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EA050072)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刘晓明王丽荣崔景贵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心理
  • 6篇教育
  • 5篇道德
  • 4篇道德教育
  • 4篇德教
  • 3篇心理教育
  • 3篇理教
  • 2篇心理咨询
  • 1篇道德健康
  • 1篇道德教育模式
  • 1篇心理-道德教...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咨询理论
  • 1篇学校心理
  • 1篇学校心理教育
  • 1篇意蕴
  • 1篇哲学
  • 1篇实践哲学
  • 1篇素质教育
  • 1篇天人合一

机构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4篇吉林大学
  • 1篇江苏技术师范...

作者

  • 5篇刘晓明
  • 4篇王丽荣
  • 1篇崔景贵

传媒

  • 5篇教育科学研究
  • 2篇江苏教育学院...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心理健康·道德健康:论心理教育目标的价值地位被引量:2
2006年
心理健康与道德健康的协调发展是个体精神成长的核心内涵,作为指向个体生命成长的心理教育,同样不能忽视与道德教育的互动与结合。心理健康离不开精神世界的提升,心理机能的发展难以脱离道德健康的引领。心理教育目标的价值定位应当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结合及人的事实存在与价值存在的融通。
刘晓明
关键词:心理健康道德健康
心理—道德教育的价值论纲被引量:3
2010年
心理—道德教育的建立和发展,不仅需要科学层面的探讨与分析,同样需要哲学层面的破解与引领。心理—道德教育价值论纲,就是对心理—道德教育在价值哲学论域上的思考,是对心理—道德教育的价值意蕴、价值形态及价值立场等的理论阐释与学理分析。
刘晓明
关键词:价值意蕴价值立场
心理—道德教育的文化智慧被引量:5
2010年
心理—道德教育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与互补,是在中国教育的现实土壤上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建构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中国学校教育的现实为"心理—道德教育"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为"心理—道德教育"的形成积淀了深厚的理论根基。心理—道德教育的提出是中国文化智慧的结晶。
王丽荣
关键词:文化智慧天人合一
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策略被引量:7
2010年
建构心理—道德教育模式,要秉承人性哲学、行动哲学、价值哲学等实践哲学。建构心理—道德教育模式,要坚持整合理念,科学把握目标设计、课程改革、队伍优化、行动研究和特色创新等操作策略。
崔景贵
关键词:实践哲学
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解析被引量:4
2009年
心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探讨其中的价值本质、特征与规律,是其重要的理论课题之一。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包括"是价值"、"有价值"和"如何处理价值"三大核心问题,"是价值"和"如何处理价值"是其中的焦点问题。从价值哲学的视角,具体分析心理教育的价值属性与心理教育的价值处理原则。
刘晓明王丽荣
关键词:心理教育
心理—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价值问题的分析视角被引量:13
2010年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研究,应突破表层、直观、静态的分析方法,从内在、纵向、动态的分析观出发,以"价值"问题的处理为主线,将两者间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心理教育主张"价值中立"与道德教育倡导"价值干预"是两大学科分歧的焦点。澄清两大学科在价值问题上的分歧,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对象"的人相统一,将"事实"与"价值"相融合,促进两种教育形式的有机结合,建构融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为一体的"心理—道德教育"新形态。
王丽荣刘晓明
关键词:心理教育道德教育
“学校心理教育”概念的理解与阐释
2008年
"学校心理教育"概念理论研究的滞后,使教育实践创生出对心理教育的多种理解,使心理教育实践出现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的窘境,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心理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对学校心理教育基本概念的澄清与诠释,不仅对学校心理教育自身的理论建设关系重大,而且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实践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丽荣
关键词:学校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素质教育
回避“价值干预”: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理论的价值立场剖析被引量:3
2008年
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理论强调在实际的心理咨询实践中,极力避免以咨询者和社会的价值规范影响来访者,不对来访者的经验做价值判断。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自我发展理论及心理咨询原理的视角,具体分析其回避价值干预的内在原因,试图梳理出人本主义的价值立场。
刘晓明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理论价值干预价值中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