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4098102007CB411306)
- 作品数:1 被引量:39H指数:1
- 相关作者:徐芹芹周晶朱美妃季建清储著银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台湾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以来中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39
- 2008年
- 新疆北部中基性岩脉 K-Ar 表观年龄为187~271Ma,岩性以辉长、辉绿岩以及闪长、闪长玢岩为主,属于亚碱性系列。主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分析表明,中基性岩脉经历了源区地壳物质的混合以及侵位过程中的分离结晶作用,并在区域分布特点上受部分熔融程度的影响,而且由于结晶分异和部分熔融的不同,还出现了中基性岩脉系列的成分变异。排除上述岩浆作用的干扰,有证据显示岩脉起源于亏损地幔,由于 Nd 同位素模式年龄 t_(DM)集中在363~769Ma,反映源区是一个古生代时期的新生岩石圈地幔,该地幔源区属于大洋岩石圈地幔。新疆北部广泛出露的中基性岩脉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多样性,但是在产状、岩性组合和同位素特征上具有相似的特点,指示研究区在古生代以来具有一个相对统一和完整的源区,推测这个源区与北疆地区古生代以来长期存在的残余洋盆及其相关岩石圈有关。
- 徐芹芹季建清韩宝福朱美妃储著银周晶
- 关键词:K-AR年龄结晶分异部分熔融新疆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