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50802)

作品数:37 被引量:328H指数:11
相关作者:王永强刘云鹏耿江海律方成张涛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分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电气工程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放电
  • 9篇局部放电
  • 7篇绝缘
  • 5篇电力
  • 5篇电网
  • 4篇信号
  • 4篇智能电网
  • 4篇无线
  • 4篇变压
  • 4篇变压器
  • 3篇导线
  • 3篇电晕
  • 3篇输电
  • 3篇输电线
  • 3篇通信
  • 3篇图像
  • 3篇图像处理
  • 3篇气体绝缘
  • 3篇绕组
  • 3篇紫外成像

机构

  • 26篇华北电力大学
  • 5篇中国电力科学...
  • 4篇中国电力科学...
  • 3篇国家电网公司
  • 3篇华北油田
  • 2篇国网河南省电...
  • 1篇东南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广东电网公司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河南省电力公...
  • 1篇沧州供电公司
  • 1篇南京供电公司
  • 1篇宜春市供电公...
  • 1篇华北油田公司
  • 1篇石家庄市供电...
  • 1篇国网浙江省电...
  • 1篇国网河北省电...
  • 1篇国网智能电网...
  • 1篇国网山东省电...

作者

  • 13篇王永强
  • 7篇刘云鹏
  • 7篇耿江海
  • 5篇律方成
  • 5篇邓松
  • 5篇姚继明
  • 5篇林为民
  • 5篇张涛
  • 4篇李长元
  • 4篇李伟伟
  • 3篇王平
  • 3篇朱雷
  • 3篇赵涛
  • 3篇李建芳
  • 3篇马媛媛
  • 3篇李炳林
  • 3篇时坚
  • 3篇汪晨
  • 3篇潘兵
  • 3篇马伦

传媒

  • 7篇高电压技术
  • 4篇电测与仪表
  • 4篇高压电器
  • 3篇电力电子技术
  • 2篇中国电力
  • 2篇电力信息化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华东电力
  • 1篇绝缘材料
  • 1篇电瓷避雷器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小型微型计算...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计算机与数字...
  • 1篇西安邮电学院...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电力科学与工...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F_6气体泄漏光学检测图像特征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为便于对SF6气体泄漏光学成像检测信息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管理,采用Matrix Laboratory(矩阵实验室,简称Matlab)工具开发了1套SF6气体泄漏光学成像检测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图像增强、小波阈值去噪、帧间差分等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实现了气体泄漏运动轨迹直观显示、泄漏源定位和泄漏量初判,实现了由人工识别到自动识别的转变,提高了诊断精度及自动化程度。该系统可作为SF6充气设备绝缘状况的辅助评估、设备故障诊断的技术参考,经现场实际应用反映良好。
耿江海王平田姗
关键词:特征提取图像处理MATLAB
电力系统敏感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风险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智能电网业务应用敏感数据在产生、存储、使用、传输以及销毁等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被泄漏的风险,分析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风险是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的重要工作。文章通过对电力系统常用网络架构下的敏感数据全生命周期进行研究,发现并分析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的安全风险,并对各个安全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全生命周期的电力系统敏感数据安全防护策略和模型的研究起到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李伟伟张涛林为民邓松时坚汪晨
关键词:电力系统敏感数据生命周期风险分析
光载无线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模式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光载无线技术是现代通信技术的最新趋势,探讨其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模式将对智能电网下的通信网络建设有参考价值。从输电、变电和配用电3个方面探讨光载无线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模式,并对应用优势和目前还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理论分析表明,光载无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有其先决的有利条件,适应电力通信接入网网架结构,将在电力通信的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姚继明郑泽寰梁云李炳林张浩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通信MHZ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绝缘子闪络图像处理方法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研究绝缘子的闪络特性,准确检测绝缘子的闪络位置及强弱,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减少设备损坏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俄罗斯菲林-6紫外检测图像亮度较暗、检测目标与背景对比度不高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紫外图象处理方法,该方法综合应用数学形态学中组合结构元素及其方向差异性,依次进行直方图匹配增强、滤波、梯度边界提取等图像处理,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增强了目标。以绝缘子闪络放电为实例,提取并突出显示图像中的真实放电通道,为进一步分析绝缘子闪络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耿江海霍亚男黄震宇王平
关键词:绝缘子闪络紫外成像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
认知无线电在智能电网中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被引量:5
2013年
认知无线电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将有效缓解无线通信中的频谱资源匮乏问题。认知无线电网络将提供健壮和高效的通信架构来满足智能电网现在和未来无线通信发展的需求,用于智能电网的认知无线电测试平台不仅能测试应用的性能效果,而且可以发现更实际的问题。高效、可靠的系统通信架构对支撑智能电网双向通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智能电网中基于认知无线电的测试平台、系统架构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下一步的发展趋势。
姚继明梁云李炳林黄莉
关键词:智能电网认知无线
数据防泄漏技术在电网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规划被引量:16
2013年
随着电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保证各类敏感业务数据在产生、传输、存储和销毁的全生命周期中不会被泄露,已成为电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迫切需求和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基于数据防泄漏技术的原理,结合电网信息化建设中对数据全生命周期防护的需求,详细阐述了数据防泄漏技术的概念,提出了电网数据防泄漏体系框架,并给出了电网数据防泄漏技术方案选择的依据。
邓松林为民张涛马媛媛李伟伟
关键词:智能电网策略管理
基于混合控制策略的高频DC/DC谐振变换器被引量:2
2016年
将重复学习控制算法应用于高频DC/DC谐振变换器的数字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了变换器中的寄生电容、电感产生的谐振特性,提高了变换器对非线性负载的电压调节特性;同时通过优化的数字伺服的误差补偿方案,有效消除整流侧电压周期性的杂散信号。经实验验证这种结合重复学习控制算法与数字伺服优化方案的实时数字复合控制方法,使功率变换器具有很快的瞬态和静态响应特性,并且在较宽的输出电压范围内具有很低的电压纹波。
王永强王壮潘兵
关键词:变换器数字伺服
面向城市配电网的延长网络寿命路由算法被引量:6
2015年
配电网智能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重要手段,对配电网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是实现配电网智能化的重要基础。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其独有的组网灵活性、可扩展性和自组织自恢复能力,在智能配电网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关注。路由算法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层关键技术,算法应从整个网络系统角度,考虑网络能量的均衡使用,最终延长网络寿命。而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因节点受能耗及路由算法限制,网络寿命较短。研究配电网应用场景下的能耗均衡路由算法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面向城市配电网的延长网络寿命的路由算法,能够平衡网络节点能量消耗,进而延长网络寿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延长网络寿命,适合在配电网通信中使用。
郭经红姚继明刘淼胡静宋铁成
关键词:配电网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均衡网络寿命
基于光纤传输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系统被引量:38
2016年
为了检测和分析气体绝缘开关(GIS)设备的绝缘状态,结合光纤传输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设计了1套基于光纤传输和Lab VIEW虚拟仪器的GIS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系统。系统由超声波传感器、远端高速采集模块、本地模块和上位机软件系统组成,应用光纤传输技术实现GIS局部放电信号的高速可靠采集。在准确提取局放信号的基础上,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 VIEW开发了上位机软件系统,上、下位机之间的通信通过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现。系统可实时采集和存储GIS局部放电超声波信号,并可对局部放电信号的时域、频域分布等信息进行分析,定位故障位置。采用该系统在多个变电站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检测GIS局部放电。
刘云鹏李岩松黄世龙赵涛
关键词: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局部放电光纤传输超声波检测法虚拟仪器数字信号
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稀疏分解的局放信号去噪方法被引量:34
2015年
噪声抑制是局放在线监测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局放信号噪声抑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稀疏分解的局放信号去噪方法。该方法基于信号的稀疏分解思想,构建了仅与局放信号时频特性相匹配的匹配局放信号过完备原子库;基于匹配追踪(MP)算法在该原子库中对染噪局放信号进行最佳匹配原子搜索,并通过改进量子粒子群算法加速搜索进程,同时以残差比阈值作为MP迭代终止条件;基于各次MP迭代搜索得到最佳匹配原子仅可对原始无噪局放信号分量进行稀疏表示,而难以对噪声分量进行表示的原理,实现局放信号稀疏分解去噪目的。运用本文介绍方法对局放仿真信号及实测信号进行了去噪处理,并与基于形态学-小波的局放去噪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本文介绍方法能有效对局放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去噪结果准确性高且波形无畸变,较好保留局放信号原始特征。
王永强谢军律方成
关键词:稀疏分解局部放电信号去噪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