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5051)

作品数:11 被引量:128H指数:8
相关作者:李崇银黄勇王颖周文陈创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热带
  • 6篇气旋
  • 6篇热带气旋
  • 3篇ENSO
  • 2篇年代际
  • 2篇年代际变化
  • 2篇气候
  • 2篇模态
  • 2篇环流
  • 2篇ENSO事件
  • 2篇大气环流
  • 1篇对流参数化
  • 1篇对流参数化方...
  • 1篇信度
  • 1篇印度洋偶极子
  • 1篇源地
  • 1篇平流层
  • 1篇气候场
  • 1篇气候学
  • 1篇气象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解放军理工大...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作者

  • 8篇李崇银
  • 6篇黄勇
  • 3篇王颖
  • 2篇陈创买
  • 2篇周文
  • 1篇李琳
  • 1篇林爱兰
  • 1篇袁媛
  • 1篇谭言科
  • 1篇贾小龙
  • 1篇宋彬

传媒

  • 6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海洋预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IOD-ENSO relationship被引量:2
2008年
Using three kinds of over 100-yea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datasets as well as three-dimensional wind data from NCEP/NCAR, this paper documents the 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Indian Ocean Dipole (IOD)-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relationship. During 1948―1969, positive (negative) IOD and warm (cold) ENSO events were mo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But after 1970, they tended to occur in the same year. ENSO would influence the whole life span of IOD, and IOD also affects the developing phase of ENSO. Considering the climatological background SST, low-level winds and also equatorial vertical circulations,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IOD-ENSO relationship may be caused by the enhanced Walker circulation with increased rising motion over the Maritime Continent after 1970. Warmer SST around the Maritime Continent gives rise to anomalous low-level convergence and intensified convection there, which apparently increases the SST linkage between the eastern In-dian Ocean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there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OD and ENSO event.
YUAN YuanLI ChongYin
关键词:海洋气象学ENSO事件
太平洋海气耦合经向模态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关系被引量:14
2009年
分析了太平洋经向模(Pacific Meridional Mode,PMM)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Tropical Cyclones Number,TCN)变化的关系。PMM是太平洋热带海气耦合系统内在固有变化的动力模态,它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活动在年际变化上存在较强的相关(1960—2003年期间年际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63)。分析表明这种关系的产生是由于与PMM有关的许多气候条件都对热带气旋的活动产生影响。而PMM和热带气旋活动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对热带气旋与大尺度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讨论,为构建此问题的非单纯热力或动力框架提供了新思路。
黄勇李崇银王颖
关键词:热带气旋大气环流
西北太平洋生成热带气旋的年代际变化被引量:15
2008年
为了分析热带气旋年代际变化的特征和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利用西北太平洋编号台风资料对1949~2003年55a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不管是频数还是生成位置都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根据热带气旋频数的年代际变化,把研究的55a分成低频时期(LFP)和高频时期(HFP)分别加以考察。结果发现:热带气旋生成的高低频时期海气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HFP的海温、对流、涡散度和切变条件都有利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生成,而LFP则明显存在物理量场的相反异常。这表示HFP的海气环境相比LFP更有利于热带气旋生成,说明了变化的海气条件是引起热带气旋频数和生成位置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
黄勇李崇银王颖
关键词:热带气旋年代际变化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与ENSO事件关系的年代际变化被引量:12
2008年
利用3种百年尺度的海温资料以及来自NCEP/NCAR的大气场资料,本文探讨了热带印度偶极子和太平洋ENSO事件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在1948-1969阶段,正(负)位相的偶极子与暖(冷)ENSO事件表现出较多的相对独立性,但是1970年之后,它们经常同时发生.ENSO影响偶极子事件的整个生命史,而偶极子主要影响ENSO事件的发展阶段.通过分析海温背景场、低层风场以及沿赤道的垂直速度的年代际变化,本文揭示出偶极子与ENSO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可能是1970年以后与增强的Walker环流相伴随的海洋性大陆上空加强的垂直运动所导致的.1970年以后异常增暖的海洋性大陆周围的海水导致了低层风场的异常辐合以及上空对流活动的加强,从而使得热带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之间的海水交融加强,由此,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和太平洋ENSO事件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袁媛李崇银
关键词:热带印度洋偶极子ENSO事件年代际变化
南亚高压在平流层的特征及ENSO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为了搞清南亚高压在平流层的结构特征以及ENSO事件对它的影响,用较长时段的ECMWF再分析资料对南亚高压在平流层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在垂直方向上最高只在平流层的低层存在,系统的最强出现在150 hPa高度附近,50 hPa以上高压及相应的反气旋环流已经消失;高压系统随着高度增加有略向西北方向倾斜的特征。在El Ni?o年和La Ni?a年南亚高压在平流层无论是位势高度场还是流场都有明显不同的异常变化,表明ENSO对南亚高压在平流层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是El Ni?o时对应为较弱的南亚高压,而La Ni?a时对应略微偏强的南亚高压。
李崇银李琳谭言科
关键词:结构特征
气候场的主分量逐步回归预测模型及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提出一种气候场的主分量逐步回归预测模型,该模型将气候场的预测变成对该场主分量的预测。提取对气候场变化有重要影响的500 hPa高度、太平洋及印度洋海温和全球海平面气压等含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因子场的前若干个含高信息量的优质主分量因子。通过相关筛选和双重检验逐步回归,建立气候场的主分量的预测方程,由此就建立气候场与多个因子场之间的联系,但是模型却仍然保持着两个场相关的特点。根据气候场的特征向量的近似不变性,将其与主分量配合进行反算,从而得到气候场的预测。以广东汛期降水预测作为试验例子,计算了它的主分量,分析了它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分类,对2003—2005年的分布作预测并与实测分布作比较及进行误差检测,发现预测效能显著。有关预测的年限、区域范围、要素和因子的物理背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陈创买周文林爱兰
关键词:主分量分析
2006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和源地异常的成因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根据西北太平洋编号台风资料、Hadley中心的SST资料和NCAR/NCEP的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点进行分析,就台风季热带气旋的活动特征和成因进行研究。(1)海表温度的异常引起的沃克环流异常造成了2006年热带气旋频数相对于多年平均偏少。(2)越赤道气流强并且有较好对流匹配的区域易生成热带气旋。较强的对流运动,良好的越赤道气流、环流条件和切变条件的匹配是2006年8月较其它月份生成较多热带气旋的原因。(3)异常东南风环流有利于引导生成的热带气旋以西北路径西行进入我国沿海并登陆。异常西风环流不利于热带气旋向西运动登陆我国。(4)垂直风切变异常太大,不利于气旋生成和发展。
黄勇李崇银王颖
关键词:热带气旋
近百年西北太洋热带气旋频数变化特征与ENSO的关系被引量:24
2008年
本文根据西北太平洋近106年(1899~2004年)热带气旋系列资料,分析了热带气旋年频数多年变化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数既存在明显的短周期的年际变化也存在明显长周期的年代际变化,是一种短周期与长周期相互作用的多时间尺度的变化。年际变化与ENSO有明显关系,ENSO事件的当年9月到次年8月冷事件年相对与暖事件年会有更多的台风生成和登陆。在年代际尺度上,106年的台风活动可以分为几个明显的活跃期和不活跃期,这种年代际的变化可能与海气耦合的经向模态调制有关系。
黄勇李崇银王颖宋彬
关键词:热带气旋ENSO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海表温度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根据西北太平洋56年(1949—2004年)热带气旋系列资料,分析了不同级别的热带气旋频数多年变化的统计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表温度(SST)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主要的变化特征是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不同等级的热带气旋频数变化特征存在差异,但就变化趋势而言随时间减少,均无明显因全球增暖导致的热带气旋增加的现象。对不同海区分别讨论SST对热带气旋的影响,从存在的超前滞后相关发现赤道东太平洋SST负异常会引起更多的热带气旋频数,而且强度越大的热带气旋受到海温的影响越早;更多的热带气旋频数又会引起西北太平洋的SST负异常,热带气旋强度越大产生负异常的周期越短;北太平洋中部的SST与热带气旋的频数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这些关系体现了热带气旋强涡旋风场导致局地海洋上层混合作用和太平洋海气耦合经向模态对热带气旋的影响。
黄勇李崇银王颖
关键词:气候学海表温度
太平洋经向模态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关系
本文分析了太平洋经向模(Pacific Meridional Mode-PMM)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Tropical Cyclones Number-TCN)变化的关系。太平洋经向模(PMM)是太平洋热带海气耦...
黄勇李崇银王颖
关键词:热带气旋大气环流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