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00013000127)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马大铨张业明徐德明谢才富桑隆康更多>>
相关机构: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麻粒
  • 1篇麻粒岩
  • 1篇PT轨迹
  • 1篇成因及地质意...

机构

  • 2篇宜昌地质矿产...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谢才富
  • 2篇徐德明
  • 2篇张业明
  • 2篇马大铨
  • 1篇付太安
  • 1篇桑隆康

传媒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海南岛中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类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7
2008年
报道了海南岛中新元古代(-1000Ma)花岗质岩类的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分析结果。海南岛中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属于钙碱性系列,具有富硅(SiO2含量为67.78%-75.04%),准铝或弱过铝(A/CNK=0.96-1.08),低Mg^#值(0.24-0.44)及较低Cr(5.82-13.42μg/g)、Ni(2.74-7.23μg/g)含量,强烈亏损Y(2.85-13.70μg/g)和HREE(Yb为0.26-1.22μg/g),以及较高的Sr/Y(23.75-173.38)和La/Yb(32.11-88.12)比值等特点,类似于TTG或低Mg埃达克岩。结合其低的正εNd(t)值特征,可以认为海南岛中新元古代花岗岩类是底侵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源区残留相以石榴子石为主,并可能有少量角闪石,其源岩很可能是古中元古代高钾和低Cr、Ni的斜长角闪岩。海南岛中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形成于格林威尔造山作用晚期,这一结果支持华南统一大陆形成于-1000Ma的观点。
徐德明桑隆康马大铨谢才富张业明付太安
关键词:地球化学
琼中麻粒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对琼中前寒武纪高级变质杂岩中的麻粒岩进行了较系统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并利用不同的矿物温压计估算了麻粒岩形成的温压条件。结果表明,本区麻粒岩形成于高温低压(低p/T)环境,属于典型的低压麻粒岩,其峰期变质温度为824±15℃,压力小于0.5GPa,晚期岩石发生了退变冷却,终止温度为705℃左右,压力与峰期时的压力相近;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具有顺时针的p-T轨迹,早期可能经历了一个缓慢降压升温的过程,峰期之后的退变则表现出近等压冷却(IBC)的特点。结合岩石变形作用较弱的特点及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认为琼中低压麻粒岩形成于陆缘拉张环境,其可能的机制是,由于地壳拉伸减薄,导致软流圈减压上隆产生岩浆,上覆地壳岩石(包括已经结晶的岩浆)受到下部岩浆热源的影响而发生进变质,随后受拉伸扰动的地热梯度向正常地热梯度恢复,从而形成具有降压升温过程和IBC过程的顺时针p-T轨迹。
徐德明马大铨张业明谢才富
关键词:PT轨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