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JZ027)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刘道超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客家
  • 2篇东南
  • 2篇客家人
  • 2篇桂东南
  • 1篇信仰
  • 1篇张弼士
  • 1篇儒释
  • 1篇儒释道
  • 1篇释道
  • 1篇视阈
  • 1篇民间信仰
  • 1篇经商
  • 1篇经商之道
  • 1篇开埠
  • 1篇非物质文化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机构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刘道超

传媒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龙岩学院学报
  • 1篇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张弼士经商之道与“客家人开埠”——以桂中龙头开埠为例
2014年
张弼士个人的经商之道,与桂中龙头客家人开埠创圩,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共同说明: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一业为本、多业发展,诚实经营、艰苦创业,善于学习、增强素质,发挥优势、勇于竞争,内部团结、尊重他族,以诚相待,互利共赢,是客商拓殖发展的重要经验。
刘道超
关键词:张弼士客家
非遗视阈下的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兼论民间信仰之性质及其与儒释道之结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桂东南客家聚居区至今传承的大幡醮仪,发端于汉末,形成于南北朝,完善于唐,盛行于明清,古老而神秘。从"非遗"视角观察,大幡醮仪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显著的社会价值。其中尤其珍贵者,乃仪式之传承者闾山教道公,蕴含着中国传统宗教儒、释、道、巫四教合一的深刻内涵,堪称研究传统宗教之活化石。
刘道超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
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及其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民间大幡醮仪,肇始于汉末,形成于南北朝,完备于唐宋。桂东南客家聚居区至今完整传承,堪称民间信仰之珍贵活化石。大幡醮仪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佛皮、道骨、儒家魂"的结构特征,还表现了国家在民众心中的至尊地位,更在解决民众生老病死各种困厄方面,具有显著功效,并且技艺卓越,值得国内外学者深入探究。
刘道超
关键词:客家
客家人的海洋精神与当代意义探究——以北海客家为中心被引量:4
2015年
客家的"海洋精神",包括:不畏艰难险阻、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敢为人先的精神,超强的适应力,巨大的包容力,无穷的孕育力与创新力,宽阔的胸怀与崇高的精神,以及坚强与坚守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精神,曾经支撑客家族群创造了生存、发展与民族和谐众多方面的奇迹;研究总结并弘扬这一精神,不仅对客家族群本身,乃至于国家的发展,人类和谐共处理想社会的建构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刘道超
关键词:客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