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99C21)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袁森王武孝马红萍夏明许时惠英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篇内氧化
  • 2篇复合材料
  • 2篇AL
  • 2篇复合材
  • 1篇氧化铝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制体
  • 1篇铜基
  • 1篇铜铝合金
  • 1篇内氧化法
  • 1篇气孔率
  • 1篇热爆
  • 1篇显微硬度
  • 1篇相组织
  • 1篇粒度
  • 1篇铝合金
  • 1篇金相
  • 1篇金相组织
  • 1篇颗粒粒度
  • 1篇合金

机构

  • 5篇西安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王武孝
  • 5篇袁森
  • 2篇夏明许
  • 2篇马红萍
  • 2篇时惠英
  • 1篇张卫华

传媒

  • 1篇铸造技术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工艺因素对内氧化生成Al_2O_3/Cu表面复合材料厚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00年
在真空条件下 ,采用CuO作氧化剂 ,在一定温度下使Cu -Al合金内氧化 ,获得Al2 O3/Cu表面复合材料 ;分析了保温时间、保温温度及Cu -Al合金的含Al量对形成复合层厚度的影响。
王武孝袁森时惠英
关键词:内氧化复合材料复合层铜基
预制体气孔率测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2
2002年
对 Al2 O3颗粒预制体的气孔率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颗粒粒度与压制压力对气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可采用煤油浸渗法来测定颗粒预制体的气孔率 。
马红萍袁森王武孝夏明许
关键词:气孔率颗粒粒度
内氧化工艺对Al_2O_3/Cu复合材料中Al_2O_3颗粒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采用压块加入法和分别加入法两种内氧化工艺 ,将 Cu O和 Al粉末加入到 Ar气保护的铜液中制备 Al2 O3/ Cu复合材料 ,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 X射线衍射仪上观察分析了Al2 O3颗粒的数量、分布及材料的相组成。结果表明 ,压块加入法生成的 Al2 O3颗粒呈枝晶状分布 ,最佳保温时间为 30~ 45 min;分别加入法生成的 Al2 O3颗粒呈弥散状分布 ,最佳保温时间为 45~ 6 0
王武孝袁森时惠英马红萍夏明许
关键词:内氧化AL2O3/CU复合材料
CuO-Al-Cu粉末压坯中CuO和Al的反应机理被引量:5
2000年
对CuO Al粉末预制块在不同温度下反应 ,测试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其反应后的试样进行物相分析 ,得出产生热爆的反应温度及不同温度下的反应产物。结果表明 ,CuO Al体系化学反应存在 3个不同温度区域 ,即稳定区、反应不完全区和反应完全区。反应完全区易出现热爆现象。
王武孝袁森
关键词:热爆
影响内氧化生成Al_2O_3/Cu表面复合层厚度及组织的因素被引量:9
2001年
采用真空条件 ,用 Cu O作氧化剂 ,在一定的温度下使 Cu- Al合金内氧化 ,获得 Al2 O3/Cu表面复合材料。金相分析发现 ,在较低温度下内氧化 ,表面复合层中 Al2 O3颗粒晶界处多于晶内 ;在较高温度下内氧化 ,复合层中Al2 O3颗粒呈弥散状分布 ;表面复合层厚度随 Al含量的增加而减薄 ,显微硬度随
王武孝袁森张卫华
关键词:内氧化法金相组织显微硬度氧化铝铜铝合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