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10608)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杨玮王盘兴周顺武罗璇姚菊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徽省气候中心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降水
  • 2篇水汽
  • 2篇环流
  • 2篇降水异常
  • 2篇初夏
  • 1篇低频振荡
  • 1篇汛期
  • 1篇汛期降水
  • 1篇汛期降水异常
  • 1篇振荡
  • 1篇盛夏
  • 1篇水汽输送
  • 1篇水汽通量
  • 1篇奇异值
  • 1篇奇异值分解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准双周振荡
  • 1篇滤波
  • 1篇滤波器

机构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安徽省气候中...
  • 2篇安徽省公共气...
  • 1篇教育部

作者

  • 4篇杨玮
  • 2篇周顺武
  • 2篇王盘兴
  • 1篇何金海
  • 1篇李丽平
  • 1篇王佳
  • 1篇王传辉
  • 1篇姚菊香
  • 1篇罗璇

传媒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提取准双周和准一月低频振荡的Lanczos滤波器及其应用被引量:13
2012年
根据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季内振荡分析的实际需要,设计了适于提取准双周(10~20d)、准一月(20~40d)振荡的Lanczos滤波器(L.f.)。通过与Butterworth滤波器(B.f.)滤波效果的定量分析,确定了准双周、准一月L.f.窗宽参数l的临界值l0分别为24、46;当l≥l0时,L.f.滤波器性能全面优于B.f.。选用拉萨附近格点(90°E,30°N)的1950—2006年整层大气热源资料做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由l=121的L.f.得到的拉萨夏季准双周、准一月振荡分量质量可靠,可用于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季内振荡强度的年际差异和季内过程分析。
姚菊香李丽平罗璇杨玮王盘兴
关键词:准双周振荡BUTTERWORTH滤波器
“0801南方雪灾”水汽通量与降水关系的SVD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利用2008年1月10日—2月2日的NCEP/NCAR逐日风场、比湿、地面气压资料以及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194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我国"0801南方雪灾"期间水汽通量场的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南方是整层水汽通量及其散度的高值区。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分析了水汽输送通量异常场和降水异常场之间的关系,揭示出两对统计显著且天气意义清晰的耦合模态。其中,第一对模态的方差贡献率为81.50%,相应左、右奇异向量时间系数的相关系数为0.80,主要描述源自孟加拉湾及南海的西南风水汽输送异常增强并在我国川、滇、黔交界处及粤、闽、赣一带辐合时,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多雨;第二对模态方差贡献率为8.80%,相关系数为0.64,主要描述当中国大陆东部有源自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异常增强并在广西-浙江沿线区域辐合时,长江中下游流域多雨,但华南三省(广西、广东和福建)少雨。
杨玮何金海王佳王盘兴
关键词:水汽通量降水奇异值分解
青藏高原汛期降水异常空间分布及水汽配置被引量:8
2015年
青藏高原汛期(5—9月)降水具有南北反相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青藏高原67个台站1967—2008年逐月降水资料,分别讨论了汛期各月降水的主要空间分布型以及初夏(5—6月)和盛夏(7—8月)对应的水汽配置和环流异常。结果表明:初夏高原降水以南北反相型(North-South Reverse Type,NSRT)为主,全区一致型(Whole Region Consistent Type,WRCT)次之;盛夏高原降水以WRCT为主。高原降水呈现NSRT分布时,初夏水汽由高原南部输向北部,而盛夏高原北部为水汽辐合区,南部为水汽辐散区。高原降水呈现WRCT分布时,初夏高原水汽主要来自西太平洋,盛夏水汽主要来自阿拉伯海向东转向的水汽输送,该水汽输送由高原西南地区进入高原。在500 h Pa位势高度场上,初夏(盛夏)降水两种主要空间分布型的位势高度差异以经(纬)向差异为主,且影响高原降水异常分布的系统多为深厚系统。
王传辉周顺武杨玮贲海荣丁锋张宇
关键词:青藏高原初夏盛夏降水水汽输送环流特征
2011年初夏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前后环流和水汽条件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利用地面观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初夏(5-6月)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前后的降水异常及相应的环流和水汽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旱涝急转前,中国整个东部均无明显降水;急转后沿长江以南降水异常偏多,而长江以北和华南等地降水偏少。旱涝急转前后东北地区的冷涡由偏西移动到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由偏弱转变为偏强,脊线由西伸偏南转为东退北抬;长江中下游地区低层先受西北气流控制,随后在东北冷涡的作用下,受西北干冷气流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为洪涝的发生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高层200 hPa上,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渐由急流出口转变为急流入口。在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下,对流层中层的上升运动明显,上升速度最大值位于500 hPa附近,为持续降水的发生提供动力条件。
王传辉杨玮周顺武胡元海
关键词:降水异常旱涝急转大气环流长江中下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