分条件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麦棉共生期间土壤水分显著影响了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冬小麦籽粒中含水率、沉降值、蛋白质随土壤水分增加而降低;较低的土壤含水量处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2种套种方式均以70%土壤含水量处理的冬小麦产量最高,土壤水分升高或下降都会降低产量;3-1套种方式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显著高于4-2式。
周新国陈金平郭冬冬刘安能黄仲冬
关键词:麦棉套种共生期土壤水分小麦
豫东平原垄播沟植麦棉套作耕作栽培试验研究
2004年
为了寻求节水高效的麦棉套作栽培模式,2000~2002年进行了垄播沟植麦棉套作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垄播沟植麦棉套作栽培模式的土壤水分周年变化适应了粮棉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改善了土壤水分的田间区域分布。1垄播小麦在蒸腾速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都明显优于传统平播,灌浆期有利于光合产物向产品器官的积累和分配,提高了不同叶位叶片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并最终表现为穗长和穗粒数明显增加,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高7.3%和10.4%。2沟植棉花前期生长旺盛,根量明显提高,单株果枝数和铃重显著增加。还对垄播沟植麦棉套作栽培模式的综合效益做了进一步分析。
王和洲陈金平孟兆江汪俊方田启磊
关键词:套作豫东平原栽培试验耕作生育阶段
共生期土壤水分对麦棉套种冬小麦比叶重、WUE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在麦棉套种的条件下,研究了共生期土壤水分对冬小麦旗叶比叶重(LSW)、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的影响,并对旗叶干物质衰减速率(DM DR)、叶绿素含量和旗叶的籽粒贡献率做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共生期土壤水分条件明显影响了比叶重的下降速度,土壤水分高时比叶重的下降速度较小.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旗叶水分利用效率(LWUE)在共生期均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接近成熟期又上升3个阶段.在共生后期,土壤含水量高的冬小麦具有较高的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但其产量和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YWUE)则显著下降(P<0.01).
陈金平李利红周新国刘祖贵刘安能
关键词:土壤水分冬小麦比叶重
黄淮海平原棉花形态发育和源库关系对土壤水分的响应被引量:4
2006年
研究了黄淮海棉区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棉花形态发育和源库的调节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棉花的株高、营养枝载果量、植株总叶面积、果枝数、营养枝数和叶果比均有显著的提高,而营养枝倾角、果枝倾角和单位叶面积载果量则显著减小。土壤水分低于70%(相对土壤含水量,试验场地土壤田间持水量为24%,下同)时,果枝叶面积所占植株总叶面积的比例减小,主茎叶面积所占比例增加;土壤水分高于70%时,果枝叶面积和主茎叶面积所占比例同时下降,营养枝叶面积所占比例上升。花铃前期,70%土壤含水量的棉花籽棉干重/茎枝叶干重、铃和蕾量最大,分别达到了1.31,9.3个/株和53.7个/株。研究认为,黄淮海平原棉区,棉花蕾期至吐絮期的适宜土壤水分下限为70%,这样既改善了棉花植株的形态发育,又促进了源库关系的协调发展,提高了棉花产量。
陈金平李利红周新国刘祖贵刘安能王和洲
关键词:土壤水分棉花形态发育源库关系黄淮海平原
黄淮海平原麦棉套种共生期适宜土壤水分指标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为了寻求麦棉共生期间适宜的土壤水分指标,对麦棉共生期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冬小麦主要生理特性和棉花的生长势做了连续测定,并对共生期间田间耗水量分别在2种作物上的分摊量做了估算。结果表明,随着麦棉共生期的生育进程,冬小麦旗叶水势、气孔导度、表观量子效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下降的趋势,且均随土壤含水量的提高而增加,处理间差异明显。蒸腾速率随着共生期进程和冬小麦的衰老,处理间差异迅速减小。共生期土壤含水量增加,作物田间总耗水量、冬小麦和棉花的耗水量均有明显提高。共生期作物田间耗水量占冬小麦全生育期田间总耗水量的28.8%~30%,而共生期冬小麦耗水量占同期作物田间耗水量的67.9%~72%。试验中60%(相对含水量,试验场地的田间持水量为24%,下同)土壤含水量处理的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了1.63kg/m^3,这时其产量并无明显下降,且棉花的壮苗指数表现最大。70%土壤含水量处理的小麦产量略有增加,但其水分利用效率却下降到1.45kg/m^3,同时棉花的壮苗指数有所减小。研究还表明,在黄淮海平原麦棉套种的共生期,田间土壤的适宜水分为60%~70%,这样既保证了冬小麦的产量,又促进了棉花生长健壮。
陈金平周新国李利红刘祖贵刘安能王和洲
关键词:麦棉套种共生期黄淮海平原
豫东平原棉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和灌溉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为探明棉花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对产量的影响,我们在豫东平原棉田进行了土壤水分状况和灌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豫东平原棉花生育期间土壤含水率存在3个低谷,分别出现在蕾期后期、花铃期后期和吐絮期中期,即棉花移栽后的21~27 d、69~75 d和102~108 d.从棉花蕾期至花铃期土壤储水量逐步增加到较高的水平,但在花铃期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同时控制盛絮期的耗水量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WUE).通过2000~2002年间棉花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和盛絮期的田间耗水量与产量的回归分析,得出其影响产量的系数分别为0.24、1.48、-0.12和-0.33.研究认为,棉花田间灌溉的时期对产量的效应顺序为:花铃期>蕾期>吐絮期>盛絮期.
陈金平王和洲周新国孟兆江
关键词:土壤含水率土壤储水量灌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