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0301068)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沈学文张吉翔陈建勇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黏膜
  • 2篇黏膜损伤
  • 2篇肠黏膜
  • 2篇肠黏膜损伤
  • 1篇原癌基因
  • 1篇脂多糖
  • 1篇脂多糖类
  • 1篇烧伤
  • 1篇内毒
  • 1篇内毒素
  • 1篇基因
  • 1篇癌基因
  • 1篇PIM-3

机构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作者

  • 2篇陈建勇
  • 2篇张吉翔
  • 2篇沈学文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原癌基因修复肠黏膜损伤及再生的相关研究
2007年
目的:原癌基因是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能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促进肠黏膜的修复。文章对国内外关于原癌基因修复肠黏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0-01/2006-1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oncogene and intestinal mucosa repair",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6-1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原癌基因,损伤修复",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原癌基因与肠黏膜损伤修复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0篇相关文献,排除20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分别涉及原癌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分类,原癌基因在肠黏膜损伤修复中的发生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资料综合:①原癌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分类:原癌基因及其蛋白产物不仅参与细胞的正常生长、分化过程,而且也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和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在生命活动中起着极为基本而重要的作用。原癌基因按细胞增殖调控蛋白的特性可分为4大类:生长因子类、受体类、细胞内信号转换器类和细胞核因子类。②原癌基因与肠黏膜损伤的修复与再生:原癌基因可通过氯福雷司超家族的24p3/lcn2、家族编码的Wnt受体、胰高血糖素样肽2、三叶肽、干细胞受体和c-kit、原癌基因ras、一氧化氮过度产生及其毒性代谢产物、细胞凋亡、c-fos及多种生长因子等不同的途径维护肠黏膜的完整性。结论:原癌基因在肠黏膜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每种原癌基因在肠黏膜修复和再生过程中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它们之间既有协同作用,也有重叠作用。
陈建勇沈学文张吉翔
关键词:原癌基因
原癌基因Pim-3对烧伤及内毒素引起的肠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 Pim-3基因在烧伤及内毒素引起的肠黏膜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在成年 Wistar 大鼠中进行,分为 A 组(烧伤组),B 组(脂多糖组),C 组(正常对照组)。各组依次在处理后3、6、12、24、48 h 取小肠,提取总 RNA 及蛋白质,并进行逆转录(RT)-PCR 及 Western 印迹分别检测内源性 Pim-3、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occludin)在肠道的表达。观察烧伤和内毒素对内源性 Pim-3基因在肠道表达的影响及 Pim-3基因与肠黏膜损伤的相关性。体外实验部分,首先原代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再重组质粒 pEGFP-N_2/Pim-3转染和内毒素处理原代肠上皮细胞。实验分为6组:①正常对照+内毒素处理组(5μg/ml);②空载质粒 pEGFP-N_2转染+内毒素处理组(5μg/ml);③重组质粒 pEGFP-N_2/Pim-3转染+内毒素处理组(5μg/ml);④正常对照组;⑤空载质粒 pEGFP-N_2转染组;⑥重组质粒 pEGFP-N_2/Pim-3转染组;内毒素处理6 h 后,提取各组总 RNA,利用逆转录(RT)-PCR 检测各指标,并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体内实验部分:A、B 组内源性 Pim-3基因在3 h 表达开始增多,分别为 C 组的(12.25±1.01)和(15.08±1.07)倍,6 h 到达顶点,分别为 C 组的(21.13±1.78)和(25.24±1.80)倍,以后逐渐减少。A、B 组 ICAM-1在6 h 后一直处于高表达的位置,12 h 达高峰,分别为 C 组的(88±7)和(58±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组闭锁蛋白在3 h 表达开始增多,6 h 达顶点,分别为 C 组的(6.65±0.24)和(6.25±0.2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体外实验部分:⑥组的Pim-3及闭锁蛋白的表达与④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④⑤⑥组之间 ICAM-1表达及细胞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组 Pim-3、闭锁蛋白和 ICAM-1的表达及细胞凋亡与①②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①②③组的 ICAM-1表达与④⑤⑥组之间的差异有�
陈建勇沈学文张吉翔
关键词:烧伤脂多糖类肠黏膜PIM-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