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2004DIB3J099)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危起伟杜浩张辉陈细华杨德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基于流速梯度的河流生境多样性分析--以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江段为例被引量:10
- 2008年
- 选取量化断面沿水平方向和沿测流垂线方向流速变化的8个流速梯度指标,并根据这8个指标和2005年12月2—10日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在长江葛洲坝至红花套江段走航观测所获得的285个断面的原型数据,对长江葛洲坝至红花套江段生境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葛洲坝至红花套江段水深以4.71~12.04m居多;据断面平均流速和8个流速梯度指标采用矗均值分类法分析,整个江段以第7类、第8类和第2类区域占主要优势,这3类区域面积共占整个江段面积的88.66%,葛洲坝至庙咀江段为整个研究江段各类区域相间分布最多样化的江段;采用尺型聚类方法分析,断面平均流速与断面8个流速梯度指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即具有相同流速的区域不一定具有相似的流速梯度特征,有必要用这些流速梯度指标描绘水流的特性。ADCP在河流水流生境多样性评估、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潜能,但在数据采集规范、后期数据处理等方面还需作进一步探讨。
- 张辉危起伟杨德国杜浩张慧杰陈细华
- 关键词:长江生境流速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 中华鲟心脏的超声成像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Weld-2018便携式B超机(C1-9/60R凸阵探头)测量正常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的鳃动频率和心动频率以及心脏大小,以查明中华鲟心脏变化特点,为超声成像技术进行中华鲟心脏疾病诊断奠定基础。实验鱼为人工养殖的年龄为0.5龄、1~5龄、7龄、9龄、11龄的中华鲟和野生成熟的中华鲟,结果表明,中华鲟心脏的周长和鱼体体长呈显著正相关(P<0.01),横切周长(y)和体长(x)的关系为y=1.689x+10.118(R2=0.825,n=42)。不同年龄中华鲟的鳃动频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1龄为(104.6±8.9)次/min(n=5),野生亲鱼的为(50.5±3.6)次/min(n=8)。鳃动频率(y)和体长(x)成负线性关系y=-0.5078x+130.59(R2=0.8161,n=35,P<0.01)。温度对中华鲟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鳃动频率和心率上升。13℃下1龄中华鲟的鳃动频率为(74.5±6.2)次/min(n=5)、心率为(26.9±3.2)次/min(n=5);28℃的鳃动频率为(106.1±6.4)次/min(n=5)、心率为(43.4±8.44)次/min(n=5)。结论认为,中华鲟发育到一定年龄鳃动和心动频率趋于稳定。
- 邱实危起伟陈细华张艳珍杨璐
- 关键词:中华鲟超声波心脏水温
- 鲟形目鱼类rDNA扩增及限制性位点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使用长PCR技术扩增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15个种的核糖体DNA(rDNA)18S rRNA基因与28S rRNA基因之间约2.5 kb的片段,并用7个限制性内切酶对该片段进行限制性位点分析。结果显示,使用LATaqDNA聚合酶及GCBuffer结合长PCR技术能够很好地扩增鲟形目鱼类的rDNA。根据酶切图谱可确定93个限制性位点,其中21个为保守位点,72个多态信息位点。HhaⅠ酶切的带型在所有个体中完全一致,提示这些位点对保持rDNA的功能有重要作用。一些酶的酶切产物长度之和大于扩增产物的长度,暗示鲟形目鱼类个体内存在多个rDNA等位基因。对种间遗传距离进行计算,并构建UPGMA分子系统树,发现鲟科鱼类的系统关系与以往研究有较大差别,这可能是受个体内rDNA等位基因存在的影响,说明用酶切片段来重建鲟科鱼类的系统树不太可靠。文中还讨论了高GC含量模板的PCR扩增和rDNA在鲟形目分子系统关系中的使用。
- 汪登强危起伟罗晓松方耀林
- 关键词:鲟形目RDNAPCR
- 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发生与气象状况的关系被引量:2
- 2008年
- 对中华鲟历史及现存产卵场共55次自然繁殖活动发生起始日的天气类型和气象要素(包括风、降水量、气温、气压、日照时数、湿度和云)状况及其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的发生对阴雨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而对多云天气则具有一定的回避性;产卵起始日前后天气类型的剧烈变化是诱导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发生的一个有利因素,现存产卵场内连续晴天天气也较容易诱发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的发生;除现存产卵场产卵起始日平均气温在第1批和第2批产卵活动之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外,产卵起始日其余气象要素在第1批产卵活动、第2批产卵活动和产卵起始日时间窗(最早和最晚产卵起始日的时间跨度范围)范围内,三者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第1批和第2批产卵活动产卵起始日的气压变动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反趋势;与历史产卵场不同,现存产卵场产卵起始日的日照时数与水位和含沙量之间并不具有相互制约和补充的关系。结果显示气象状况也是影响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
- 张辉危起伟杜浩沈丽
- 关键词:中华鲟自然繁殖产卵长江
- 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初次水下视频观察被引量:7
- 2008年
- 2007年初次采用水下视频观察了葛洲坝至庙咀江段中华鲟产卵场的河床质及中华鲟受精卵散布和附着状态。根据视频观察的结果,中华鲟产卵场区河床质主要为10~50cm卵圆或扁圆的卵石排列叠加而成,其表层河床质排列可分为6种模式类型。卵石之间的立方体排列和四面体排列方式为中华鲟受精卵附着提供了2类散布方式。中华鲟受精卵主要散布于冲刷干净的卵石空隙或夹缝中,观察到卵散布区范围约0.25km2,而被沙粒轻微填塞或掩埋的区域没有发现受精卵,沙粒沉降很可能是限制中华鲟产卵的关键因子之一。视频观察数据对于产卵场模型分析及产卵场改良提供了实证资料。
- 杜浩张辉陈细华刘志刚危起伟N.MIYAZAKI
- 关键词:中华鲟产卵场河床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