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3001HT12)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2
相关作者:谭兴强谢志江张勇张键谢永春更多>>
相关机构:攀枝花学院重庆大学西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机械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机器人
  • 5篇PUS
  • 3篇仿真
  • 3篇风洞
  • 3篇并联机构
  • 3篇并联机器
  • 3篇并联机器人
  • 2篇动力学
  • 2篇液压
  • 2篇液压伺服
  • 2篇优化设计
  • 2篇伺服
  • 2篇差分
  • 1篇动力学仿真
  • 1篇动力学性能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虚拟样机
  • 1篇虚拟轴
  • 1篇虚拟轴机床
  • 1篇雅可比

机构

  • 9篇攀枝花学院
  • 6篇重庆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作者

  • 9篇谭兴强
  • 6篇谢志江
  • 2篇张勇
  • 1篇谢永春
  • 1篇贾舒媛
  • 1篇刘川
  • 1篇张键

传媒

  • 3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 1篇液压与气动
  • 1篇机械设计与研...
  • 1篇机床与液压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6_PUS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性能参数优化设计
2013年
为优化一种风洞6_PUS并联支撑机器人的动力学性能参数,采用螺旋理论推导了该机构的力雅可比矩阵和Hessian矩阵,并基于一、二阶影响系数法,在全域工作空间内,对影响6_PUS风洞并联支撑机器人动力学性能指标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对该机器人动平台、球铰位置、拉杆长度、平行梁宽度等参数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从仿真结果来看,6_PUS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性能较差,要使机器人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则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综合优化.通过对这些参数和性能关系之间的全面考虑,最后选定了并联机器人的主要设计参数,使机构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谭兴强贾舒媛谢志江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性能优化设计
6_PUS并联机构奇异判据推导与奇异性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根据6_PUS并联机构的力螺旋平衡方程,采用支链力分解方法推导了该机构的力雅可比矩阵,进而得到其运动雅可比矩阵。由运动雅可比矩阵得到了6_PUS并联机构发生奇异的条件,并以奇异条件为基础归纳了该机构二类奇异的几何特征。为了便于在全工作空间中研究机构的奇异位姿,提出了一种更能反映机构运行需求的奇异域概念,作为研究机构奇异位姿和避免奇异的基础,建立了奇异域的数学表达式。通过仿真研究获得了6_PUS并联机构在全工作空间内2类奇异域的分布,提出了避免机构进入奇异域和发生奇异的方法,为该机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谭兴强谢志江谢永春
关键词:并联机构奇异性雅可比矩阵
基于运动影响系数的并联机器人动力学仿真
2014年
为了优化风洞6_PUS并联支撑机器的动力学设计参数,基于运动影响系数和拉格朗日动力学方法,推导了一种6_PUS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并基于ARMSTRONG摩擦模型,分析了这种高耗散能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通过仿真发现:摩擦功耗是该机构动力的主要部分,且力具有峰值特性,滑块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具有对称性。仿真结果为该并联支撑机器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谭兴强刘川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影响系数法动力学耗散系统
虚拟轴并联机床多柔体运动误差分析
2014年
主要介绍了在Adams中对虚拟轴并联机床进行正逆解仿真分析的方法,在考虑机构柔性的情况下,结合Malab对一种五自由度虚拟轴并联机床的逆解和正解及额定负载下的运动误差进行分析。先用点驱动定义该机构末端的运动轨迹,仿真后测量得到各主动副的位移时间曲线即为逆解曲线。然后通过后处理模块对曲线进行处理,得到主动幅的驱动样条函数,再把该函数施加在五个主动幅上进行仿真,得到的机器末端位姿曲线即为正解轨迹。采用该方法分别对多刚体虚拟轴并联机床的运动轨迹和多柔体虚拟轴并联机床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该虚拟轴并联机床具有刚度大、精度高等优点。
谭兴强张勇谢志江
关键词:虚拟轴机床运动学正解运动学逆解
风洞6_PUS并联支撑机器人运动误差建模与补偿被引量:15
2014年
针对风洞6自由度并联支撑机器人,利用单支链D-H参数方法和摄动法建立了其运动误差模型,编写了误差模型仿真程序。根据风洞实验所需的6种典型运动模式,分析了不同模式下并联支撑机器人输出运动位姿的误差,得到了典型运动模式的误差变化规律。在风洞并联支撑机器人的构件设计和装配过程进行了针对性的误差控制,使设计和制造的并联支撑机器人精度达到了风洞实验的要求,并通过在风洞实验中嵌入与运动误差仿真类似的误差估算程序,再对风洞实验中被试模型的位姿误差进行补偿,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提高了风洞实验数据的精度。
谭兴强张键谢志江
关键词:机器人并联机构风洞误差分析
直升机尾桨风洞实验支撑装置液压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20年
根据风洞对直升机尾桨实验支撑装置的要求及负载特点,设计了尾撑装置俯仰角α和偏航角β的液压伺服系统,建立了与系统相适应的数学模型。基于液压系统原理图和仿真软件AMESim,针对液压伺服系统设计中的响应速度、位置伺服精度、以及油缸入口软管长度和自锁液控单向阀的开启速度对系统的响应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仿真。仿真发现通过正确选用伺服阀的型号规格、PID控制器的参数,并控制油缸入口软管的长度和直径等措施可以使系统的性能满足尾桨支撑装置的要求。
谭兴强
关键词:液压伺服AMESIM仿真
6_PUS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性能参数优化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雅可比矩阵条件数方法在并联机器人全域工作空间内,对影响6_PUS风洞并联支撑机器人性能指标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仿真发现该机器人动平台、球铰位置、拉杆长度、平行梁宽度等参数对其运动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总体上看6_PUS并联机器人的加速度性能要好于速度性能,而要使机器人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则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综合优化。通过对这些参数和性能关系之间的全面考虑,最后选定了并联机器人的主要设计参数,使机构性能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谭兴强张勇谢志江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运动性能优化设计
基于虚拟样机的风洞CTS实验液压移测架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风洞实验对支撑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风阻小、可用于大负载CTS实验的液压式移测架,该移测架的偏航运动和俯仰运动采用阀控缸伺服系统,滚转运动采用阀控马达伺服系统。为了提高风洞CTS捕获轨迹实验的精度,利用Pro/E建立了移测架的三维虚拟样机模型,借助于Adams的机构运动学逆解工具,分析了捕获轨迹实验时阀控缸和阀控马达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期望值。设计了液压系统的集成块,减小了支撑系统对风洞的阻塞。建立了液压系统NN-PID控制的算法,借助Matlab分析了该算法控制时的运动误差,仿真结果证明采用以上方法可以保证CTS移测架的设计精度。
谭兴强王庆化
关键词:运动仿真液压伺服系统
6_PUS并联支撑机器人柔性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介绍了采用Adams联合Ansys研究多体并联机器人柔性动力学问题的详细方法。利用Pro/E的实体建模和Ansys的柔性化处理,建立了6_PUS并联支撑机器人的多柔体系统模型,并借助于Adams动力学仿真得到了6_PUS并联支撑机器人的速度、加速度和力曲线。研究发现6_PUS并联支撑机器人的速度和加速度具有一定的对称性,而力具有明显的峰值大、平均力小,以及效率低的特征。研究结果不但验证了柔性杆的设计能够满足机器人的要求,同时也为这类并联机构的设计和直线电动机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谭兴强谢志江
关键词:并联机构机器人动力学联合仿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