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JGLX12-001)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汪霞钱小龙蔡军刘学东陆玲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通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博士生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培养
  • 1篇学习共同体
  • 1篇研究生培养
  • 1篇群化
  • 1篇教育
  • 1篇课程
  • 1篇课程标准
  • 1篇跨学科
  • 1篇跨学科培养
  • 1篇集群
  • 1篇集群化
  • 1篇教师
  • 1篇教师教育
  • 1篇共同体
  • 1篇博士生培养
  • 1篇博士研究生
  • 1篇博士研究生培...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江苏第二师范...

作者

  • 2篇汪霞
  • 1篇钱小龙
  • 1篇陆玲
  • 1篇蔡军
  • 1篇刘学东

传媒

  • 1篇全球教育展望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研究生教育研...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哈佛大学博士生中期考核特点与启示被引量:5
2015年
哈佛大学的历史专业、数学专业、地球和行星专业在博士生中期考核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哈佛大学的博士生中期考核制度对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国外大学的博士生中期考核制度相比,我国的博士生中期考核制度急需完善,只有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合理吸取国外博士生中期考核的有益经验,才能建立高效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蔡军汪霞
关键词:博士生
集群化与跨学科: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德国博士研究生实施集群化的培养模式。柏林自由大学达勒姆研究院通过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跨学科组织,开展博士生培养和科研工作。在跨学科的科研组织中,科学的战略规划和创新的组织文化体现出"学习共同体"的特质,展现出融合多元文化、汇聚各家思想、讲求科研效率的教育特色。严格的博士生培养和科研项目审查机制为高效公正地开展研究提供了平台。这种新的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博士生教育改革与跨学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陆玲刘学东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博士生培养跨学科培养学习共同体
澳大利亚教师教育及其课程标准的改革被引量:17
2012年
澳大利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进行持续的改革,从最初的入职教师能力框架到首次建立全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再到大体形成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制度,并经过多次修订于2010年颁发了完整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从而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师教育认证机制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最新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以其更加明确具体的标准结构和内容、充分体现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和持续性的评价方式、从以过程为导向转为以结果为导向的认证要求,体现了澳大利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更加开放灵活的发展理念,反映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和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改革的鲜明特色。
汪霞钱小龙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