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515403)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郝伟谌红献王绪轶邓慧琼蔡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多巴胺D2受...
  • 2篇多巴胺转运体
  • 2篇易感
  • 2篇易感性
  • 2篇神经核
  • 2篇神经核团
  • 2篇受体
  • 2篇条件性位置偏...
  • 2篇转运体
  • 2篇位置偏爱
  • 2篇物质成瘾
  • 2篇吗啡
  • 2篇吗啡条件性位...
  • 2篇吗啡依赖
  • 2篇吗啡依赖大鼠
  • 2篇核团
  • 2篇安君宁
  • 2篇成瘾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南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济宁医学院附...

作者

  • 8篇郝伟
  • 4篇谌红献
  • 3篇王绪轶
  • 2篇向小军
  • 2篇蔡溢
  • 2篇邓慧琼
  • 2篇李昌琪
  • 2篇张瑞岭
  • 2篇叶敏捷
  • 1篇周旭辉
  • 1篇刘铁桥
  • 1篇王瑛
  • 1篇苏中华
  • 1篇陈晗晖

传媒

  • 4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物质成瘾的重要神经核团及相关功能进展
<正> 物质成瘾作为一种危害极大的慢性复发性脑病,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不顾不良后果地强迫性觅药行为,另一个是复发率高。使用成瘾物质的问题越来越严峻。本文复习了新近的研究进展,阐述物质成瘾时重要神经核团的作用。
郝伟陈晗晖
文献传递
安君宁对吗啡依赖大鼠脑内前脑啡肽原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安君宁对雄性SD大鼠吗啡依赖相关脑区前脑啡肽原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体质量180~220g的雄性SD大鼠,设对照并建立吗啡依赖模型后随机均衡分为5组:淀粉正常对照组,吗啡戒断并安君宁治疗12d、30d组,吗啡戒断并淀粉治疗12d、30d组。吗啡依赖模型的建立采用剂量递增10日法(5mg·kg-1·次-1~50mg·kg-1·次-1,2次/d,腹腔注射)。安君宁干预方法:灌胃1g·kg-1·次-1,2次/d;对照组灌等量的淀粉。各组大鼠按预定时间麻醉、灌注、留取脑组织。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腹侧被盖区(VTA)、伏隔核(NAs)、前额皮质(PFC)前脑啡肽原(PENK)mRNA水平。结果安君宁干预组与干预对照组相比,VTA、NAs、PFC中PENK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吗啡戒断12d,安君宁干预组VTA、NAs、PFC中PENKmRNA水平分别为(14.74±4.81)×10-2、(16.09±4.94)×10-2、(20.47±7.03)×10-2,而干预对照组分别为(9.74±0.87)×10-2、(5.94±0.91)×10-2、(10.87±3.96)×10-2;戒断30d,安君宁干预组分别为(17.46±8.27)×10-2、(25.73±8.24)×10-2、(26.58±6.29)×10-2,而干预对照组分别为(12.36±6.95)×10-2、(10.31±0.78)×10-2、(19.78±7.08)×102。结论安君宁能促进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前脑啡肽原表达的恢复。
谌红献郝伟刘铁桥王绪轶向小军蔡溢
关键词:安君宁吗啡依赖前脑啡肽原基因表达
慢性吗啡成瘾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后CPA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吗啡依赖戒断后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大鼠模型。方法:给予Sprague-Dawley(SD)大鼠吗啡10mg.kg-1,每天2次,腹腔注射(ip),连续6.5天,在吗啡注射第6天,予纳洛酮催瘾注射:0.3mg.kg-1,ip,1次,并与条件性位置反射训练箱搭配。结果:条件性搭配后,研究组试验鼠在伴药侧的时间显著性减少。结论:慢性吗啡注射纳洛酮催瘾戒断后CPA大鼠表现出明显厌恶动机,可作为研究阿片类物质戒断所致厌恶的生物学机制的载体。
李毅郝伟王绪轶邓慧琼
关键词:条件性位置厌恶吗啡纳洛酮
物质成瘾中重要神经核团的作用被引量:7
2006年
陈晗晖郝伟赵敏
关键词:神经核团物质成瘾慢性复发性脑病觅药行为成瘾物质强迫性
安君宁对吗啡依赖大鼠脑内酪胺酸羟化酶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观察安君宁对吗啡依赖大鼠腹侧被盖区(VTA)内酪胺酸羟化酶(TH)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体质量在180~220g雄性SD大鼠30只为研究对象,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动物6只),即单用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Normal组)、其余四组大鼠则先制成吗啡成瘾模型:以5mg/kg/次开始,每天增加5mg,一直增加到第10天50mg·kg^-1·次^-1,每天腹腔注射吗啡2次.第11天开始自然戒断,四组成瘾大鼠随机分成吗啡成瘾后戒断并安君宁治疗12d组(P12E)、吗啡成瘾后戒断并淀粉治疗12d组(P12EC),吗啡成瘾后戒断并安君宁治疗30d组(P30E)、吗啡成瘾后戒断并淀粉治疗30d组(P30EC).安君宁和淀粉均为每天灌胃2次,安君宁剂量为3 g·kg^-1·次^-1,对照组喂等量淀粉.用ABC法测VTA的TH与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测定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OD)值.结果 5组大鼠(Normal、P12EC、P12E、P30EC、P30E组)VTA中TH免疫反应的强度分别为(0.1888±0.045)、(0.4471±0.063)、(0.1834±0.039)、(0.3224±0.044)、(0.1788±0.042),VTA中GFAP免疫反应的强度分别为(0.1538±0.045)、(0.2768±0.056)、(0.1808±0.036)、(0.2512±0.051)、(0.1427±0.034).吗啡成瘾大鼠VTA中TH和GFAP免疫反应的强度持续高于淀粉组(P<0.05),安君宁治疗12d或30d能显著性降低VTA中TH、GFAP免疫反应强度(P<0.05),逐渐接近淀粉对照组.结论 吗啡成瘾能导致大鼠VTA内的一些可塑性的损伤,而安君宁能促进这些损伤的修复,提示其可用于阿片类成瘾的治疗.
谌红献郝伟蔡溢向小军王绪轶
关键词:安君宁吗啡依赖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腹侧被盖区
湖南省怀化地区城乡饮酒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怀化地区居民酒精、烟草使用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定式检查问卷调查湖南怀化地区城市、农村社区中7837人(15~65岁)的酒烟使用情况。结果城市饮酒率(45.9%)高于农村(39.6%),但农村饮酒者的平均每次饮酒量、年平均消耗纯酒精量、饮酒频度、饮酒种类均显著高于或多于城区;城市、农村以及总样本人群年平均消耗纯酒精分别为2.6L,3.8L,3.2L。农村吸烟率(35.9%)高于城市(28.7%),城市吸烟者平均吸烟支数(13.3±8.1)支/d,农村(16.5±6.5)支/d。结论农村地区的饮酒、吸烟问题较城市更为严重。对农村地区的酒精、烟草的知识宣传和烟、酒使用控制上亟待进一步加强。
周旭辉苏中华邓慧琼郝伟
关键词:物质滥用饮酒吸烟流行病学
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易感性差异的内侧前额皮质多巴胺D2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机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通过研究高低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易感性大鼠内侧前额皮质区(mPFC)的多巴胺D1受体(D,R)和多巴胺转运体(DAT)表达差异,以探讨吗啡精神依赖易感性差异的D2R和DAT机制。方法1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30只和对照组30只。建立大鼠吗啡CPP动物模型,根据吗啡处理后CPP值将大鼠分为高、中、低偏爱组。其中高、低偏爱组大鼠进入以下研究。分别于末次注射后3h、72h和第14天各处死高偏爱组、低偏爱组和对照组各8只,利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PFC脑区D:RmRNA和DAT mRNA的表达。结果①高偏爱组、低偏爱组和对照组的CPP预测试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CPP训练后,末次注射后3h、72h和第14天,高偏爱组的CPP值与预测试的差值均高于低偏爱组(P〈0.01)。②mPFC的D2R mRNA灰度值:末次用药后3h、72h和第14天,高偏爱组[(125.43±2.90)-(142.92±3.32)]、低偏爱组[(122.25±2.20)~(136.67±5.39)],两两比较高偏爱组的D2R mRNA灰度值均高于低偏爱组(P〈0.01);③DAT mRNA灰度值:末次注射后3h,高偏爱组灰度值(157.00±3.55)高于低偏爱组(150.69±3.12),差异有显著性(t=7.564,P=0.000);在末次注射后72h,高偏爱组灰度值(145.15±3.69)高于低偏爱组灰度值(138.84±3.99),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末次注射后第14天,高偏爱组、低偏爱组及对照组的mPFC区DATmRNA灰度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PFC的D2R mRNA表达低下可能与吗啡高易感性有关;mPFC的DAT mRNA表达低下可能与吗啡高易感性有关。
叶敏捷王瑛张瑞岭谌红献郝伟李昌琪
关键词: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易感性多巴胺D2受体多巴胺转运体
SD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易感性差异的内侧前额皮质多巴胺D2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机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研究高低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易感性大鼠内侧前额皮质区(mPFC)的多巴胺D2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差异,以探讨吗啡精神依赖易感性差异的多巴胺D2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机制。方法:1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30)和对照组(n=30)。建立大鼠吗啡CPP动物模型,根据吗啡处理后CPP值将大鼠分为高、中、低偏爱组。其中高、低偏爱组大鼠进入以下研究。分别于末次注射后3 h,72 h和第14天处死高偏爱组、低偏爱组和对照组各8只大鼠,利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PFC脑区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recepter,D2R)mRNA和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mRNA的表达。结果:高偏爱组、低偏爱组和对照组的CPP预测试值无统计学差异(P=0.470);CPP训练后,末次注射后3 h、末次注射后72 h和第14天,高偏爱组的CPP值与预测试值的差值均高于低偏爱组(P=0.000)。mPFC的D2RmRNA灰度值:末次用药后3 h,72 h和第14天,高偏爱组(125.43±2.90-142.92±3.32)均高于低偏爱组(122.25±2.20-136.67±5.39)(P=0.000)。DATmRNA灰度值:末次注射后3 h,高偏爱组(157.00±3.55)高于低偏爱组(150.69±3.12)(P=0.000);在末次注射后72 h,高偏爱组(145.15±3.69)高于低偏爱组(138.84±3.99)(P=0.000);在末次注射后第14天,高偏爱组、低偏爱组及对照组的mPFC区DATmRNA灰度值无统计学差异(P=0.458)。结论:mPFC的D2RmRNA和DATmRNA低表达可能与吗啡高易感性有关。
谌红献叶敏捷王瑛张瑞岭郝伟李昌琪
关键词:条件性位置偏爱易感性多巴胺D2受体多巴胺转运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