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2012)
- 作品数:50 被引量:918H指数:19
- 相关作者:赵俊兴丁晓琪李凤杰张哨楠罗媛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6时期物源状况分析被引量:60
- 2008年
- 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沉积体系的分布格局等问题,通过常规矿物成分分析、重矿物特征、岩屑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地震剖面等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物源及源区母岩性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南部地区主要受到3大物源主要控制,可进一步再划分出5个次级物源,即东北、北部、西部、西南、南部。古物源与沉积体系具有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决定了盆地长6时期的沉积体系分布格局。沉积物源的研究将有助于油气勘探的部署。
- 赵俊兴吕强李凤杰申晓莉付伟罗媛
- 关键词:物源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时期沉积体系特征及发育模式被引量:22
- 2008年
- 通过岩石学、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地球物理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研究,建立了盆地两侧的沉积模式。认为研究区长6油层组沉积时主体为湖泊三角洲环境,沉积体系发育类型多样,主要有三角洲、湖泊及浊流沉积。在沉积过程中,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加积型-进积型三角洲,浊流为南部三角洲前缘垮塌成因。根据研究区南北两侧三角洲发育特点,结合盆地形态,认为北部为浅水型缓坡三角洲,而南部为深水陡坡型三角洲及浊流沉积,长6时期从早到晚表现为一个强烈进积作用过程。沉积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盆地今后油气勘探的部署。
- 赵俊兴陈洪德申晓莉李凤杰陈义才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三角洲浊流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和长7油层浊流事件的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被引量:108
- 2008年
- 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及南部长6和长7油层组中的半深湖—深湖亚相中发育了典型的浊积岩,构成了该地区的主要储层类型,并成为该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物源分析表明,西部、南部及西南物源是盆地浊积岩的主导物源。浊积岩的类型包括远源、近源浊积岩和厚层块状、薄层、微层浊积岩。盆地浊积岩具有典型的浊流沉积特征,为低Eh值的还原环境产物。该地区浊积岩为低密度流的湖相浊积岩,为盆地西南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垮塌成因。对于大型拗陷型陆相湖盆,一旦条件成熟,就有可能形成浊流沉积。建立了该地区浊积岩形成发育模式。
- 赵俊兴李凤杰申晓莉罗媛付伟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浊积岩浊流沉积
- 苏里格地区马五段储层控制因素与成藏规律被引量:15
- 2012年
-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下古生界储层及气藏控制因素与成藏规律。通过对气田已有的奥陶系钻井资料、测井资料、试气资料以及生产动态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储层特征、顶面构造、沉积相与成岩作用等方面研究,总结归纳出奥陶系马家沟组天然气成藏规律,认为苏里格地区下古生界气藏勘探开发应首先考虑古残丘-古沟槽(洼地)之间的过渡地带,部署井位时应该重点考虑马五14和马五31小层,同时考虑选择鼻翼和鼻隆部位的喀斯特作用强烈发育地带。
- 赵俊兴李婕卢涛冯强汉王勇李凤杰申赵军
- 关键词:马家沟组古地貌成藏规律
- 镇泾地区延长组碎屑岩古风化壳研究被引量:18
- 2010年
- 镇泾地区延长组碎屑岩古风化壳中见有良好的油气显示,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利用测井资料、铸体薄片、背散射、微量元素等资料,对研究区延长组碎屑岩古风化壳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碎屑岩古风化壳主要包括水解带和淋滤带,水解带主要表现为一套厚度稳定的泥岩,可作为区域性盖层;而淋滤带由于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长石等易溶矿物发生蚀变,形成次生孔隙极为发育的砂岩储层,是致密砂岩中的"甜点",越靠近不整合面,储层物性越好。淋滤带"甜点"主要发育在前侏罗纪古地貌的斜坡上。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如果发育圈闭,可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油气藏。
- 丁晓琪张哨楠
- 关键词:延长组风化壳次生孔隙致密储层
-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8段沉积相研究被引量:42
- 2011年
- 延长组长8段是姬塬油田开发的主力油层,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其储层的平面非均质性已成为当前勘探开发的制约因素,因此对沉积相展布的精细描述显得非常重要。文中通过物源及相标志分析,认为延长组长8段受西北和东北2个方向物源的控制,经历了三角洲平原向三角洲前缘的过渡,沉积了纵向上叠置、横向上连片的分流河道砂体。在此基础上,对长81层不同亚相及不同物源控制下的砂体物性进行了对比,得出长81层三角洲平原的砂体物性比三角洲前缘的砂体物性好,受西北物源控制的砂体物性比受东北物源控制的砂体物性好。最后,对长8段有利储集相带进行了预测,认为姬塬油田西北方向的储集物性较好,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 赵小强万友利易超张世懋贺勇
- 关键词:沉积相油气聚集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耿湾史家湾地区长6时期物源状况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耿湾-史家湾地区延长组长6时期物源状况,揭示该地区沉积体系的分布格局,文章通过常规矿物成分、重矿物、岩屑、地球化学特征和地震剖面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耿湾地区的物源及源区母岩性质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受到3个方向物源控制,即东北、北西和西南部,其中东北物源是控制区内沉积的最主要物源。古物源与沉积体系空间配置关系良好,并从根本上决定了长6时期的沉积体系分布格局以及砂体展布方向。
- 赵俊兴罗媛郑荣才
- 关键词:物源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
-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中生界成藏系统被引量:47
- 2011年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中生界油藏具有致密低渗透、丰度低、储量大的特点,已钻遇的多口高产井显示出中生界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已成为中石化能源接替区之一。通过烃源岩、储层物性、圈闭特征、成岩作用及泥岩欠压实特征分析,认为构造作用造成了成岩作用路径及过剩压力发生变化,进而使储层类型多样,最终导致了中生界成藏机理具有明显差异。将中生界延长组—延安组油藏成藏动力学机制划分为3种类型:自源高压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自源"低压"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和远源常压开放成藏动力学系统。自源高压封闭油藏勘探重点为高效储层;自源"低压"半封闭油藏勘探重点为碎屑岩古风化壳;而远源常压开放油藏勘探重点则为与古地貌有关的差异压实背斜。
- 丁晓琪张哨楠谢世文易超熊迪
- 关键词:成藏系统低渗透中生界欠压实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宁县—庆阳地区长6期物源状况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宁县—庆阳地区长6期物源状况,揭示该地区沉积体系展布格局,在大量分析化验基础上,利用Dickinson三角投点图判别了物源区的构造背景,通过碎屑组分分布、重矿物组合分区、岩屑分布及地震剖面等多种角度对庆阳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时期的物源及源区母岩性质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6期物源区构造背景为构造较复杂的造山带,在宁县—庆阳地区存在了西部、西南和南部3个不同物源方向,东北部为混源区。古物源与沉积砂体展布空间配置关系良好,并决定了该地区长6时期的沉积体系分布格局。对该地区古物源进行分析将有助于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部署。
- 罗媛赵俊兴吕强李凤杰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物源分析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延长组物源与盆地底形分析被引量:39
- 2008年
- 通过重矿物、岩屑及碎屑成分的特征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主要受到3大物源控制,并且可进一步划分出6个次级物源;岩性、古生物对比和物源、古地理研究证明,在延长组中期,不存在来自正东方向的"富县三角洲";通过长7高阻泥岩、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及沉积相、地震相研究,认为盆地底形具有"南陡北缓、西陡东缓"的特点,这种特点造成了盆地东北部主要属于缓坡型湖泊三角洲体系,而在南部、西南部则属于陡坡型扇三角洲及三角洲前缘末端的浊积扇沉积。这些认识必将有助于今后盆地的油气勘探部署。
- 吕强赵俊兴陈洪德申晓莉罗媛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