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J[2010]2268)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韦艳张震张华姚雯金希韡更多>>
相关机构:贵阳医学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血清
  • 4篇中毒
  • 4篇燃煤型
  • 4篇燃煤型氟中毒
  • 4篇氟中毒
  • 2篇型胶原
  • 2篇鼠血清
  • 2篇大鼠血清
  • 1篇增殖
  • 1篇肉瘤
  • 1篇酸酶
  • 1篇染毒
  • 1篇染毒大鼠
  • 1篇周期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增殖
  • 1篇细胞周期
  • 1篇磷代谢
  • 1篇磷酸酶
  • 1篇抗酒石酸酸性...

机构

  • 5篇贵阳医学院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作者

  • 5篇张华
  • 5篇张震
  • 5篇韦艳
  • 1篇金庭旭
  • 1篇杨龙剑
  • 1篇金希韡
  • 1篇赵丹青
  • 1篇杨军
  • 1篇姚雯
  • 1篇刘新儒

传媒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5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燃煤型氟中毒大鼠钙磷代谢变化被引量:4
2013年
将断乳4周的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食用病区煤烘玉米,复制燃煤型氟中毒动物模型。分别于染毒后30、90、180 d分批处死动物,检测血清钙、磷水平。结果显示:(1)随着染毒时间增加,各实验组骨氟、尿氟、股骨病理学积分逐渐增加(P<0.05),且实验不同阶段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2)血清钙:30 d时,高氟组与中氟组低于对照组(P<0.01);90 d时,高氟组低于对照组(P<0.01);180 d时,各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血清磷:180 d时,高氟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摄氟早期即出现血清Ca降低,可将血清Ca作为早发现早诊断的辅助诊断指标,血清磷在氟中毒中的诊断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
张震韦艳杨军张华
关键词:燃煤型氟中毒血清
燃煤型氟中毒大鼠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变化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血清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在燃煤型氟中毒大鼠血清中的变化,探讨骨吸收在氟骨症发生中的地位。方法将160只断乳4周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食用病区煤烘玉米,复制燃煤型氟中毒动物模型。分别于染毒后30 d、90 d、180 d分批处死动物,ELISA法检测血清NTX水平。结果随着染毒时间增加,各实验组尿氟、骨氟、氟斑牙发生率、股骨病理积分逐渐增加(P小于0.05)。实验不同阶段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并有随着染氟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小于0.05)。实验30 d和90 d时,各组NT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180 d时,低氟组及中氟组NTX高于对照组及高氟组(P小于0.05)。结论在摄氟早期,氟未增强骨吸收,随着时间及染氟剂量增加,可促进骨吸收。
张震金庭旭杨龙剑张华韦艳
关键词:燃煤型氟中毒骨吸收
氟化钠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氟化钠(NaF)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0、10-2、10-1、1、10、102、5×102、103、5×103、104、2×104、4×104μmol/L NaF染毒MG-63细胞,培养48 h。采用MTT实验观察NaF对MG-6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G-63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MG-63细胞开始有增殖活性时的NaF浓度为102μmol/L,增殖活性最大时的浓度为5×103μmol/L,增殖活性受到抑制时的浓度为2×104μmol/L。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采用MTT实验中确定的3个关键浓度染毒细胞48 h后,高剂量(2×104μmol/L)组的MG-63细胞凋亡率最高(6.001%),细胞增殖指数(PI)最低(0.339);中剂量(5×103μmol/L)组的细胞凋亡率最低(2.220%),PI最高(0.632);低剂量(102μmol/L)组的PI及细胞凋亡率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NaF对成骨细胞具有双向作用,低浓度下促进细胞增殖,超过一定浓度后因其增殖抑制而使细胞凋亡增加。
韦艳赵丹青张震张华
关键词:氟化钠MG-63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燃煤型氟中毒大鼠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及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的变化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ⅠCP)在燃煤型氟中毒大鼠中的表达变化,探讨骨形成在氟中毒骨病变中的地位。方法将断乳4周的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饲料氟:6.30、9.56、15.89、23.00 mg/kg),食用病区煤烘玉米,复制燃煤型氟中毒动物模型。分别于染氟后30、90、180 d以ELISA法检测血清BALP和CⅠCP水平。结果染氟30和90 d时各组动物血清B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 d时中氟组、高氟组BALP均高于对照组和低氟组(P<0.01)。染氟30 d时高氟组血清CⅠC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90 d时中氟组和高氟组血清CⅠC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有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180 d时各组动物血清CⅠC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且有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结论氟可以使大鼠骨形成加速,且氟对CⅠCP表达的影响较BALP显著。
张震张华姚雯金希韡韦艳
关键词:骨碱性磷酸酶燃煤型氟中毒
煤烘高氟玉米染毒大鼠的血清TRACP-5b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煤烘高氟玉米染毒大鼠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表达变化,探讨骨吸收在氟骨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断乳4周的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商品化饲料,3个实验组在对照饲料基础上给予不同比例煤烘高氟玉米,低、中、高剂量染毒组饲料含氟量分别为9.56、15.89及23.00mg/kg。于连续染毒至第30、90、180天时,检测大鼠骨氟、尿氟含量及氟斑牙发生率、股骨病理组织学积分,ELISA法检测血清TRACP-5b水平。[结果](1)各剂量组骨氟、尿氟、氟斑牙发生率及股骨病理学积分均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P<0.05)。染毒至第30、90、180天时,各剂量组的骨氟、尿氟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剂量较高的组别的尿氟、骨氟高于剂量较低的组别(P<0.05)。染毒至第90天和180天时,各剂量组氟斑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股骨病理切片积分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2)各组染毒至180天时,血清TRACP-5b均高于同剂量组90天及30天时的水平(P<0.05)。在第30天及90天时,各组血清TRACP-5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染毒至180天时,高剂量组TRACP-5b高于对照组和中剂量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摄入煤烘高氟玉米剂量较高,且摄入时间较长时,可能引起血清TRACP-5b表达升高。
韦艳张震刘新儒张华
关键词:燃煤型氟中毒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