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5037159)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纪显吕江林张宗益邱子源陈志英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关于我国货币一体化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06年
- 货币一体化是目前国际金融方面的一个逐渐升温的话题。中国两岸四地的货币一体化不仅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是东亚乃至整个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基础。本文综合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相关论述,试图勾画出这一问题研究发展的轨迹和轮廓,以期对我国货币一体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点线索。最后,本文对国内有关货币一体化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 彭小发刘纪显陈志英
- 关键词:货币一体化成本-收益分析
-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可转换债券VaR测度被引量:3
- 2008年
- 可转换债券是兼具债权和期权的复合衍生金融工具,其价值包括普通债券价值和转股期权价值。由于目前我国的利率未市场化,纯粹债券价值保持稳定,可转换债券价值的波动仅取决于期权价值的波动,而短期内期权价格的变动主要受股票价格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一般的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出可转债对应股票的VaR,然后与基于t分布和TARCH(1,1)-M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法相比较,发现后者的股票VaR模型是合理的;最后根据金融随机过程,计算出转股期权的VaR,进而推算出可转换债券的VaR。
- 邱子源刘纪显
- 关键词:蒙特卡罗模拟T分布VAR可转换债券
- 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及人民币汇率定价的弹性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本文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为逻辑纽带、以粘性价格为理论依据、以购买力平价的微分冲击形式为理论基础,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模型,本文对1992~2002年的人民币粘性均衡汇率进行了定价,并对2003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以定价汇率及其预测为标准,对1992~2003年的人民币汇率偏离与经常性项目的关系,进行了弹性分析。根据模型与实证分析,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
- 刘纪显张宗益
- 关键词:汇率通货膨胀粘性价格
- 人民币名义升值是否“人民币升值”被引量:4
- 2008年
- 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本文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此模型,本文对1992-2000年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定价,对2001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本文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定价汇率的本币升值新度量。以此为基础,本文度量了1993~2000年人民币汇率升贬值过程,并预测了2001年人民币升贬值度量。本文对人民币粘性均衡定价汇率及基于这一定价汇率的人民币升贬值度量进行了弹性分析。最后,本文获得了名义汇率升值并不意味着汇率升值等重要结论。
- 刘纪显吕江林
- 关键词:汇率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