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S039)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曹家齐杨芹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经略
  • 2篇边疆
  • 2篇边疆经略
  • 1篇宋代
  • 1篇两宋
  • 1篇岭南
  • 1篇北宋
  • 1篇朝贡
  • 1篇朝廷
  • 1篇大理国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社会科...

作者

  • 2篇曹家齐
  • 1篇杨芹

传媒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史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理国使入宋问题新探——熙宁九年后大理贡使“不常来”及政和入宋路线变化原因之考察被引量:1
2016年
宋代,大理国与宋朝之间的交通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经四川,一条则经广西,但经广西之道路在北宋前期不甚畅通。熙宁九年以前,大理国贡使入宋应是经四川一线抵达东京。熙宁九年,大理遣使入宋,可能与宋交之战殃及自身有关,其后"不常来",虽与宋朝对大渡河外经略一贯之谨慎态度相一致,却亦与北宋讨伐交阯之战结束不无关联,同时亦有四川地区"泸夷"之乱持续不断,阻碍四川一线交通路线而使其难以前来的可能性。徽宗政和六年,大理贡使再次入宋,却从广西经荆湖南、北路而达,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和五年四川地区大规模"泸夷"之乱威胁道路安全,另一方面恰又是宋朝长期对广西交通之经营,使其具备了接待外国贡使的必备条件。宋徽宗加封大理段氏,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太祖以来君主从不视大理为藩属国的政策,但宋廷对于大渡河外经略之谨慎态度却亦未敢稍懈。大理贡使入宋及路线之变化,看似平淡,却反映出宋代中国西南地区政治秩序之变动及宋朝对西南经略问题之复杂性。让大理贡使从新辟的广西和荆湖南北"蛮区"内道路经行,亦反映出宋徽宗向大理国夸示武威和文治的意图。
曹家齐
关键词:北宋边疆经略
弭盗靖海与稽管朝贡——宋代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之设置及其主要职能被引量:2
2014年
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为应对侬智高变乱,朝廷继设河东、河北等路安抚使后,特设广南东、西路经略安抚使,常驻地方,主持一路军政事宜。南宋时,诸路安抚使或省或置,唯广南东、西二路守臣沿带"经略安抚使","所以重帅权而服羌夷也",直至宋亡。宋代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例由广州知州兼任,从皇祐四年魏瓘开始。粤地濒海,海上交通、贸易发达,治所广州为宋代重要的市舶港口及东南亚贡使入境的主要门户,然沿海地区亦常受海盗滋扰,为患甚大。故广东经略安抚使在海防、海交中均负有重要职责,而任职官员在弭盗靖海、朝贡管理等方面的作为、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宋朝海疆经略政策的实施力度和效果。
杨芹
关键词:宋代
两宋朝廷与岭南之间的文书传递被引量:3
2013年
从对邮传路线的选择看,宋廷与岭南之间的文书传递,既遵循路线近便、快捷的一般原则,又从实际出发,因应时变。从整体情形看,宋廷在相当长时期内与岭南地区之文书传递,是广东、广西各有相对固定之路线。北宋时,朝廷与岭南之间的文书传递路线主要是经江西、湖南而达两广之道路,但南宋之时,立国形势大变,与岭南之间文书传递路线便亦因而改变,特别是与广东之文书传递,一方面经江西之驿路改取建昌军经赣州,再越大庾岭;另一方面,广东东部州县与中央之连通则取经福建之道路。在连通岭南之驿路之上,北宋时一直设有马递,神宗以后始增置急脚递。南宋后期为加强与广西之文书传递,又在临安至广西一线设置摆铺。从各路内邮传路线之里程及其与京师之间邮传之设置看,广西之地位远重于广东,南宋尤为突出。两宋对岭南邮传经营之轨迹,大致反映出对岭南经略之关键性问题与阶段性特征,特别是南宋对岭南之经略,与王朝生死存亡密切关联。个别时期部分事例所呈现出的与政治状况密切相关的文书传递效果,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两宋朝廷与岭南之间文书传递的日常之态与非常之状况。从中既能看出宋廷经营与岭南信息沟通之努力,又可感受到朝廷与相关官员之焦虑与无奈。
曹家齐
关键词:两宋岭南边疆经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