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3037)

作品数:2 被引量:44H指数:2
相关作者:黄士鹏汪泽成冯子齐江青春苏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盆地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油源
  • 1篇油源分析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丰度
  • 1篇原油地球化学
  • 1篇原油地球化学...
  • 1篇源岩
  • 1篇中二叠世
  • 1篇四川盆地
  • 1篇塔里木盆地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栖霞组
  • 1篇轻烃
  • 1篇乌什凹陷
  • 1篇茅口组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2篇黄士鹏
  • 1篇李启明
  • 1篇肖中尧
  • 1篇冯庆付
  • 1篇苏旺
  • 1篇江青春
  • 1篇陶小晚
  • 1篇冯子齐
  • 1篇汪泽成
  • 1篇李明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乌参1井、神木1井和神木2井的相继突破,揭示了该区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通过饱和烃和轻烃气相色谱对乌什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与塔里木盆地典型的陆相原油和湖(海)相原油进行了对比。神木2井和乌参1井原油Pr/Ph值分别为2.35和3.53,表现出典型的煤成烃特征。乌什凹陷原油具有相对较高的芳烃(苯和甲苯)、甲基环己烷和环己烷含量,而环戊烷和无环烃类相对含量较低,说明陆源有机质贡献较大。乌什凹陷原油庚烷指数介于25.0%~27.6%之间,异庚烷指数介于2.5%~2.7%之间,处在高成熟早期阶段。乌什凹陷原油未经历水洗和生物降解作用,但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蒸发分馏作用,导致轻烃组分中芳烃含量增加,而正构烷烃含量减少。通过OCSD—C7轻烃星状图和C7轻烃系统三角图分析,乌什凹陷原油和迪那2气田凝析油同属于陆相原油,来源于腐殖型有机质,和克拉苏构造带及塔中1气田来源于腐泥型有机质的湖(海)相原油存在明显差别。综合上述分析,乌什凹陷原油主要为来自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的煤成油。
龚德瑜李明李启明肖中尧陶小晚黄士鹏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油源分析轻烃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与茅口组烃源岩的差异性被引量:32
2016年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都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目前对这2套烃源岩的横向和纵向分布特征还鲜有报道。为此,通过对17口井111块栖霞组和茅口组岩心样品实测总有机碳含量(TOC)的标定,运用分段平均值法,建立了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与烃源岩TOC的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对全盆地117口井的上述2套烃源岩TOC进行了测井评价。结果表明:(1)横向上,栖霞组和茅口组烃源岩在全盆地均有分布,发育以川东地区为最好;(2)茅口组烃源岩在平面厚度、有机碳含量及生气强度等方面均优于栖霞组,前者厚度介于30~220 m,TOC介于0.5%~3.0%,为中等—好烃源岩,而后者厚度介于10~70 m,TOC介于0.5%~2.0%,为差—中等烃源岩;(3)纵向上,栖霞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栖一段,茅口组烃源岩主要发育于茅一段和茅二c层。结论认为:(1)栖霞组生气强度很低,绝大部分地区小于10×10~8 m^3/km^2;(2)而茅口组生气强度则明显较高,为10×10~8~60×10~8 m^3/km^2且大部分区域都大于20×10~8 m^3/km^2;(3)后者具备形成大型气田的物质基础。
黄士鹏江青春汪泽成苏旺冯庆付冯子齐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二叠世栖霞组茅口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