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气象局科技创新基金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叶更新刘国禹刘壮华佟雪王松华更多>>
相关机构:通化市气象局通化市农业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行星
  • 3篇急流
  • 2篇多尺度
  • 2篇视赤纬
  • 2篇统一场论
  • 2篇气旋
  • 2篇万有引力
  • 2篇场论
  • 2篇赤纬
  • 2篇大统一理论
  • 1篇低温冷害
  • 1篇东北冷涡
  • 1篇东太平洋
  • 1篇冬季气温
  • 1篇行星位置
  • 1篇行星运动
  • 1篇引力
  • 1篇引力常数
  • 1篇引力势
  • 1篇振荡

机构

  • 9篇通化市气象局
  • 1篇通化市农业局

作者

  • 6篇叶更新
  • 2篇刘国禹
  • 1篇王松华
  • 1篇王智宇
  • 1篇刘壮华
  • 1篇佟雪
  • 1篇宋玉明
  • 1篇李玉艳

传媒

  • 2篇气象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高原气象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田水温的一般规律及预报方法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对稻田水温的定时观测,并将其与气温进行对比,揭示出稻田水温的日变化特征基本接近正弦曲线;讨论了稻田水温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以及与气温的差异,同时寻求出与其相关密切的因子,建立了稻田水温预报方程。
高迎娟李玉艳徐世新
冬季气温急剧升、降日期与东北夏季低温的联系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通化市所属5个气象站1954--2006年日平均温度组成的区域平均时间序列资料、季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短期气温的剧烈变化(本文称之为寒潮和气温骤升)与后期季温度异常的关系,结果发现,冬季短期气温的剧烈变化与后期春、夏季气温距平存在联系,表现在一些特定的寒潮(或气温骤升)爆发日期段总是与后期季的高或低温相对应。在一定的年代背景下,一些日期段还与极端季温度距平存在明显的联系。与后期气温异常联系明显的寒潮爆发、气温骤升日期段存在着周期性,与春季低温对应明显的寒潮爆发日期有5d的时间间隔;与春季低温对应明显的气温骤升的日期存在着9~11d的周期,且随着日期的变化,爆发日期之间的间隔有规律的延长和缩短。一些寒潮爆发和气温骤升日期与东北夏季低温冷害存在明显的联系。
叶更新宋玉明
关键词:气候异常寒潮
水稻低温冷害减产幅度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09年
在水稻种植品种、栽培技术、耕作及管理水平一致的基础上,水稻的产量只决定于气象条件,而在气象条件中气温是关键因子。因此,在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后,对多年的产量与气温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水稻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低温冷害减产幅度模型。
高迎娟王松华佟雪
关键词:水稻低温冷害
太阳系行星质量分布的内在规律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计算和分析发现太阳系8大行星质量分布具有内在规律:行星质量取值不是任意的,而是一些特定的数值,每个行星质量由1个或2个基本质量之和构成,基本质量取值符合233律.利用前期提出的理论对此进行了解释,认为该规律与万有引力和质量的起源有关.因为万有引力起源于大尺度微子微团的运动,其引力质量等于微子微团最大速度与广义粒子半径的乘积,在最大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微团在向内逐级嵌套过程中,相邻层次的半径具有2倍或3倍的关系,在半屏蔽的情况下形成了行星质量分布的233律.利用233律估算得到行星质量与实测符合得很好,但也存在小量误差,原因在于行星周围微子微团存在密度和压力,所产生的斥力削弱了万有引力,使得测量值略小于估算值.金星和天王星存在较大相对误差的原因就在于其周围微子微团的密度过大,也是行星存在逆向自转和金星转速极慢的原因.通过分析提出了行星形成的"分裂说",认为所有行星都起源于同一母行星,该行星分裂成母木星和母土星,之后2颗行星进一步分裂,形成了4颗土系行星和4颗木系行星.
叶更新
关键词:万有引力分裂说
多尺度天气分析理论和应用Ⅰ:基本原理和天气系统的本质被引量:7
2013年
根据大气运动和结构的多尺度特征,提出了大气微团的多重结构模型,认为大气由不同尺度的微团以多重结构的形式组成,即大尺度微团由若干较小尺度的亚微团构成,而亚微团又由更小的微团组成。利用Navier-Stokes方程推导出亚微团的相对运动方程,在背景场处于平衡状态下推导出亚微团运动方程的平衡形式,发现该方程与电磁学的基本方程具有相同形式,并将大气轻、重两种微团与正、负离子进行了类比。根据推导出的方程对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天气系统是由于亚微团在环境场作用下发生分离并在环境场的作用下重新组合而形成的,这一过程在初始扰动的作用下开始,在正反馈过程中不断加强并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而轻、重两种亚微团之间的引力是天气系统减弱和消亡的重要原因。利用亚微团运动方程和对微团扰动速度的自转分析,推导出天气系统的诊断方程,并利用该方程对大气环境场的分布与天气系统发生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场风速的快速变化、高低空急流附近的动能梯度、环境涡度的正值区以及强风速垂直变化等因素对天气系统的形成十分有利。
叶更新
关键词:急流
多尺度天气分析理论和应用Ⅱ:锋面和气旋的形成机制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多尺度天气分析理论,研究了锋面和气旋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冷、暖气团是由不同性质的亚微团在环境力的作用下向不同方向运动而形成的,而它们的交界面就是锋面。急流附近强动能梯度力能促进微团的分离,因此锋面与急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另外,低空急流附近存在上干冷下暖湿的稳定气流,原因在于急流之上的能量梯度力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导致该区域微团所受到的作用力为零,形成稳定的结构。但当微团运动到急流出口处时,这种平衡不再存在,暖湿微团向上运动而干冷微团向下运动,形成剧烈的天气变化。地球自转所形成的离心力使得轻微团产生向北、向上的运动分量,导致极锋向北倾斜。气旋的形成同样是由亚微团的分离而产生的。当轻微团离开微团,在绝对环境涡度场的作用下将发生旋转,旋转的方向与初始涡度的方向一致,在北半球地转涡度的垂直分量向上,为逆时针旋转,南半球为顺时针旋转。在气旋的形成过程中,轻亚微团在气压梯度力场和绝对涡度力的作用下呈现螺旋运动,是气旋系统普遍存在螺旋云带和雨带的原因。水汽是气旋在形成和加强过程中的基本能源,由于发生地的不同,温带气旋和台风在水汽输送方式上亦有差别:温带气旋主要依靠低空暖输送带进行水汽输送;台风因为发生在热带海洋,水汽充沛,各个层次都有水汽供应。气旋运动主要受三个力的制约:环境气压梯度场力、绝对涡度场力和环境涡度力,这三个力的作用导致台风在沿副热带高压边缘运动的同时,还存在蛇形路径和打转运动。
叶更新
关键词:锋面气旋急流水汽输送
一次罕见的左移超级单体风暴的特征被引量:8
2014年
利用白山多普勒天气雷达、常规观测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2012年7月2日发生在吉林省南部的一次左移超级单体风暴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此次天气过程发生在深厚东北冷涡的东南象限、超强高空急流核附近的北侧,且低空风垂直切变不强、对流有效位能不大;低空有较强的暖平流,并存在一个西南—东北走向的风切变区;低空辐合、高空辐散、位于露点锋附近以及高空急流核的存在为有利于的对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风暴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有一个中-β尺度反气旋环流(尺度为120 km)相伴随,其旋转半径由高到低逐渐增加并在东南偏南方向被拉伸为椭圆型结构,风暴发生在该环流的西北象限的西南偏南气流之中,并具有钩状回波、弱回波区、反中气旋等超级单体所具有的特征。反中气旋出现在对流风暴发展的旺盛期,旋转半径从低层到高层逐渐增加。在风暴经过地区出现了冰雹、强降温、瞬时大风等天气现象和气象灾害。
叶更新刘壮华刘国禹
关键词:东北冷涡钩状回波高空急流
统一场论Ⅱ: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大统一方程和自然平衡原理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对质量的起源和引力的本质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对万有引力常数G的物理意义进行了说明。通过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万有引力起源于微子的有序运动,本质上是微子微团流体的动能梯度力,3个方向相互垂直的等角速度运动的微子系统构成了基本广义粒子,其质量为内边界能量与体积的乘积。万有引力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平方反比定律在广义粒子的边缘不再成立。物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般来说是不等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即物体在组成成份相同时,二者才相等。万有引力常数G不是常数,而与广义粒子半径的平方成反比。粒子核的形成是大尺度粒子对微尺度粒子吸引作用而产生的,即使没有核,广义粒子及其引力仍然存在,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和暗物质形成的原因。
叶更新
关键词:大统一理论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数暗物质
统一场论Ⅰ:基本概念、假设和统一方程被引量:3
2011年
建立力的统一理论是很多物理学家多年来所追求的目标,但至今没有人获得成功。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物质构成的微子流体模型,指出宇宙万物都是由一种及其微小粒子组成,这种微小粒子(简称微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有序流动的微子在空间上构成了连续介质和速度场,因而具有流体特征,然后利用流体力学中微团运动的一个恒等式引入了3个基本力:变速力,能量梯度力和涡度力,另外,大量运动的微子和普通流体一样也具有压力(或压强),由此产生压力梯度力,物体在微子组成的运动场中受到这4个力的作用,由此建立了物体的运动方程,并解释了引力势和矢量位的物理意义。提出了自然界的平衡原理,在平衡条件下导出了平衡运动方程,并简单说明了库仑力和洛伦兹力产生的原因。
叶更新
关键词:大统一理论流体模型引力势库仑力
赤道平流层中下层纬向风准2a振荡与行星运动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实况资料和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赤道平流层中下层纬向风准2 a振荡(简称QBO)周期变化与行星运动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QBO周期以火星冲日(25.68月)周期为基准,时而变长,时而变短。当地球、土星、天王星3星一线时,火星冲日月份30 h Pa纬向风由东风向西风转换;而3星成直角时,则从西风向东风的转换。QBO周期变化与木星冲日时的视赤纬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当木星冲日视赤纬达到正极值时(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QBO周期达到最大;当木星冲日视赤纬达到负极值时(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QBO周期达到最小。QBO周期与木星冲日视赤纬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496,并通过0.001显著性检验。QBO强度与周期、木星冲日时的视赤纬呈现反相变化,即QBO强度的强(弱),对应于QBO周期的短(长)。木星冲日负(正)视赤纬,在过去60 a中,QBO的强度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与天王星的视赤纬减小存在一定的联系。
叶更新刘国禹
关键词:纬向风平流层行星运动视赤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