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91702)

作品数:68 被引量:1,704H指数:22
相关作者:刘兆普隆小华杨劲松刘玲姚荣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土壤
  • 17篇胁迫
  • 15篇菊芋
  • 13篇幼苗
  • 8篇盐胁迫
  • 7篇盐分
  • 7篇幼苗生长
  • 7篇土壤盐
  • 7篇苗生长
  • 6篇生物碱
  • 6篇土壤盐分
  • 5篇盐渍
  • 5篇叶绿
  • 5篇生物碱含量
  • 5篇水胁迫
  • 5篇碱含量
  • 5篇光合作用
  • 5篇海水胁迫
  • 5篇NACL胁迫
  • 4篇盐渍化

机构

  • 48篇南京农业大学
  • 23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烟...
  • 3篇江苏沿海地区...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江苏省质量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盐城市农业科...

作者

  • 46篇刘兆普
  • 24篇隆小华
  • 22篇杨劲松
  • 20篇刘玲
  • 13篇李洪燕
  • 13篇姚荣江
  • 13篇郑青松
  • 7篇余世鹏
  • 6篇李晓明
  • 6篇杨奇勇
  • 6篇李青
  • 5篇姜超强
  • 5篇黄增荣
  • 5篇刘冲
  • 5篇何新华
  • 5篇赵秀芳
  • 5篇孙磊
  • 4篇陈健妙
  • 4篇王景艳
  • 4篇魏微

传媒

  • 7篇土壤学报
  • 6篇土壤
  • 5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天然产物研究...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生态学报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草业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

  • 10篇2011
  • 30篇2010
  • 16篇2009
  • 11篇2008
  • 1篇2007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不同品种不同产地菊芋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被引量:6
2011年
为建立同时测定大丰地区3个菊芋品种及大庆地区2个菊芋品种叶片绿原酸含量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菊芋叶片中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在检测条件流动相为1%磷酸溶液、乙腈(87∶13)、流速1 mL/min和检测波长327 nm时,绿原酸在0.01~0.1 m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21%,RSD=0.68%;2)大丰地区南芋1号、青芋2号、南芋10号叶片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干重的0.431%、0.040%和0.933%;3)大庆地区南芋1号、南芋9号叶片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干重的1.245%、2.139%。研究结果表明菊芋叶片中绿原酸含量在不同品种不同生态区域间有差异,HPLC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菊芋叶片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张海娟黄增荣隆小华刘玲刘兆普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菊芋绿原酸
南盐油1号油菜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以南盐油1号油菜的下胚轴为外植体,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苗龄、预培养时间、预培养基的激素配比、分化培养基的激素配比及AgNO3浓度等对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6 d苗龄的下胚轴在MS+1.0 mg/L 2,4-D+0.5 mg/L6-BA培养基预培养4 d后,转入分化培养基MS+2.5 mg/L6-BA+0.05 mg/L NAA+8 mg/L AgNO3培养,可以获得较高的芽再生频率。
刘海燕隆小华刘兆普
关键词:油菜激素配比下胚轴
转AtNHX1基因杨树Tr品系的耐盐性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以不同盐分强度处理欧美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Neva’)(Wt)和转拟南芥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欧美107杨新品系(Tr)幼苗,揭示Tr和Wt两品系幼苗耐盐性的差异,探索拟南芥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对提高杨树耐盐能力的效应。结果表明:低盐处理下,Wt植株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干重显著低于对照,盐分强度加大后,抑制作用更大,其干重只有对照的50%;而Tr植株在低盐处理下干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高盐处理时其干重为对照的74%。同时,不同盐度处理下,Tr的干重均显著高于Wt,且随着盐度升高,两品系间植株干重差异增大。盐处理后,Tr植株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Wt,并能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和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在盐处理下虽然Tr叶片和根系均较Wt积累了更多的Na+,但同时也维持了更高的K+和K+/Na+比率,而且叶片对K+选择性的运输明显高于Wt;同时,Tr叶片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显著低于Wt。可见,在盐处理下转AtNHX1植株较未转基因植株维持了更高的生长量、光合色素、光合能力和叶片质膜稳定性,说明AtNHX1的转入能够显著提高欧美107杨的耐盐性。
姜超强郑青松刘兆普徐文君李洪燕李青
关键词:ATNHX1离子区域化欧美杨耐盐性
苏北滩涂区施肥对菊芋生长和土壤氮素累积的影响被引量:25
2010年
通过在苏北滩涂区开展的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施肥量对菊芋地下、地上干物质累积,及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的累积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是苏北沿海滩涂菊芋生长的关键限制因子,增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菊芋地下和地上干物质的积累。在氮肥供应充足情况下,适当增施磷肥(75kg·hm-2)可以增加菊芋地下和地上干物质的积累。施氮量小于150kg·hm-2时,土壤中氮素处于净消耗状态,施氮量225kg·hm-2时,不仅可以获得菊芋地下和地上干物质的最大产量,且有助于土壤氮素的累积。硝态氮是苏北沿海滩土壤氮素淋失的主要形态,且降水是导致硝态氮淋失的重要原因。随施氮量增加,土壤氮素淋失的风险加大。
赵秀芳杨劲松蔡彦明姚荣江李冬顺韩建均
关键词:菊芋施肥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氮素累积养分淋失
基于大农业框架下的江苏海岸滩涂资源持续利用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滩涂的持续开发利用对于江苏省对于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维护全省耕地的动态平衡和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滩涂演变和开发历程的分析基础上,作者比较深入全面地论述了江苏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滩涂污染加剧和湿地退化等6个主要问题。针对江苏滩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特点,并结合滩涂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作者提出了江苏滩涂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原则和滩涂资源开发的空间布局和区域利用模式。重点强调了加大科技投入、充分挖掘滩涂上特有的农业品种和特质资源和大力发展具有滩涂特色的高附加值产品是实现滩涂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
陈小兵杨劲松姚荣江余世鹏李晓明于君宝孙志高
关键词:围垦可持续利用
海岸带滨海盐土资源发展能源植物资源的研究被引量:27
2008年
文章根据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充分利用我国沿海海涂非耕地资源发展能源植物的构想。收集了一些适于海涂粗放栽培的能源植物资源,系统地筛选了耐海水、高产出的糖基类能源植物菊芋与油脂类植物油葵的一些品种与品系,并分别在江苏大丰、山东莱州海涂进行了大田试验,菊芋糖年产量在16160~12102 kg/hm^2之间,油葵油脂年产量在2934 kg/hm^2左右。同时对菊芋、油葵的综合利用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刘兆普隆小华刘玲赵耕毛
关键词:海涂盐渍土资源
苏北滩涂海水灌溉与施氮对籽粒苋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为创建海涂海水种、养复合清洁生产模式,首先要探索海水灌溉经济植物的种植条件,为此,在苏北滩涂布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海水灌溉下氮肥与海水对籽粒苋生长的耦合效应。结果表明:1)20%海水灌溉下,施纯氮量120kg.hm-2,植株鲜草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施纯氮量60kg.hm-2下的产量,且与施纯氮量180kg.hm-2处理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40%海水灌溉下,施氮120kg.hm-2时籽粒产量最高,但其产量显著低于20%海水灌溉、施纯氮量120kg.hm-2下的产量。2)鲜草产量在淡水灌溉、施纯氮60kg.hm-2下达到最高值,籽粒产量在淡水灌溉,施纯氮180kg.hm-2下达到最高值。但20%海水灌溉、施纯氮120kg.hm-2组合下,籽粒产量和鲜草产量均未与最高产量达显著差异。3)随施氮量的增加,茎、叶中K+含量增加,而根、茎、叶中Na+含量和Cl-含量均先减少后增加。在施氮量为120kg.hm-2范围内,茎K+/Na+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施氮量进一步增加,K+/Na+又随之下降。4)20%海水灌溉下,叶片氮素含量在120kg.hm-2处理下达到最高值,在40%海水处理下,氮肥施用对叶片氮素含量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在苏北沿海滩涂20%海水灌溉下施氮120kg.hm-2可显著提高籽粒苋的耐盐性,提高其经济生物产量。
李洪燕隆小华郑青松刘兆普孙磊姜超强
关键词:籽粒苋海水灌溉耐盐性氮肥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长江河口地区土壤盐分动态模拟及预测被引量:7
2008年
为开展长江河口地区土壤盐分动态的中长期模拟与预测,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中应用较为成熟和广泛的BP网络建立长江河口地区土壤盐分与降雨量、蒸发量、长江水电导率、内河水电导率、地下水位、地下水电导率6因子间的非线性神经网络响应模型。网络模型结构为6-11-1,隐含层单元数用"试错法"确定。选择合适的参数训练和学习网络模型后,对河口地区2003年各月平均根层土壤电导率进行预测,并与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P网络模型较线性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为7.3%,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良好,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余世鹏杨劲松刘广明邹平
关键词:BP人工神经网络土壤盐分动态
三峡调蓄条件下长江河口地区滨海滨江土壤盐渍化状况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为了研究三峡调蓄过渡期长江河口地区秋季滨海滨江土壤的盐渍化状况,进行土样采集和盐分组成测定,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区域土壤盐渍化类型和特点进行主成分分析,对区域土壤盐分剖面类型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三峡调蓄过渡期河口地区秋季土壤以盐化潮土为主,阳离子组成Na+为主,阴离子组成SO42-型略多于Cl-型,土壤剖面盐分以上升积聚为主,盐分积聚既呈现短期盐峰又有长期积累现象,存在盐渍化趋势,并主要受干旱枯水因素影响。三峡调蓄的影响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提出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灌排措施和Na质盐碱土改良措施。
余世鹏杨劲松刘广明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籽粒苋幼苗对不同盐离子胁迫响应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比较研究了等渗(-0.096,-0.198,-0.437MPa)的NaCl、Cl盐和Na盐处理10d对籽粒苋幼苗干重、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特性及离子吸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0.096和-0.198MPaCl盐显著促进植株干重,-0.198和-0.437MPa盐胁迫下,对籽粒苋幼苗生长抑制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Na盐>NaCl>Cl盐处理。高盐(-0.437MPa)胁迫下,对籽粒苋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抑制幅度由大到小次序为Na盐>NaCl>Cl盐处理。NaCl和Na盐胁迫下,籽粒苋幼苗植株根和茎中Na+含量均高于叶中Na+含量,将Na+更多的截留在根、茎中。不同渗透势下的NaCl、Na盐处理均显著提高根、茎、叶的SK,Na,根的SK,Na随着盐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结果表明,NaCl对籽粒苋幼苗的钠胁迫作用显著大于氯胁迫的,NaCl和Na盐胁迫下植株根、茎、叶对K+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均显著增强,赋予籽粒苋幼苗对盐的一定程度上的适应性。
李洪燕郑青松姜超强刘兆普刘国红辛本荣
关键词:籽粒苋幼苗盐胁迫光合作用离子平衡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