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090102)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高晓燕李炳熙徐有宁李洪涛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稻壳灰
  • 1篇形貌
  • 1篇形貌特征
  • 1篇生物质
  • 1篇生物质气
  • 1篇生物质气化
  • 1篇气化
  • 1篇物质气化
  • 1篇灰度
  • 1篇固定床

机构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沈阳工程学院

作者

  • 2篇李洪涛
  • 2篇徐有宁
  • 2篇李炳熙
  • 2篇高晓燕

传媒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灼烧方式对稻壳灰形貌特征和成分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改变灼烧温度和停留时间,研究了不同灼烧方式下稻壳灰形貌特征和成分的变化规律。采用先低温后高温灼烧方式可得到含碳量较低的稻壳灰,不同的灼烧方式形成的稻壳灰颗粒的微观形貌特征不同,直接高温燃烧成灰粒径明显大于其他方式成灰粒径。灼烧温度低于575℃制取的稻壳灰中主要成分是非晶型的SiO2,而灼烧温度达到815℃制取的稻壳灰均有明显的SiO2晶体存在,采用先低温后高温的灼烧方式,稻壳灰中钾的含量低于其他灼烧方式。
李洪涛李炳熙徐有宁高晓燕
关键词:稻壳灰形貌特征灰度
上吸式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的综合计算法模型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已有生物质气化模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局限性,以Н.Н.Доброхотов提出的煤气化经验模型为基础,依据改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3M13型上吸式气化炉所测数据,得到上吸式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的综合计算法模型。该模型主要修正原模型干馏阶段的热解水、CO_2和焦油的产率;并在固定碳气化阶段,引入空气当量比作为参数,改进原模型中C/N特征值取值的随机性。通过与其他学者的上吸式气化炉生物质气化实验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良好,证明本模型在工程应用中模拟生物质上吸式固定床气化过程的可行性。
李洪涛李炳熙徐有宁高晓燕
关键词:生物质气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