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1A11)

作品数:9 被引量:80H指数:5
相关作者:王拥军刘改芬潘岳松王伊龙赵性泉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卒中
  • 2篇血管
  • 2篇预后
  • 2篇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异常
  • 1篇代谢障碍
  • 1篇单独居住
  • 1篇胆固醇
  • 1篇灯盏
  • 1篇灯盏细辛
  • 1篇灯盏细辛注射...
  • 1篇动脉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脑重大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铁路局
  • 1篇加拿大多伦多...
  • 1篇北京市普仁医...

作者

  • 6篇王拥军
  • 4篇刘改芬
  • 3篇潘岳松
  • 3篇赵性泉
  • 3篇董可辉
  • 3篇王春雪
  • 3篇王伊龙
  • 2篇张润华
  • 2篇曲辉
  • 2篇宋彦丽
  • 1篇贾茜
  • 1篇刘改芬
  • 1篇张玉梅
  • 1篇李子孝
  • 1篇陈盼
  • 1篇孙海欣
  • 1篇姜义
  • 1篇郑华光
  • 1篇宋田
  • 1篇张长青

传媒

  • 3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09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心脏病史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心脏病史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研究中选取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人口统计学信息、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等基本资料。将患者自我报告有心房颤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中至少一种病史者定义为有心脏病史,无其中任何一项病史则定义为无心脏病史。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估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损害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脏病史与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 098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2 249例(20.3%)患者有心脏病史。有心脏病史患者NIHSS评分为0~3、4~7、8~14、15~21和≥22分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9.9%、25.9%、23.1%、11.8%和9.3%,无心脏病史患者NIHSS评分0~3、4~7、8~14、15~21和≥22分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0.8%、30.2%、18.7%、6.2%和4.1%,两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心脏病史可能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重度神经功能损害(NIHSS≥8分)相关(OR=1.72,95%CI:1.54~1.92)。亚组分析显示,女性有心脏病史患者在入院时NIHSS≥8分的风险性(OR=2.19,95%CI:1.87~2.57)较男性更高(OR=1.39,95%CI:1.19~1.61)。结论:心脏病史与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相关,心脏病史可能与发生重度神经功能损害相关。积极开展心脏病的防治将有益于降低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
赵博特张贵涛王晓宇王拥军刘改芬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心脏病
应用ASPECTS评价影响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CT灌注的相关因素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影响头颅CT灌注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5例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3月1日在天坛医院行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的脑血管病患者,使用Alberta Stroke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量表对手术前后头颅CT灌注的最大峰值时间(TTP)情况进行评分,并对可能影响支架置入术前后CT灌注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5名入选者术前TTP与对侧比均明显延长,术后所有患者TTP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TTP术前ASPECTS评分为(2.32±1.31)分,术后ASPECT评分为(8.28±1.65)分,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术前ASPECTS评分与大脑中动脉的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5.78)。对可能影响支架置入术前后CT灌注改善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只有是否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亚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33),术前罪犯血管狭窄率与CT灌注ASPECT评分改善程度正相关(r=1.137,P=0.001)。结论:TTP是评价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效果的一种敏感方法,使用ASPECT量表可以对手术前后的头颅TTP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对于狭窄严重或缺乏良好侧支循环的患者支架治疗的获益可能更大。
曲辉张长青董可辉
关键词:脑动脉疾病CT灌注达峰时间
脑卒中与糖代谢异常被引量:1
2008年
贾茜郑华光王春雪王拥军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葡萄糖代谢障碍预后
北京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基线和住院治疗的比较——来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和加拿大卒中登记研究的结果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旨在比较中国北京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住院患者的基线特征、卒中治疗和住院结局的差异。 方法中国国家卒中登记于2007年9月~2008年8月在北京地区的11个研究中心连续收集了1775例急性卒中及TIA患者。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数据来源于2007年4月~2008年3月安大略省的11个卒中中心的3551例卒中及TIA患者。本研究对北京地区患者的基线特征、卒中治疗和住院结局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与加拿大卒中登记研究中安大略省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①基线信息:北京地区的患者较安大略省的患者年轻(64.5±12.9 vs 70.2±15.3,P<0.001),并且男性较多(64.8% vs 51.6%,P<0.001);既往史有吸烟、饮酒、卒中、高血压的比例北京地区均高于安大略省(P均<0.001),而既往史有TIA、高脂血症、心房颤动的人数安大略省高于北京地区(P均<0.001)。②院前信息:与安大略省的患者相比,北京地区的患者使用救护车到达急诊的比率较低(33.5% vs 78.4%,P<0.001),并且2.5 h内到达急诊的比例较低(21.0% vs 42.4%,P<0.001)。③治疗情况:北京地区的患者中,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比例低于安大略省(93.9% vs 99.2%,P<0.001),并且进入卒中单元治疗的比例较低(23% vs 64.7%,P<0.001)。在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中,北京地区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比例较低(8.1% vs 17.4%,P<0.001),然而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中,给与抗凝治疗的比例两者无明显的差异(75.9% vs 75.5%,P=0.945)。北京地区和安大略省地区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给予抗栓治疗的比例相近(77.0% vs 77.9%,P=0.544)。④结局事件:与安大略省地区相比,北京地区患者住院期间新发卒中的比例较低(3.4% vs 5.1%,P<0.001),然而住院期间肺炎的发生率较高(12.5% vs 7.6%,P<0.001)。北�
刘改芬房继明宋彦丽潘岳松张润华王伊龙赵性泉王春雪Frank L.SilverMoira K.Kapral王拥军
关键词:卒中卒中治疗
中国急性脑梗死院前延误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分析我国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前延误的影响因素。方法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于200侔9月到2008年8月连续收集来自全国各地152家二级和三级医院的急性卒中住院患者。本研究利用该数据库中的患者信息,以发病至到院时间大于3h为院前延误,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院前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对来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的105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院前延误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发现仅有21.58%的患者(n=2267)在发病5h内到达医院。导致院前延误时间缩短的因素有:老龄[调整后的比值比(odds ratio,OR)0.99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 nterval,CI)0.988~0.9971、使用急救车到达医院(调整后的OR 0.540,95%C/0.500~0.584)、饮酒史(调整后的DR0.895,95%C/0.802~0.99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调整后的OR0.786,95%C/0.684~0.905)、心房颤动病史(调整后的OR0.555,95%引0.452.~0.635)、首发症状为意识障碍(调整后的OR0.660,95%010.561~0.776)。导致院前延误时间延长的因素:单独居住(调整后的OR1.760,95%纠1.507~2.571)、自费医疗(调整后的OR1.255,95%C/1.081~1.411)、睡醒时发现症状(调整后的OR1.678,95%C/1.489~1.891)、发病前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2分(调整后的OR1.445,95%C/1.207-1.750)、高血压病史(调整后的OR1.114,95%C/1.004-1.2-38)、糖尿病病史(调整后的0R 1.141,95%C/1.006~1.295)、首发症状为失语(调整后的DR1.580,95%C/1.259~1.556)、首发症状为视野缺损(调整后的OR1.458,95%d1.056~2.051)。结论我国脑梗死患者的院前延误现象比较严重,提高公众对卒中的认识,加强院前急救系统的�
宋彦丽刘改芬王艳云潘岳松张润华王伊龙赵性泉李子孝王春雪王拥军
关键词:脑梗死急救系统单独居住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灯盏细辛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在保证脑梗死基本治疗基础上,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15d采用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进行评分,并将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结果显示用药后2组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评分、中医中风疗效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对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李娜姜义孙海欣陈盼张玉梅董可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灯盏细辛疗效
93例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CVT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及起病方式、危险因素、首发症状、腰椎穿刺结果、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等,并比较急性起病及慢性病程患者在危险因素及首发症状方面的不同。结果93例CVT患者中,急性起病者(1周之内)45例,慢性病程逐渐加重者48例。两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血液系统异常,除此之外,急性起病者危险因素构成为围产期、口服避孕药、病毒感染、大量失水,慢性病程者为中耳乳突炎、恶性肿瘤等。两组均以高颅压为首发症状,但慢性病程者较少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全脑受损的表现。37例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力升高、正常、低于正常者分别占70.5%(26/37),24.3%(9/37),5.4%(2/37)。影像学方面,CT、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阳性率分别为44.1%(41/93),92.9%(79/85),96.9%(31/32)。所有患者一经诊断,均给予常规治疗,共有15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其中14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有8例在术后6个月复查DSA,提示闭塞的静脉窦部分或完全再通。结论急慢性CVT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首发症状存在区别,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只有依据症状、腰椎穿刺检查结果、影像学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够避免漏诊或误诊。疾病早期应尽快行MRV或DSA检查以明确诊断,情况允许可给予介入治疗,可望获得良好预后。
宋田曲辉董可辉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年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 分析低HDL-C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前瞻性、多中心的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中符合标准的住院患者8876例为研究对象,男性5555例,女性3321例.将HDL-C<0.9 mmol/L的1440例患者作为低HDL-C,HDL-C≥0.9 mmol/L的7436例患者作为正常HDL-C.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低水平HDL-C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预后的影响.结果 8867例患者中低HDL-C发生率16.2%.低HDL-C与正常HDL-C患者基线血压、LDL-C和T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性低HDL-C患者1年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HDLC患者(27.9% vs 24.1%,P<0.05).低HDL-C是男性脑卒中1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89,95%CI:1.068~1.555,P=0.008).基线LDL-C<2.59 mmol/L患者中,低HDL-C水平仍是男性脑卒中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28,95%CI:1.162~2.010,P=0.002).结论 低HDL-C是男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1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独立于基线LDLC水平.LDL-C水平越低,升高HDL-C的临床获益越大.
钱怡宁王拥军刘改芬潘岳松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卒中血脂异常预后
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及其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被引量:11
2017年
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成人致残的首位病因,其高复发、高致残的主要原因是适宜干预人群不清、高危预警策略不明、循证治疗手段贫乏、个体化诊疗技术欠缺等。王拥军教授团队在开展大样本量社区人群调查和住院队列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我国脑血管病防治的适宜且需重点干预人群,并以此为突破口提出了"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概念,建立了高危风险预警体系,开创了优化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新技术,使高危患者90 d复发风险在不增加出血的前提下降低32%。成果改写了国际、国内指南,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已累计减少74万例脑血管病复发病例,累计降低医疗花费150亿人民币。
王伊龙赵性泉王拥军
关键词:脑血管病预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