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11-S5)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刘洋王磊刘洋范彩霞陈松林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牙鲆
  • 1篇微卫星
  • 1篇微卫星标记
  • 1篇淋巴囊肿病
  • 1篇SSR标记

机构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1篇张英平
  • 1篇陈松林
  • 1篇范彩霞
  • 1篇刘洋
  • 1篇王磊
  • 1篇刘洋

传媒

  • 1篇水产学报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牙鲆抗淋巴囊肿病相关SSR标记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筛选出中国牙鲆群体的抗淋巴囊肿病相关SSR标记,实验采用分群分析法对102个牙鲆个体(感病56个,抗病46个)进行了抗淋巴囊肿病相关SSR标记的筛选。首先构建了抗、感基因池(抗病个体和感病个体各15个),并利用178对微卫星引物对其进行了扫描;对于在抗、感池间扩增出差异条带的引物,用构建基因池的30个个体对其进行了第一次单个体验证;对于在第一次单个体验证中差异显著的引物用102个个体进行了第二次验证。结果显示,有4对引物(scaffold440_22585、scaffold826_5003、scaffold703_4284和scaffold185_597)在抗、感基因池间扩增出了差异条带;经第一次单个体验证,表明scaffold826_5003(P=0.023)和scaffold185_597(P178bp=0.028,P173bp=0.009)的差异条带在抗、感个体中呈显著性差异;经第二次单个体验证,发现scaffold185_597的差异条带在抗、感个体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60.9%和14.3%(P=0.001),差异显著;对scaffold185_597在10个抗病个体中扩增出的差异条带进行了克隆并测序,经BLAST比对,证实其为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基因组与细胞工程研究室公布的牙鲆微卫星标记scaffold185_597中的一段,同源性达到96%。研究表明,微卫星标记scaffold185_597可能与牙鲆抗淋巴囊肿病相关。
范彩霞陈松林王磊刘洋刘洋
关键词:牙鲆淋巴囊肿病微卫星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