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SGL0604)

作品数:4 被引量:59H指数:4
相关作者:丘学林赵明辉夏少红徐辉龙叶春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壳
  • 3篇地壳结构
  • 2篇低速层
  • 2篇三分量
  • 2篇深部地壳
  • 2篇深部地壳结构
  • 2篇横波
  • 1篇地壳深部
  • 1篇地壳深部结构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数据
  • 1篇地震数据处理
  • 1篇地震探测
  • 1篇地震仪
  • 1篇震相
  • 1篇深部结构
  • 1篇数据处理
  • 1篇转换横波
  • 1篇南海北部
  • 1篇南海东北部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广东省地震局

作者

  • 5篇夏少红
  • 5篇赵明辉
  • 5篇丘学林
  • 4篇叶春明
  • 3篇夏戡原
  • 3篇徐辉龙
  • 2篇施小斌
  • 2篇王平
  • 1篇吴世敏

传媒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4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南海东北部三分量海底地震仪记录中横波的识别和分析被引量:21
2007年
纵横波联合应用可以得到更多的有关各岩石圈层的岩性、物性等深部结构信息,将有效降低地壳结构研究中地质解释的多解性.然而,由于海上探测的特殊性,转换横波的记录较少,再加上转换横波的复杂性,使得横波研究一直是南海深部地壳结构研究中的弱项.南海东北部OBS-2001测线,布设11个三分量海底地震仪(OBS)记录地震数据,经过极化处理、带通滤波等方法处理后,目前在9个OBS径向分量记录中识别出转换横波震相.基于OBS7数据详细阐述了横波识别这一重要基础环节,并运用简单理论模型试算和射线追踪,确定了OBS7记录剖面中来自地壳与Moho面的PwSc,PgSs,PnSc,PmS等几组转换横波震相,该研究结果不仅为横波速度结构及Poisson比物性剖面提供数据保证,而且为今后横波信息的有效利用提供经验与借鉴,对南海岩石圈结构的精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赵明辉丘学林夏少红王平夏戡原
关键词:转换横波深部地壳结构南海东北部
华南海陆过渡带的地壳结构与壳内低速层被引量:13
2006年
壳内低速层与地质构造背景的联系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华南沿海众多的地震测深剖面揭示出地壳不同深度上存在着壳内低速层。根据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取得的数据,通过射线追踪和走时模拟方法,获得了沿OBS-2001测线海陆过渡带的地壳结构。根据低速层的走时间断特性辨识了海区地壳中部低速层。剖面中壳内低速层分布在新塘经南澳岛至南澳岛东南约150.0 km的陆架区,尖灭于东沙隆起,其顶面深度为10.0—18.0 km,速度为5.5—5.9 km.s-1,与上、下岩层的速度差均为0.5 km.s-1,其空间展布较为稳定,厚度为3.0—4.0 km,推断其为华南沿海陆上低速层的延伸,含水矿物脱水和部分熔融可能是引起该区壳内低速层弹性波速下降的主要因素。该区壳内低速层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岩石圈结构及动力学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的地质地球物理意义。
赵明辉丘学林徐辉龙夏戡原施小斌叶春明夏少红
关键词:海陆过渡带地壳结构华南沿海
南海北部沉积层和地壳内低速层的分布与识别被引量:10
2007年
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的低速层一直是地球物理学家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南海北部海域海底地震仪与海陆联合地震探测的发展,完成的6条测线解释结果初步揭示了该区地壳结构特征,展现了低速层的分布情况.在南海北部共有5处发现速度倒转现象,其中3处发现于莺歌海盆地和珠江口盆地,属于沉积层中的低速层,其特征深度一般为2.0—6.0 km、速度2.5—3.0 km·s^(-1)、厚度为2.0—4.6 km,由于埋深较浅,可以利用折射震相与反射震相相结合的方法辨识低速层.其余2处位于南海东北部与西北部的海陆过渡带处,属于壳内低速层,其特征深度一般为7.0—18.0 km、速度为5.5—6.0 km·s^(-1)、厚度为3.0—6.0 km,由于埋深较大,难以接收到低速层底界面的反射波,而采用低速层走时间断的特性进行辨识.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了不同深度低速层的构造成因,为南海形成演化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赵明辉丘学林徐辉龙施小斌吴世敏叶春明夏少红
关键词:低速层深部地壳结构南海北部
香港与珠三角地区海陆联合地震探测的数据处理被引量:23
2007年
介绍了香港与珠三角地区海陆联测地震数据处理的一般流程及方法,讨论了导航数据记录时间存在误差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对数据处理程序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加通用化。提出了数据处理中需要改进之处,对较远的地震台站采用滤波、均衡、剪切等处理手段,突出弱震相,压制强噪音。广东和香港地区的大部分固定台站均可清晰识别出有效信号,这是首次利用固定台站记录到远距离海上气枪信号,最远接收距离达到240多公里,获得了较好的观测结果。
夏少红丘学林赵明辉叶春明陈营华徐辉龙王平
关键词:地震数据处理震相地壳深部结构
三分量海底地震仪记录中横波研究进展
<正>纵横波联合应用可以得到更多的有关各岩石圈层的岩性、物性等深部结构信息,将有效降低地壳结构研究中地质解释的多解性。南海最初的声呐浮标与双船扩展剖面探测,只接收到了纵波信息;到90年代 OBS 和 OBH 相继在南海使...
赵明辉丘学林夏少红叶春明夏戡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