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S010)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俊芳付志杰刘冬青董曌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汉代大朝会相关问题研究
- 2014年
- 楚汉战争结束,叔孙通制定大朝礼以规范朝仪。大朝礼在每年岁首的早晨举行,大殿内庄严肃穆,以突显其尊君氛围。保卫措施严格,并有专人负责。参加者的身份且有严格限制,现任官员必须按规定参加大朝会,非现任官员被允许参加大朝会是朝廷对他们的政治优待。参加朝会的官员必须身着朝服。朝官参加朝会是权利也是义务,如果违反规定将被剥夺参加朝会的权利。
- 付志杰李俊芳
- 关键词:汉代参加者
- 叔孙通制朝礼新探被引量:2
- 2014年
- 楚汉战争结束,刘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可是汉初功臣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叔孙通适时提出制定朝礼,提出了"古礼与秦仪杂就之"的原则,因经典缺失给继承古礼带来了困难,叔孙通通过征招保留周礼的鲁生参加制礼,使古礼因素得以挖掘。
- 付志杰李俊芳
- 关键词:叔孙通礼崩乐坏
- 萧何“制律九章”祛疑
- 2013年
- 班固在《汉书》中将"制律九章"与"萧何次律令"并提,表明两者不矛盾,具有鲜明刑罚色彩的律九章是萧何的工作重心,而非其制律工作的全部产物,律九章成篇过程是在全面继承秦律基础上,以"次"的方式,制作汉律,其产物也不只是律九章,因为很多律篇都有刑罚内容,但当这些律篇部分刑罚内容或全部刑罚内容被"次"入律九章时,其他诸律也是"次"后的产物,这一点在《厩律》成篇过程中体现的最为明显。之所以萧何采用编次的方法是与汉律结构组成可划分为自然章句与篇章有关,编次不仅使汉律苛酷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律九章非系统倾向非常明显,与人们习惯称之,使人常联想为系统法典的"九章律"相去甚远。萧何编次秦律有增有删,并对秦律内容作了力所能及适应时代需要的修改。
- 李俊芳刘冬青
- 关键词:编次篇章
- 汉代册立皇后礼仪考述被引量:3
- 2011年
- 汉代册后礼仪应出现在西汉武帝时期,但现在保留记载完整仪节最早的册后礼仪是东汉灵帝册立宋皇后。尚书官员的奏疏揭开了册后的序幕,皇帝不仅批准尚书官员的奏疏,还亲自参加册后仪式。太尉持节主持仪式,宗正宣读册文,女官参与玺绶的传递,在玺绶传递中的陪衬地位,表明了皇后在宫中的至尊地位。称臣妾并非是夫妻的特定称谓,而是君臣关系的体现。册后礼仪中出现了宫廷帝后专用的黄门鼓吹乐。
- 李俊芳
- 关键词:汉代皇后
- 东汉册立皇太子礼探析
- 2012年
- 东汉太子择立后,其身份需经一定仪式的确认,而这种确认仪式即为册立太子礼。东汉册立太子礼,虽因太子幼小或外藩入继,施用虽少,但史有明载。赞礼之官谒者赞引太子来到殿上,司空读册,中常侍授玺绶,太子稽首,答谢称臣。完成这一切后,实施供赐礼,大赦天下等。谒者作为赞礼之官在礼仪实施过程中发挥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 李俊芳
- 关键词:东汉
- 汉代皇家礼仪中的大赦、赐爵与赏赐
- 2012年
- 汉朝常行大赦、赐爵、赏赐,但是不同场合往往大赦、赏赐、赐爵的内容也有差别,其中皇家举行礼仪时,是汉朝实行大赦、赏赐、赐爵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在礼仪举行的场合实行赏赐、赐爵、大赦,与其他场合有时存在一些区别,如赐爵,一般场合多普赐民爵,但是在册立太子时,享受到赐爵是为父后者,由此可见,汉代皇家礼仪具有系统性。
- 董曌李俊芳
- 关键词:汉代大赦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