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209026)

作品数:57 被引量:438H指数:16
相关作者:李晓泓张露芬王洪彬莫捷孙志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联合大学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针灸
  • 22篇逆灸
  • 20篇更年期
  • 19篇关元
  • 14篇关元穴
  • 13篇逆针灸
  • 10篇自然更年期大...
  • 9篇蛋白
  • 9篇性关节炎
  • 9篇热休克
  • 9篇热休克蛋白
  • 9篇佐剂性
  • 9篇佐剂性关节炎
  • 9篇命门穴
  • 9篇激素
  • 9篇关节炎
  • 8篇治未病
  • 8篇佐剂性关节炎...
  • 8篇未病
  • 8篇关节炎大鼠

机构

  • 6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7篇河北联合大学
  • 9篇中日友好医院
  • 6篇安徽中医学院...
  • 5篇北京医院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市妇幼保...

作者

  • 60篇李晓泓
  • 34篇张露芬
  • 29篇王洪彬
  • 27篇孙志芳
  • 26篇莫捷
  • 21篇翟景慧
  • 21篇解秸萍
  • 17篇何玉伟
  • 16篇王婧
  • 15篇郑玲
  • 14篇何龙
  • 11篇徐莉莉
  • 11篇宋晓琳
  • 10篇周登芳
  • 10篇李辉
  • 8篇田阳春
  • 7篇曲黎敏
  • 6篇张慧
  • 6篇周军
  • 5篇周登方

传媒

  • 8篇中国临床康复
  • 8篇中华中医药杂...
  • 7篇针刺研究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医杂志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医文献杂志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Journa...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当代体育科技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6
  • 9篇2005
  • 1篇2004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力竭游泳大鼠外周皮质酮、肌细胞Na+-K+-ATPase活性的变化及逆灸命门穴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逆灸命门穴对力竭游泳大鼠外周应激激素皮质酮(Cort)及肌细胞(骨骼肌、心肌)Na+-K+-ATPase活性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逆灸命门组、力竭对照组、逆灸命门+力竭组,分别干...
孙志芳李晓泓莫捷王婧何龙丁娜王洪彬张露芬
关键词:力竭游泳逆灸皮质酮
文献传递
逆针灸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α和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预先针灸关元穴对更年期早期机体异常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以4月龄雌性SD大鼠为年轻对照组,将24只通过阴道涂片筛查的10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自然老化法制备大鼠更年期模型。观察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α(ER-α)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变化及逆针灸对其的影响。结果自然更年期大鼠的子宫ER-α表达逐渐下降(P<0.01),逆灸和逆针都可使大鼠子宫ER-α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1)。自然更年期大鼠的子宫HSP-70表达波动升高(P<0.01),逆灸和逆针都可使大鼠子宫HSP-70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 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的子宫表达的ER-α减少,逆针灸可以通过提高子宫ER-α水平和HSP-70表达,从而保护子宫功能。
莫捷李晓泓郑玲何玉伟王洪彬孙志芳张露芬
关键词:逆针灸更年期雌激素受体Α
围绝经期介入逆针灸关元穴作用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围绝经期是妇女自性成熟期向老年期过渡的重要时期,一般在45-55岁之间,此时由于人体内外环境的动荡变化,机体处于一种生理性应激状态:若超出机体自身适应范围,则往往造成生理性应激向病理性应激的转变,进而引起多系统的功能紊乱,极易引发围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精神神志病等多种疾病。而逆针灸作为激发机体产生良性预应激的适宜手段,
王洪彬李晓泓宋晓琳何玉伟徐莉莉郑玲
关键词:逆针灸关元围绝经期应激
逆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中枢性应激激素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逆灸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原发足组织病理学变化及中枢性应激激素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进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Wistar大鼠分为6组,每组8只。①正常组:不造模,不预灸。②模型早期组:大鼠右后足掌皮下注射福氏完全佐剂0.1mL造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造模第3天取材。③逆灸早期组:于造模前进行艾灸,大椎穴处施灸,每次1壮,隔日灸1次,共灸8次,并于灸结束后造模,造模第3天取材。④模型继发组:造模,造模第16天取材。⑤逆灸继发组:于造模前进行艾灸,并于灸结束后造模,造模第16天取材。⑥逆灸正常组:正常大鼠进行艾灸,灸结束后取材。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及β内啡肽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原发足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4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模型各组关节滑膜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滑膜水肿;逆灸各组较模型组减轻。②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模型早期水平与模型继发组均较正常组高犤(541.65±74.95),(479.70±59.08),(187.14±42.24)ng/g,P<0.01犦;逆灸模型早期与继发组均较同期模型组低犤(365.04±69.87),(367.14±35.93)ng/g,P<0.05犦。③β内啡肽水平:模型早期组水平高于正常组,模型继发组与正常组水平相似犤(24.16±2.16),(15.86±1.37),(13.74±1.24)μg/g,P<0.01犦,逆灸早期组低于同期模型组,但逆灸继发组高于早期组犤(19.28±1.91),(21.75±1.68)μg/g,P<0.05犦。结论:逆灸、佐剂和逆灸后再接受佐剂3种情况对大鼠下丘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β内啡肽应激激素产生不同的影响。逆灸和佐剂刺激均可使大鼠下丘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β内啡肽的含量产生增高的趋势,但佐剂刺激比逆灸强烈得多,使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
李晓泓张露芬解秸萍朱文莲李辉翟景慧李敬道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Β内啡肽
逆针灸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下丘脑及腹部脂肪胰岛素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逆针灸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胰岛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经阴道筛查出动情周期紊乱的10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自然10、12、14、16月龄组、逆灸12、14、16月龄组和逆针12、14、16月龄组。另选3.5月龄健康SD雌性大鼠6只为年轻对照组。逆灸、逆针各组从大鼠10月龄开始,每周灸或针关元穴2次,共8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腹内侧核及腹部脂肪胰岛素受体的表达。结果:与年轻对照组相比,自然更年期大鼠下丘脑胰岛素受体表达自然10、12月龄组升高,自然14、16月龄组降低(P<0.05或P<0.01);腹部脂肪胰岛素受体表达自然10月龄组明显降低(P<0.01),自然12月龄组有升高趋势,自然14、16月龄明显降低(P<0.01)。逆灸、逆针处理后,大鼠下丘脑胰岛素受体表达与自然同月龄组比较,逆灸12月龄组显著升高(P<0.01),逆针14月龄组阳性细胞数、总灰度和逆灸16月龄组平均灰度、总灰度显著升高(P<0.05或P<0.01);大鼠腹部脂肪胰岛素受体表达逆灸12月龄组阳性细胞数、总灰度,逆针12月龄组、逆灸14月龄组阳性细胞数、平均灰度、总灰度和逆针16月龄组阳性细胞数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逆针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中枢及外周胰岛素受体表达具有良性调节作用,从而改善更年期机体的胰岛素抵抗状态,调节脂质代谢紊乱。
李晓泓王洪彬莫捷何玉伟孙志芳张露芬解秸萍
关键词:逆针灸更年期胰岛素受体
逆灸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早期及继发期炎性细胞因子和局部足肿胀的影响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观察逆灸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早期、继发期关节局部肿胀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8/12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进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Wistar大鼠分6组:正常组、模型早期组、逆灸早期组、模型继发组、逆灸继发组和逆灸正常组各8只。正常组:不造模,不预灸;模型早期组:大鼠右后足掌皮下注射福氏完全佐剂0.1mL造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造模第3天取材;逆灸早期组:于造模前进行艾灸,大椎穴处施灸,每次1壮,隔日灸1次,共灸8次,并于灸结束后造模,造模第3天取材;模型继发组:造模,造模第16天取材;逆灸继发组:于造模前进行艾灸,并于灸结束后造模,造模第16天取材;逆灸正常组:正常大鼠进行艾灸,灸结束后取材。采用放射免疫、鼠足容积测量法,观察逆灸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早期和继发期足肿胀率及血清的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结果:4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足肿胀率:模型组和逆灸组右足早期肿胀率均高于正常组(2.128±0.262)%,(1.301±0.250)%,(0.011±0.018)%,F=26.001,P<0.01,且逆灸组肿胀较正常组明显减轻(P<0.05);模型组和逆灸组右足继发期肿胀率均高于正常组(1.736±0.165)%,(1.156±0.230)%,(0.009±0.018)%,P<0.01,且逆灸?
李晓泓张露芬郭顺根解秸萍李学武李辉翟景慧李敬道朱文莲赵福建赵丽云
关键词:逆灸继发足肿胀福氏完全佐剂肿胀率针灸机理
电针“大椎”“命门”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应激相关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大椎”“命门”穴后下丘脑CRH、血浆ACTH、血清Cort、TNF-α含量的关系,分析电针不同穴位对应激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大椎”组、电针“命门”组。观察电针对关节炎症局部及下丘脑CRH、血浆ACTH、血清Cort、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大椎”组、“命门”组经治疗右后足足爪肿胀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极明显降低(P<0.01),“大椎”组下丘脑CRH含量、血清Cort、TNF-α含量,“命门”组血清Cort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对CRH、Cort等应激相关因子的调节,减轻疾病应激程度而实现的。
李辉李晓泓张露芬曲黎敏
关键词:佐剂性关节炎
火针疗法临床应用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火针疗法是将针具烧红后,迅速刺入穴位或者病患局部,并迅速出针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扶正助阳,温通经络,祛邪引热的功效。笔者对1998~2007年火针疗法临床应用及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研究,发现火针被广泛用于治疗运动、皮肤、神经、内分泌、消化、妇产科等多个系统及科室137种不同疾病,说明火针现代应用广泛,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王洪彬李晓泓宋晓琳徐莉莉莫捷
关键词:火针
“逆针灸”对去卵巢大鼠生殖内分泌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7
2008年
目的:探讨逆针、逆灸关元穴对去卵巢大鼠生殖内分泌包括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FSH/LH及子宫E2、雌激素受体-α(ER-α)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80只3.5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放射免疫、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在3.5月龄逆针、逆灸关元穴(每周2次,连续4周)对随后去卵巢大鼠的血清E2、P、T、FSH、LH、FSH/LH及子宫E2、ER-α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大鼠的血清E2、P及T降低(P<0.05,P<0.01,P<0.01),FSH、LH及FSH/LH升高,子宫E2和ER-α表达下降(P<0.05,P<0.01);而预先介入逆针、逆灸疗法后,血清E2回升,FSH、LH及FSH/LH下降,其中以逆灸去卵巢组FSH及逆针、逆灸去卵巢组FSH/LH下降最为明显(P<0.05,P<0.01,P<0.01),子宫E2和ER-α表达提高,其中逆针去卵巢组E2及逆针、逆灸去卵巢组ER-α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P<0.01,P<0.01)。对血清P影响不明显,而对于血清T则有下调之势。结论:逆针、逆灸关元穴可以减缓去卵巢大鼠的生殖内分泌紊乱,可能与该疗法直接或间接促进E2的合成,提高性器官的ER-α表达,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异常有关。
何玉伟李晓泓翟景慧郑玲解秸萍张露芬周军周登芳曲黎敏田阳春
关键词:逆灸关元生殖内分泌去卵巢大鼠
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选穴规律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研究文献中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专辑(1979-2009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9年)及PubMed数据库(1950-2009年)。将纳入临床研究文献中所选腧穴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计算常用腧穴及经络的使用频率。结果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共99篇,涉及96个穴位、705频次,平均每个穴位使用7.34次;选用穴位累积频率50%以上且相对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三阴交、肾俞、关元、足三里、百会、太冲、神门、肝俞、脾俞;选用经络应用频次最多的为膀胱经(23.97%),其次为任脉(14.33%)、脾经(12.62%)、督脉(10.50%)。结论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所选穴位以三阴交、肾俞、关元、足三里最为常见,经络主要集中在膀胱经、任脉、脾经。
王洪彬李晓泓莫捷孙志芳王婧何龙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针灸取穴规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