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KS055)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孟宪平吴自勤赵学琳高军峰曹小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文化
  • 5篇主义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社会主义
  • 3篇特色社会主义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社会主义文化
  • 2篇社会主义文化...
  • 2篇文化建设
  • 2篇马克思主义
  • 1篇大众化
  • 1篇新中国
  • 1篇政党
  • 1篇政治
  • 1篇执政
  • 1篇执政党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人民
  • 1篇人民公社

机构

  • 7篇中共河南省委...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社会科...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许昌学院

作者

  • 4篇孟宪平
  • 4篇吴自勤
  • 1篇黄金魁
  • 1篇涂小雨
  • 1篇高军峰
  • 1篇赵春丽
  • 1篇赵学琳
  • 1篇吴征
  • 1篇曹小春

传媒

  • 2篇情报科学
  • 2篇求实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探索
  • 1篇河南图书馆学...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共四川省委...
  • 1篇理论探索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论析——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认识被引量:1
2011年
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们党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路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起来,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二是"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三是"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四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上述认识,可以从多方面审视和理解。
孟宪平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的建构被引量:1
2010年
互联网是一个人类奇迹,互联网的产生过程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互联网具有的虚拟性、交互性、多元性、开放性等特征,给我国政治文化转型带来新的机遇。互联网带来新的政治价值观、政治平等观以及民主观,不断增强民众自由与自主的个体意识,有助于培养开放、宽容的政治心态和建构理性的辩论文化。
赵春丽
关键词:互联网
转型期共享价值观的确立与执政党社会整合被引量:1
2009年
共享价值观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支持和遵从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一个社会得以稳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宏观的价值引导和微观的价值规范两个层次上确立共享价值观,达到社会最大限度的共识,是执政党社会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执政党实现能力提升的应有之义。
涂小雨
关键词:共享价值观执政党社会整合
文化安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其应对被引量:19
2008年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安全领域面临着不少问题:文化交流中面临的"霸权主义"喧嚣,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被动状态。文化安全的实现要建立在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广泛的文化认同基础之上,即要客观认识自身的文化精神、文化方向和文化定位,努力达到对本国文化、国外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广泛认同。
孟宪平
关键词:文化安全文化自觉文化认同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体系的构建被引量:9
2010年
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体系势在必行,虽然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部分发达地区已有成功的实践,但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才刚起步或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体系?政府是主导,体制是保障。体系硬件构建中,包含城市、城乡与城际间的总分馆体制是树干,网络技术覆盖是枝杈,渗透于社会各层面各群体的全面服务是节点。体系软件建设中,服务理念、服务时间、服务空间、服务手段、服务内容等诸多方面都要以民为本,向延伸服务转化。
吴自勤
新中国高等教育精英化与大众化冲突的历史考察被引量:3
2011年
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冲突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冲突开始初步显现。1958年,中共中央决定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和高校招生制度来尝试解决这种冲突;"文革"期间,中共中央谋求通过政治化途径来解决这种冲突;新时期,国家教育部门通过高考改革和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但是,由于高考与基础教育应试之间始终存在博弈,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的冲突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此,教育专家和学者提出高考改革的各种方案,以彰显社会公平和人才选拔的效率。回顾这一历程可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必须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体现国家选拔人才的效率和公平要求以及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
高军峰
关键词:新中国高等教育高考改革
时空之维和历史之流中的文化概念嬗变探因
2010年
迄今为止,人们对文化概念的界定,多种多样,难成凿枘。比而观之,时空流转、地域变迁、科技进步、文化交流等是文化概念多变的客观因素。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人们形成的多样性主体,以及在此情况下对文化理解的多样性,是文化概念多变的主观因素。而缺乏统一的标准,缺乏明确的边界,以及人们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是造成文化界定困难的主要原因。文化概念的变化,体现着人们的价值判断,折射出人们的文化心理,也反映着社会的变迁。
孟宪平
关键词:文化概念嬗变
论科学发展观大众化的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被引量:6
2009年
科学发展观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紧迫的任务和工作,对于意识形态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大众化面临着复杂的现实问题与挑战,我们需要把握科学发展观大众化的原则,创造性地探索科学发展观大众化工作的实践思路。
赵学琳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国中西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我国中西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很大差距。必须建立一个符合中西部特点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要有诸多对策跟进:一是政府主导,政策倾斜;二是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三是发挥地方公共图书馆的主观能动作用;四是建立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保障性制度。
吴自勤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文化范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由于视角的变幻、时空的旋转、实践的变迁和认识的变化,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的语言体系中,所使用的文化范围是不一样的。马克思恩格斯主要采用了狭义与广义的文化语系,列宁斯大林经常使用比较形式的文化词汇,毛泽东及后来的中共领导集体较多地在大文化、中文化和小文化的层面上阐述文化理论。不同的使用方式,体现了不同时期文化关注的差异。
孟宪平曹小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范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