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76102)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宋伟林秀菊陈鸿雁陈善全张侠更多>>
相关机构:惠州学院广东工业大学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肉桂醇
  • 1篇土壤
  • 1篇土壤重金属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糊精
  • 1篇环糊精
  • 1篇分子
  • 1篇分子模拟
  • 1篇Β-CYCL...
  • 1篇Β-环糊精
  • 1篇包结
  • 1篇包结物
  • 1篇包结性能
  • 1篇OVER
  • 1篇OXIDAT...
  • 1篇SELECT...
  • 1篇BENZAL...
  • 1篇ED3A
  • 1篇EFFICI...

机构

  • 2篇惠州学院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工程职业...

作者

  • 1篇杨祖金
  • 1篇芮泽宝
  • 1篇方岩雄
  • 1篇纪红兵
  • 1篇张侠
  • 1篇陈善全
  • 1篇陈鸿雁
  • 1篇林秀菊
  • 1篇宋伟

传媒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Chines...
  • 1篇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型ED3A类螯合型表面活性剂去除土壤重金属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直接观察三种重金属离子(Pb^(2+)、Cu^(2+)和Zn^(2+))溶液分别与螯合型表面活性剂C_(12)-ED3A3Na溶液相互滴定以及C_(12)-ED3A3Na溶液溶解难溶性重金属盐[CaCO3和(PbCO3)2Pb(OH)2]或氧化物(PbO、ZnO和CuO)的实验现象变化,发现C_(12)-ED3A3Na溶液滴定重金属离子溶液过程中溶液经历由澄清到浑浊再到澄清的变化,大部分难溶金属盐和氧化物在一定时间内可完全溶解于C_(12)-ED3A3Na溶液.表明C_(12)-ED3A3Na去除土壤或水体重金属的机理为:C_(12)-ED3A3Na单体首先与游离的可溶性重金属离子生成难溶性螯合物,难溶性螯合物随即增溶于C_(12)-ED3A3Na胶束中,这样就促使难溶性的重金属盐(碱或氧化物)发生化学转化和(或)溶解成可溶性重金属离子,可溶性重金属离子又与C_(12)-ED3A3Na单体结合成难溶性螯合物,后者再增溶C_(12)-ED3A3Na胶束中,这样各种形态的重金属就会不断被去除;另外,三种重金属离子与C_(12)-ED3A3Na生成的螯合物的红外图谱表明C_(12)-ED3A3Na中的羟基参与了配位反应;用测试电导率来确定螯合剂与金属离子的络合比的方法还有待完善.
彭忠利陈鸿雁王春花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
Efficient oxidation of cinnamon oil to natural benzaldehyde over β-cyclodextrin-functionalized MWCNTs被引量:5
2016年
We have designed and prepared β-cyclodextrin (β-CD)-functionalized multi-walled nanotubes (MWCNTs-g-CD) for the oxidation of cinnamon oil to natural benzaldehyde under aqueous condi- tions.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combining MWCNTs with β-CD led to a remarkable increase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WCNTs-g-CD for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cinnamaldehyde, which exhibited 95% cinnamaldehyde conversion and 85% selectivity to natural benzaldehyde with a short reaction time of 10 rain. The MWCNTs-g-CD also exhibited outstanding recyclability with good stability, showing no discernible decrease in their catalytic activity over five reaction cycles.
杨祖金张侠方岩雄芮泽宝纪红兵
β-环糊精与肉桂醇包结物的制备及包结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期望对β-环糊精(β-CD)/肉桂醇包结物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以及肉桂醇的水相有机反应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水溶液法制备肉桂醇与β-CD的包结物。在β-CD∶肉桂醇(摩尔比)=1∶1的基础上,以肉桂醇的包结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出的包结工艺为:包结温度为333 K,包结时间为1h,肉桂醇的包结率达到88.7%。通过DSC、1H NMR和UV-vis对包结物结构进行表征,表明β-CD与肉桂醇形成了摩尔比为1∶1的包结物,298K时的包结常数为206 M-1,ΔG为-13.2 kJ·mol-1,表明此包结过程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进一步用PM3/ONIOM分层法对β-CD/肉桂醇包结物的最稳定结构进行了分子模拟,认为包结物的最稳定结构为肉桂醇的羟基位于β-CD的小口端。
陈鸿雁陈善全宋伟林秀菊
关键词:Β-环糊精肉桂醇包结分子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