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329)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 相关作者:聂军胜宋友桂季顺川彭文彬昝金波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黄土高原微生物膜类脂物和碳酸盐二元同位素重建古温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黄土高原地区连续的黄土沉积是研究古气候演变的天然档案,如何选取气候环境意义较为明确的代用指标重建古环境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议题。尽管磁化率、粒度、碳酸钙和孢粉等被广泛地用于东亚地区冬夏季风历史的半定量重建,但是,对于该地区更为细致的古温度定量重建工作却少有涉及,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鉴于黄土-古土壤巨大的研究潜力以及古温度定量重建对深入理解古气候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的特殊意义,黄土高原地区古温度研究应给予高度关注。在已发表的黄土高原古温度重建的两种方法(MBT/CBT、二元同位素)基础上,详细介绍MBT/CBT和二元同位素的原理和应用;进而总结该地区晚中新世以来的温度变化历史并讨论生物标志化合物和二元同位素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
- 季顺川彭廷江聂军胜彭文彬
- 关键词:古温度黄土高原
- 用锆石U/Pb测年技术追踪黄土红黏土物源: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 2014年
- 黄土高原的黄土和红黏土沉积序列蕴藏着丰富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为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历史和气候演化机制提供了良好载体。然而,跟古气候信息相比,地学家对于黄土物源的演化历史还存在较大争论。单颗粒锆石U/Pb测年是一种新兴的物源示踪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能提供样品里单颗粒锆石的年代,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物源信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这种方法可能能够帮助解决地学家关于黄土红黏土物源演化历史的争论。比较了锆石U/Pb方法与其他传统示踪方法在构造尺度和轨道尺度上指示的黄土物源的异同,并根据这些结果提出了今后利用锆石U/Pb测年研究黄土物源的重点方向。
- 彭文彬聂军胜宋友桂刘善品季顺川
- 关键词:黄土红黏土
- 中国黄土高原红粘土环境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2年
- 黄土高原地区的红粘土沉积序列蕴含着晚新生代气候变化和高原隆升的信息。最近的研究表明,红粘土与上覆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具有相似的磁学性质,用环境磁学的方法可以成功地提取红粘土中的古环境、古气候信息。文章评述了近年来红粘土环境磁学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进展,对黄土高原红粘土的磁学性质、磁学参数的古环境意义以及红粘土磁化率所记录的米兰科维奇气候周期和东亚夏季风的演化历史等问题进行了回顾和讨论。
- 聂军胜昝金波宋友桂
- 关键词:黄土高原红粘土环境磁学磁化率
- 中国黄土高原红粘土环境磁学研究进展
- <正>中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沉积最为连续、分布面积最为广泛、厚度最大的地区。自从前人的工作[1]成功的将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磁化率曲线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进行对比以来,磁化率已被作为一个东亚夏季风强度的代用指标在黄土高原地...
- 聂军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