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04FJY015)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5
相关作者:黄建团黄丽芳杨翠丽李贤军刘靖南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桂林旅游学院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体育
  • 3篇瑶族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体育文化
  • 2篇中学生
  • 2篇传统体育
  • 1篇锻炼现状
  • 1篇瑶族长鼓舞
  • 1篇社会功能
  • 1篇体育锻炼
  • 1篇体育锻炼现状
  • 1篇体育研究
  • 1篇体质
  • 1篇体质状况
  • 1篇文化比较研究
  • 1篇民族
  • 1篇民族传统
  • 1篇民族传统体育
  • 1篇民族体育
  • 1篇广西瑶族

机构

  • 4篇广西民族大学
  • 2篇桂林旅游学院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梧州师范高等...

作者

  • 4篇黄建团
  • 2篇黄丽芳
  • 1篇刘靖南
  • 1篇姚蕾
  • 1篇黄杰聪
  • 1篇李贤军
  • 1篇原秀丽
  • 1篇杨翠丽
  • 1篇李超

传媒

  • 1篇体育文化导刊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体育学刊
  • 1篇体育成人教育...
  • 1篇军事体育进修...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瑶族长鼓舞的体育文化社会功能及资源开发被引量:25
2006年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从体育文化的角度看,长鼓舞不仅具有良好的健身、娱乐和艺术审美价值,而且还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经济水平等多种社会功能,在揭示长鼓舞体育文化社会功能的同时,还对长鼓舞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杨翠丽
关键词:长鼓舞瑶族体育文化社会功能
对我国瑶族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中学为例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数理统计等主要研究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针对瑶族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及影响瑶族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因素等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影响瑶族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相关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为我国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发展的研究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黄丽芳姚蕾黄建团
关键词:瑶族中学生体育锻炼影响因素
少数民族传统竞技文化保护现状及对策被引量:6
2008年
对少数民族传统竞技文化保护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现状具有保护与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保护与发展模式型多元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但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原因在于过于单纯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民族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源遭到破坏;投入经费严重不足,保护机制与措施缺失等。最后提出了加强少数民族传统竞技文化保护的对策。
黄杰聪黄建团李超
关键词:影响因素
广西瑶族与汉族中学生体质状况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2005年广西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研公布的数据,对广西瑶族、全国城乡汉族13~18岁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数理统计分析,通过横向比较,了解2005年广西瑶族与全国城乡汉族中学生体质之间存在的差异,为少数民族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及广西相关行政部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黄丽芳
关键词:广西瑶族中学生体质状况
壮泰民族体育文化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认为壮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源异流",同属稻作文明类型。从文化的发生形式比较分析,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于原发型文化,且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影响,带有一些激发型文化特征。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是移植型,但带有明显的激发型文化特征。从文化的存在形式比较分析,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兼容型,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独立型。从文化的传承形式比较分析,两者的传承均属于连贯—重组型。两者互动发展具有同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文化交流平台等良好条件。并对两者互动发展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黄建团原秀丽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
广西红水河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现状与保护进行研究,探讨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现状,分析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成绩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保护的对策和措施:营造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保护的舆论氛围,提高红水河流域保护意识;政府政策支持,健全法制法规保护;理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管理体制体系,推进保护体制创新;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基础建设,实现人才培养与资源保护的良性发展,利用重大赛事发展精品项目。
刘靖南李贤军黄建团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