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2008zx08011-001)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陈杰王宇华红霞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稻
  • 1篇稻田
  • 1篇吸虫
  • 1篇胁迫
  • 1篇节肢动物
  • 1篇旱胁迫
  • 1篇干旱
  • 1篇干旱胁迫

机构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作者

  • 1篇华红霞
  • 1篇王宇
  • 1篇陈杰

传媒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取样方式在稻田节肢动物采集中的效率评估被引量:7
2016年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每年都会因虫害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为了挽回害虫造成的损失,必须对害虫进行防治。田间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是评价害虫防治效果的重要依据,取样方式对节肢动物群落调查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另外,对转基因作物对稻田生物多样性安全性进行评价时,取样方式对多样性评价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吸虫器法、盆拍法和马氏网诱集法3种取样方式进行稻田节肢动物调查,并评估不同取样方式的采集效率。得到的结果有:1.采集到的节肢动物物种数:马氏网诱集法>吸虫器法>盆拍法;2.采集的节肢动物数量:盆拍法>吸虫器法>马氏网诱集法;3.吸虫器取样法在调查叶蝉科、秆蝇科、茧蜂科、姬蜂科、金小蜂科、缘腹细蜂科、蕈蚋科时,取样效率较高;4.盆拍取样法在调查叶蝉科、瘿蚊科、微蛛亚科、跳蛛科、狼蛛科、猫蛛科、弹尾虫目、飞虱科时,取样效率较高;5.马氏网诱集法在调查缟蝇科和毛蠓科时取样效率较高。马氏网诱集法善于采集具有飞行能力的节肢动物;吸虫器法对不同习性的节肢动物采集效果均较高;盆拍法适合采集活动于水稻基部的节肢动物。
王宇陈杰肖敦皇马富岗华红霞
关键词:水稻节肢动物
利用CRISPR/Cas9技术研究miR171a及靶基因功能
miRNA是一段长约22 nt的RNA小分子,它可以影响植物多种生理生化功能。STTM技术是研究miRNA功能的方法之一,它虽然可以阻止miRNA的活性,但无法在基因水平对其进行编辑,进而研究单个miRNA的功能。CRI...
黄格格
关键词:干旱胁迫水稻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