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627)

作品数:6 被引量:103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卓佳曹煜成刘孝竹朱长波彭聪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对虾
  • 5篇养殖
  • 3篇凡纳滨对虾
  • 2篇对虾养殖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结构
  • 2篇虾养殖
  • 1篇养殖后期
  • 1篇优势种
  • 1篇日变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调控
  • 1篇生态养殖
  • 1篇水质
  • 1篇水质因子
  • 1篇周日变化
  • 1篇网箱
  • 1篇网箱养殖
  • 1篇虾池
  • 1篇罗非鱼

机构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6篇李卓佳
  • 3篇朱长波
  • 3篇刘孝竹
  • 3篇曹煜成
  • 2篇虞为
  • 2篇胡晓娟
  • 2篇马广智
  • 2篇彭聪聪
  • 1篇王兆礼
  • 1篇陈素文
  • 1篇李奕雯
  • 1篇文国樑
  • 1篇张汉华
  • 1篇徐金根
  • 1篇粟丽

传媒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南方水产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凡纳滨对虾不同池塘混养模式的弧菌数量变化被引量:8
2012年
研究了对虾3种不同池塘混养模式(凡纳滨对虾与草鱼、革胡子鲶混养,凡纳滨对虾与草鱼混养,凡纳滨对虾与革胡子鲶混养)的养殖环境下,弧菌数量变化与环境因子(温度、DO、COD等)及对虾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对虾混养模式的弧菌数量变化与大部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弧菌数量变化与虾病有一定联系,3种混养模式中,对虾与草鱼、革胡子鲶混养模式比其他两种养殖模式弧菌数量低、稳定,虾病发生率低。
徐金根陈素文张汉华朱长波李卓佳粟丽王兆礼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混养弧菌
虾池浮游微藻与养殖水环境调控的研究概况被引量:44
2010年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虾池中的浮游微藻群落结构和对虾的健康养殖有着密切关系,一些有益微藻能调节水体溶氧量(DO)和酸碱度(pH),吸收氨氮(NH4-N)和亚硝氮(NO2-N)等有害物质,有效地调控养殖环境。但一些能分泌毒素的微藻也会给对虾的健康生长带来危害。数量和生物量占微藻总量比例均较高的浮游微藻优势种对整个虾池微藻群落结构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主导着微藻群落的功能发挥。不同养殖模式、养殖季节、养殖地域以及养殖阶段虾池中浮游微藻的优势种类分布、多样性等群落特征有差异。浮游微藻群落中优势种的变动规律和虾池中各种环境因子的动态密切相关,环境因子的变动会影响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的变动。文章综述了对虾养殖生产实践中浮游微藻群落结构和生态调控特征的研究概况,并对在养殖中构建优良微藻藻相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彭聪聪李卓佳曹煜成刘孝竹胡晓娟
关键词:群落结构对虾养殖生态调控
凡纳滨对虾半集约化养殖池塘浮游微藻优势种变动规律及其对养殖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9
2011年
研究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滩涂土池半集约化养殖池塘浮游微藻优势种的变动规律,并结合养殖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共检出微藻优势种16种,养殖前期优势种有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微小多甲藻(Peridinium pusillum);中期优势种有花环小环藻(Cyclotella operculata)、加德纳鞘丝藻(Lyng-bya gardnari)、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a)、显微蹄形藻(K.microscopica Nygaard)、凯氏小球藻(C.kessleri)、栖藓柱孢藻(Cylindrospermum muscicola)、库津小环藻(C.kuetzingiana)、盐泽颤藻(O.salina)、微小念珠藻(Chroococcus cohaerens)、威利颤藻(O.willei);后期优势种有易略颤藻(O.neglecta)、狭细颤藻(O.angustissima)、蛋白核小球藻。养殖早期池水透明度较高,微藻种类较少、密度较低,其中2、4号池因甲藻形成优势导致幼虾成活率较低;中期微藻因受天气干扰演替较为频繁,其中1、2号池藻相发展不良,对恶劣天气的抵抗力度明显弱于3、4号池;后期微藻优势种类减少、优势度突出,颤藻类高密度繁殖,对虾生长负荷加大,其中1号池对虾有发病症状。结果表明,由优良微藻优势种类形成的藻相能对养殖环境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可有效抵御天气等干扰造成的扰动,养殖效益良好;而由不良微藻优势种类构成的藻相,则会给对虾的生长带来胁迫,增加养殖风险,降低养殖效益。
彭聪聪李卓佳曹煜成刘孝竹胡晓娟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群落结构优势种
对虾海水高密度养殖后期水质因子的昼夜变化规律被引量:14
2010年
2008年7月5~6日,对广东汕尾红海湾对虾养殖场养殖87~88d的海水高密度半封闭养殖虾池水质进行每4h监测分析,旨在了解养殖后期昼夜水质变化状况,为合理和即时调控养殖后期水质提供相关理论数据。结果显示,24h内水质指标除化学需氧量(COD)和无机氮(DIN)基本稳定外,其他因子均有较大波动。其中氨氮(NH4+-N)在3:00达到高峰,5:00落至低谷,9:00又达到高峰;亚硝酸盐氮(NO2--N)的变化却相反,在3:00落至低谷,5:00达到高峰,9:00又落至低谷;pH和溶解氧(DO)均在5:00降至最低,13:00上升到最高。结果表明,3:00~9:00是虾池水质变动的关键时期,应留意水质变化,适时采取合理增氧措施并投洒相应水质调节剂以提高ρ(DO),减少NH4+-N和NO2--N产生及降低其毒性。
李奕雯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刘孝竹
关键词:对虾养殖水质周日变化
凡纳滨对虾池塘设置网箱养殖罗非鱼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2010年8~10月,于茂名市电白冠利达科技生物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场选择3个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进行虾池设置网箱养殖罗非鱼试验。每个池塘安装5个网箱,网箱中罗非鱼的密度分别为12.5、25、37.5、50、62.5尾/m2,鱼的规格为(68±3)g/尾,密度为12.5尾/m2的网箱不投喂饲料,其余网箱投喂罗非鱼饲料。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网箱罗非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投喂饲料网箱罗非鱼的饲料系数和肥满度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密度为62.5尾/m2网箱罗非鱼规格偏小,存活率显著偏低,其他网箱罗非鱼的存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50尾/m2网箱罗非鱼规格较大,产量与62.5尾/m2网箱接近并显著高于其他网箱。说明在对虾池塘设置网箱养殖罗非鱼能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网箱中罗非鱼放养密度以50尾/m2为宜。
虞为李卓佳朱长波马广智
关键词:对虾罗非鱼网箱
我国对虾生态养殖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1
2011年
从生态学角度诠释了对虾生态养殖的原理,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对虾生态养殖的主要模式,分析了我国对虾生态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应通过加强对虾生态养殖的基础研究、加强对虾生态养殖技术推广及人才培养等措施,使我国对虾生态养殖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得到较大改善,为我国对虾生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虞为李卓佳朱长波马广智
关键词:对虾生态养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