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KJ289)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郭伟韩福生彭浩金功圣承泽龙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切缘
  • 1篇黏膜
  • 1篇分子
  • 1篇分子病
  • 1篇分子病理
  • 1篇分子病理学
  • 1篇分子切缘
  • 1篇癌旁
  • 1篇癌旁黏膜
  • 1篇P21蛋白
  • 1篇病理
  • 1篇病理学
  • 1篇肠癌

机构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1篇李洪涛
  • 1篇承泽龙
  • 1篇金功圣
  • 1篇彭浩
  • 1篇韩福生
  • 1篇郭伟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直肠癌的组织病理学切缘和分子病理学切缘比较研究
2010年
目的从分子病理学水平探讨直肠癌的“分子切缘”。方法37例Mileg术后标本,分别采集癌组织、肿瘤下缘0~1、1~2、2~3、3~4cm的癌旁肠壁组织。进行常规染色和免疫组化P21蛋白检测。结果37例有15例(40.5%)镜下远端肠壁有癌细胞浸润;癌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者20例(54.1%),癌旁黏膜表达者8例(21.6%);二者的范围均≤2cm。远端肠壁浸润与原发肿瘤的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等病理学因素有关(χ^2值分别为7.6359、5.0290,P均〈0.05),而与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χ^2=2.4754,P〉0.05)。远端癌旁黏膜镜下浸润与P21蛋白表达差别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直肠癌的“分子切缘”是2cm以内,因此保肛术中远端切缘至少达2cm是安全、合理的。P21蛋白的表达阳性的癌旁黏膜可能存在癌前病变,手术切除有利预后。
金功圣韩福生彭浩承泽龙郭伟李洪涛
关键词:直肠癌P21蛋白癌旁黏膜分子切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