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CDB206)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磊贺恒杨硕李斌黎冬平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兔全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模型的构建和鉴定被引量:3
- 2013年
- 背景角膜缘干细胞缺乏(LSCD)可导致各种眼表功能异常,严重的LSCD会导致角膜结膜化、慢性炎症、持续的角膜上皮缺失、角膜混浊和伴发的长期视力丧失。目的研究成功构建兔全LSCD模型的适宜方法和最佳时间,观察造模后各时间点模型眼角膜的病理结构改变。方法选择3~5月龄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0只,用手术刀切除左眼360。角膜缘内1mm、角膜缘外2mm的角膜缘上皮组织和剩余的全部中央角膜上皮组织和浅层基质,切除组织厚度为100~150μm。分别在术后2~5周行裂隙灯检查,以角膜混浊、角膜新生血管情况和上皮荧光素钠染色情况为观察指标,按照国际通用LSCD模型评分标准对模型眼进行评分。分别于术后2、3、4、5周获取模型眼的角膜组织标本,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和过碘酸希夫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结构和杯状细胞的改变,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角蛋白3(CK3)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手术后不同时间点造模成功率的差异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术后第2、3、4、5周时的模型成功率分别为12.5%、62.5%、81.3%和87.5%,术后第3周造模成功率明显高于第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第3周与第4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5),第3周与第5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第4周与第5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0)。造模成功的平均时间为(3.21±0.80)周。造模成功的标准为模型眼角膜明显混浊,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和荧光素钠染色阳性。模型眼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角膜基质水肿,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形成。过碘酸希夫染色发现,仅在造模后第5周的角膜组织中发现杯状细胞。各时间点造模成功模型眼角膜组织中均未见到CK3阳性表达。结论用手术切除角膜缘及全部中央角膜上皮的方法可以成功�
- 柯红琴刘磊栗静王虎杰黎冬平
- 关键词: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动物模型
- 糖尿病小鼠角膜损害的形态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小鼠角膜形态损害的特点,为后期进行的糖尿病角膜病变保护因子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STZ诱导的糖尿病C57BL/J小鼠,分别于糖尿病成功造模后3个月、6个月时,选取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对照组小鼠角膜,石蜡包埋后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糖尿病成功造模后3个月、6个月,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小鼠角膜水肿、基质增厚,角膜溃疡区上皮缺损,溃疡区基质增厚、角膜水肿明显高于非溃疡区。结论糖尿病小鼠造模后3个月即可发生角膜基质病变,6个月时角膜基质改变更加严重。
- 杨硕王娟万幸贺恒李斌刘磊
- 关键词:糖尿病角膜病变HE染色
- HRD1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1(Hmg Co A reductase degradation 1,HRD1)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不同时期的表达变化。方法 STZ诱导的糖尿病C57BL/J小鼠,分别于糖尿病成功造模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选取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利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RT-PCR技术检测HRD1在糖尿病不同时期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荧光观察到HRD1绿色荧光强度在1个月、3个月、6个月糖尿病小鼠视网膜随糖尿病进程逐渐减弱。Western blot、RT-PCR检测可见在1个月、3个月、6个月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HRD1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m RNA:P1=0.040 5;P2=0.006 2;P3=0.004 1;蛋白:P1=0.010 9;P2=0.001 3;P3=0.000 3)。结论HRD1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 杨硕贺恒马思琪朱颖王文丰雷蕾李斌刘磊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内质网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