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0C0353)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宇峙周科峰柳群义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长沙)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岩体
  • 1篇岩体强度
  • 1篇顺层边坡
  • 1篇破坏模式
  • 1篇注浆
  • 1篇注浆加固
  • 1篇力学特征
  • 1篇结构面
  • 1篇各向异性
  • 1篇边坡
  • 1篇层状岩体

机构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篇周科峰
  • 2篇李宇峙
  • 1篇柳群义

传媒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层状岩体强度结构面特征的数值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运用FLAC3D软件建立层状岩体试件模型,分析单轴压缩情况下的破坏模式和强度各向异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结构面倾角β的增大,试件抗压强度σc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结构面倾角为20°~30°和80°~90°时,试件抗压强度对β的灵敏度最大;当β为30°~70°时,σc变化不大;当结构面内摩擦角φj〈β〈90°时,数值计算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差别较小;当β≤φj或β=90°时,两者差别较大,数值计算结果明显小于理论计算结果;数值模拟结果能够反映出β≤φj和β=90°对应的岩体抗压强度存在一定差别,与实际情况相符。
周科峰李宇峙柳群义
关键词:层状岩体破坏模式岩体强度各向异性
注浆加固对顺层边坡力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建立顺层边坡的计算模型,分析注浆加固前后岩土体应力、变形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当坡体结构面注浆后,边坡中的位移和应力云图变得较均匀,在边坡中无明显的位移或者应力突变现象,有利于边坡的稳定,但是,由于注浆加固区域的有限性,导致边坡的整体位移仍较大;计算观察点动态位移能够表征注浆加固前后边坡各部位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响应,以及潜在滑移面剪出口位置;通过注浆加固后,边坡的拉剪塑性区明显减少,注浆能够较好改善岩体自身性能,提高其承担拉伸和剪切应力的能力。
周科峰李宇峙
关键词:边坡结构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