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411019)

作品数:85 被引量:1,552H指数:23
相关作者:何兴元陈玮徐文铎付士磊赵天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27篇生物学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沈阳城市森林
  • 12篇树种
  • 11篇银杏
  • 11篇油松
  • 11篇抗氧化
  • 11篇城市
  • 10篇光合作用
  • 9篇活性
  • 7篇氧化酶
  • 7篇生理生态
  • 7篇胁迫
  • 7篇抗氧化酶
  • 7篇臭氧
  • 6篇酶活性
  • 6篇光合特性
  • 5篇对植
  • 5篇氧化酶活性
  • 5篇幼苗
  • 5篇气候
  • 5篇绿地

机构

  • 73篇中国科学院
  • 33篇沈阳农业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沈阳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3篇辽宁大学
  • 2篇吉林省气象局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2篇沈阳理工大学
  • 2篇沈阳市运河风...
  • 2篇沈阳市城市建...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大学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新乡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木兰围场国有...

作者

  • 69篇何兴元
  • 46篇陈玮
  • 18篇徐文铎
  • 13篇付士磊
  • 11篇赵天宏
  • 10篇刘常富
  • 9篇王美玉
  • 8篇李雪梅
  • 7篇赵桂玲
  • 6篇张巍巍
  • 6篇史奕
  • 6篇王兰兰
  • 6篇张利红
  • 6篇宋力
  • 5篇李德文
  • 5篇陈振举
  • 5篇陈强
  • 5篇唐玲
  • 5篇郭丹
  • 5篇闻华

传媒

  • 20篇生态学杂志
  • 17篇应用生态学报
  • 6篇辽宁工程技术...
  • 5篇辽宁林业科技
  • 4篇生态学报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西北林学院学...
  • 3篇生态环境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0
  • 18篇2009
  • 15篇2008
  • 13篇2007
  • 28篇2006
  • 5篇2005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Quickbird卫星影像的沈阳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的空间幅度效应被引量:13
2008年
基于2006年Quickbird卫星影像数据解译的沈阳城市绿地分布图,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结合梯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沈阳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并探讨了其幅度效应。结果表明:绿地的空间格局可以应用梯度分析与景观指数来定量。不同的绿地类型沿景观格局梯度确实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不同景观指数沿样带的表现也有差异。斑块密度和景观形状指数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而最大斑块指数,斑块类型百分比,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聚集度指数则不明显。为了研究绿地景观的幅度效应,尝试了不同的窗口大小,5km的幅度是比较合理的尺度,能够通过景观指标的变化反映城市绿地空间格局。
唐玲谭丽何兴元李小玉陈玮张国友
关键词:梯度分析QUICKBIRD影像城市绿地
基于RS与GIS的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被引量:20
2009年
在RS和GIS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助各种遥感影像,采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定量分析,研究了1992—2006年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的演变过程中,政策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992—2001年间,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加大;2001—2006年间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发生了相对较大的转变,破碎化程度得到缓解。5种城市森林景观类型中,生态公益林的变化最为合理,风景游憩林、生产经营林居中,附属林和道路林的变化最不合理。
刘常富孙冉李小马何兴元陈玮
高浓度臭氧下银杏凋落叶的分解特征
2021年
为探究高浓度臭氧对凋落叶分解的影响,采用开顶箱(OTCs)模拟和凋落物网袋分解法,以经一个生长季自然条件(约40 nmol·mol^(-1))和高浓度臭氧条件(160 nmol·mol^(-1))熏蒸形成的10年生银杏凋落叶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浓度臭氧(对照约40 nmol·mol^(-1)和高浓度160 nmol·mol^(-1))对这两种银杏凋落叶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影响的研究。实验包括4个处理:经自然条件形成的银杏凋落叶在自然条件下分解(AA);经自然条件形成的银杏凋落叶在高浓度O_(3)条件下分解(AE);经高浓度O_(3)熏蒸形成的银杏凋落叶在自然条件下分解(EA);经高浓度O_(3)熏蒸形成的银杏凋落叶在高浓度O_(3)条件下分解(EE)。结果表明:相比于自然条件下形成的银杏凋落叶,经高浓度O_(3)熏蒸形成的银杏凋落叶中K、Mg、P、Ca、Mn、缩合单宁、木质素及总酚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而N含量则增加了15.87%(P<0.01)。分解第195天,与AA组相比,AE组减缓了凋落叶木质素的分解(P<0.05),促进了C、N元素的释放,特别是经高浓度O_(3)熏蒸银杏的凋落叶(P<0.05)。AA组和AE组木质素剩余率分别为25.22%和29.89%,C元素剩余率分别为41.29%和36.61%,N元素剩余率分别为75.68%和70.17%。研究表明,高浓度臭氧通过改变凋落叶分解过程可间接影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树种的C、N循环。
王楠王义婧平琴徐胜李岩李岩李岩
关键词:银杏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养分释放
基于QuickBird和GIS的沈阳市城市景观格局被引量:11
2008年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QuickBird和GIS研究沈阳市三环内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属性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农村和城市景观并存,斑块数量集中在城市中,在建街区无论是面积还是斑块数量均占有可观的比重,说明城市处于快速扩张时期;(2)研究区域可以划分成以市中心为圆心2km为半径间隔的5个同心圆,各地类的重心近似分布于圆上,由内而外的顺序是道路<老式居住<公共绿地及广场=公共设施=铁路<工业用地=在建用地=水体<农村各地类=防护林。居住用地距离市中心距离的规律为高层≤多层老式≤混合≤多层≤别墅;(3)道路面积>防护林面积,但是防护林植被>道路植被,防护林能够有效提高交通及附属用地的绿化率;(4)农村面积<城市面积,阴影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农村植被>城市植被,农田的高绿化率对研究区域的绿化率影响很大;城市4类主要用地中,居住区的绿化率(23.3%)<工业用地(28.92%)<公共设施用地(32.32%)<公共绿地及广场(73.83%);居住用地阴影率(26.22%)>公共绿地及广场(16.33%)>公共设施用地(13.41%)>工业用地(8.73%);(5)就居住用地而言,多层老式居住用地的绿化率(19.76%)>高层新式居住用地(10.31%),而小于其余7类居住用地。高度类型相同的情况下绿化率均是花园式>片块式,阴影率差异不大;花园式4类间,绿化率顺序是高层<混合<多层<别墅,阴影率顺序恰好相反;片块式4类间,绿化率顺序是高层<多层<混合<别墅,阴影率顺序恰好相反。
胡健波李小玉陈玮何兴元
关键词: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景观
臭氧浓度升高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臭氧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大气中臭氧浓度不断增加。高浓度臭氧对植物有高度毒性,能够给植物带来可见的叶片伤害,体内活性氧水平上升,同时也能刺激植物体内抗氧化系统的活性。目前高浓度臭氧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已经成为植物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高浓度臭氧对植物的毒害机理、植物对于高浓度臭氧伤害的抵御反应、以及在高浓度臭氧与CO2复合作用对植物影响的相关报道,以期改善人们对臭氧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理解。
阮亚男何兴元陈玮徐胜孙雨
关键词:活性氧抗氧化系统
沈阳东陵区油松栎林群落数量特征的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该文以沈阳市东陵区油松栎林群落为对象,分析了群落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油松栎林群落共有种子植物161种,分属49科121属,区系组成丰富.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上,种的分布类型以温带性质居多,共143种,占总种数的88.82%,表明了群落植物区系组成的温带亲缘关系.在群落结构上,油松栎林群落以地面芽植物最多,占36.02%.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利用Ievins和MacArthus指数测算了群落10个木本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以榆树、山里红、油松和卫矛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519 3、0.491 6、0.481 7和0.459 4.油松与其他树种种间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它在群落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稠李同其他树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小,形成了局部小生境地段的优势种;种间联结性以山里红与黄菠萝呈显著正关联外,其他种对联结性都较低.
陈玮徐文铎
关键词:群落特征区系成分生态位种间联结
对流层臭氧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O3浓度升高对植物形态特征、产量和生物量、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特性等生理、生化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O3可以造成植物叶片可见伤害,引起植物生物量减少,影响气孔导度,抑制光合作用,增加质膜透性,引起膜脂过氧化,减弱植物的抗氧化能力。
张巍巍赵天宏王美玉
关键词:臭氧浓度升高植物生理生态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被引量:9
2008年
以Tenax-TA、Carboxen 1000和Carbosieve SⅢ为采样管填充料,将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吸附于采样管内,样品通过二次热解吸仪解吸后,随载气进入气相色谱仪,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建立了利用二次热解吸仪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载气N2流速为30 mL/min,60℃下吹扫吸附管2 min,然后在250℃下解吸吸附管5 min,冷却1 min后,在275℃下解吸聚焦管3 min,样品经传输线进入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载气N2压力为190 kPa,FID检测器温度280℃;进样口温度225℃;初始柱温40℃,停留5 min,以2℃/min升温至120℃,保留1 min,然后以20℃/min升温至200℃,保留10 min。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检出限均低于9×10-9g/L;解吸效率大于96%,适用于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李德文何兴元史奕
关键词:热解吸气相色谱
紫外辐射对菜豆不同叶位叶片光合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2
2006年
以菜豆为实验材料,用紫外辐射处理,测定植物各叶位叶片的生理活性。结果表明,紫外辐射条件下,叶片的光合、蒸腾速率先升高,随后迅速降低,辐射处理3 h对光合作用的抑制程度随叶位升高而增加;第1叶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随辐射处理略有增加,而第2、3叶的则先升高随后降低;辐射处理使叶绿素含量先降低随后有所增加,但明显增加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紫外辐射处理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随后降低,紫外辐射3 h第1叶POD活性比对照降低26.9%,辐射使第1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略有升高,但明显降低第2、3叶的SOD活性。
李雪梅何兴元张利红王兰兰陈强
关键词:菜豆紫外辐射保护酶
CO_2浓度倍增对城市银杏(Ginkgo biloba)叶片膜脂过氧化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07年
以生长在沈阳市区内的银杏为试材,使用开顶箱模拟法对倍增CO2浓度(700μmolmol-1)和正常空气CO2浓度(≈350μmolmol-1)条件下银杏生长参数,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高浓度CO2对银杏膜脂过氧化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期(60d)内CO2浓度倍增使银杏细胞内O2-.产生速率与H2O2含量减少,而ASA含量与SOD、APX、GR活性升高。与对照相比,大多数测定显示出显著差别。但较长期(70d以上)CO2浓度倍增处理则使试验结果发生逆转,活性氧O2-.产生速率略有升高,SOD、APX、GR活性略有下降,ASA含量仍略高于对照(但与对照相比差异并不显著),长期CO2浓度倍增处理可能使试验结果发生逆转。
阮亚男何兴元陈玮徐胜徐文铎
关键词:CO2倍增银杏膜脂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水平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