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BYY022)
- 作品数:5 被引量:55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晓南罗雪梅钱毅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宋代四川诗人阴声入声韵通押中的方音现象——宋代四川方音研究之二被引量:15
- 2007年
- 本文在穷尽宋代四川诗人用韵基础上,分析阴入通押和阴声韵部跨部通押的特殊韵例,揭示入声韵尾消变、阴声韵部中韵字的特殊变化等与宋代通语不同的四川方音现象。
- 刘晓南罗雪梅
- 关键词:宋代阴声韵入声韵通语
- 从历史文献看宋代四川方言被引量:16
- 2008年
- 从移民史来看,现代四川方言可以上溯至元代,宋以前则难知其详。然而我们可以通过文献记述考证宋代四川方言状貌。从大量宋人文献中索隐钩沉,查明宋代四川方言11条语音特征以及宋人对四川方言的2种称谓,从而对宋代四川方言有了一个可信的初步认识。
- 刘晓南
- 关键词:宋代方言四川方言
- 宋代四川诗人阳声韵及异调通押中的方音现象——宋代四川方音研究之一被引量:18
- 2006年
- 本文在穷尽宋代四川诗人用韵基础上,分析平声与上去声字通押和阳声韵部跨部通押的特殊韵例,揭示阳声韵尾合并,个别阳声韵字主元音的特殊变化,个别阴声韵字读鼻音韵尾以及一些字声调归类等与宋代通语不同的方音现象。
- 刘晓南罗雪梅
- 关键词:诗韵宋代阳声韵通语
- 宋代四川诗人用韵及宋代通语音变若干问题被引量:28
- 2004年
- 穷尽考察宋代四川诗人用韵 ,系联韵字统、计押韵组合 ,得到宋代四川诗人用韵 17部系统。与宋代通语 18部韵系比较 ,四川诗韵合并了真文、庚青两部成为真青部 ,此外与通语韵系相同 ,通语韵系的主要音变也在四川诗人用韵中存在 ,因而四川诗人用韵系统是通语的西部变体。
- 刘晓南罗雪梅
- 关键词:宋代押韵
- 宋代潼川诗人用韵反映的方言特点
- 2007年
- 参照宋代通语韵系,宋代潼川诗人用韵系统归纳为17韵部,它是受方言影响的通语韵系,即通语韵系在潼川的变体。17韵部中有较多的“特殊用韵”:歌与豪、萧与尤、支与鱼、鱼与尤等分别通押。这些押韵虽然在现代潼川方音及至四川方音中基本上找不到对应,但是它们涉及到潼川各地的许多诗人且有一定的诗歌数量,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殊用韵”应该反映了宋代潼川的方言语音。另一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四川话属于西南官话,是北方话在西南的变体,它的形成是元明以后的事,这表明元明以前的宋代是四川话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 钱毅
- 关键词:宋代韵系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