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699)

作品数:15 被引量:107H指数:5
相关作者:伍建林苗延巍张竞文张清杨志宏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成像
  • 10篇磁共振
  • 10篇磁共振成像
  • 7篇磁敏感
  • 7篇磁敏感加权
  • 6篇脑损伤
  • 6篇加权成像
  • 6篇磁敏感加权成...
  • 4篇创伤
  • 4篇创伤性
  • 3篇外伤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3篇创伤性脑损伤
  • 2篇蛋白
  • 2篇淀粉样
  • 2篇淀粉样前体蛋...
  • 2篇张量成像
  • 2篇兔脑

机构

  • 9篇大连医科大学...
  • 8篇大连大学附属...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伍建林
  • 8篇苗延巍
  • 7篇张竞文
  • 5篇张清
  • 2篇杨志宏
  • 2篇方玉果
  • 1篇宋清伟
  • 1篇沈晶
  • 1篇郎志谨
  • 1篇倪鸣飞
  • 1篇姚艺文
  • 1篇蔡兆诚
  • 1篇高小幼
  • 1篇林琳
  • 1篇刘婷
  • 1篇唐兴
  • 1篇白秀玲

传媒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敏感加权成像与CT评价创伤性脑损伤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比较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CT评价创伤性脑损伤(TBI)合并出血的作用,探讨其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25例TBI患者均接受16排MSCT和1.5T MR检查,对SWI图像采用SWI最小密度投影(SWI MinIP)观察出血灶,利用SPIN软件测量SWI MinIP及CT图像上出血灶面积及数目,并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临床评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组间的差异。结果 TBI患者SWI MinIP图像较相应层面CT图像显示的出血灶面积大(P=0.021),显示的出血灶数目多(P<0.05);且SWI和CT显示出血灶面积、数目均与临床GC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SWI和CT显示预后差的TBI患者出血灶面积及数目均大于预后好者(P均<0.05)。结论与CT相比,SWI检测TBI患者出血灶的敏感度和评价出血灶的面积与数目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并在评价TBI损伤程度及预后方面与临床评分具有良好相关性。
张竞文唐兴伍建林张清苗延巍
关键词: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出血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脑梗死各期患者进行MR及随诊检查,超急性期(〈6h)9例,急性期(7-24h)18例,亚急性期(1.5-7天)18例,稳定期(8-14天)3例,慢性期(〉15天)6例。对其中21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行SWI随诊。观察脑梗死内有无出血、出血程度及梗死区周围小血管的改变,并与患者的临床NIH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1例大面积脑梗死随访中,SWI发现梗死后出血为16例,占76.8%。梗死后重度出血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改变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s=0.765,P=0.001)。14例发现梗死灶周边有增多的微小血管,明显显示10例(占47.6%),显示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改变无明显相关性(rs=0.408,P=0.066)。结论:SWI能够敏感检测梗死灶内的出血灶,预测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程度与发展趋势;SWI通过显示梗死灶周围微小血管的影像改变,有助于判断其周围血流再灌注情况,对临床的治疗及预后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杨志宏苗延巍伍建林张清张竞文蔡兆诚
关键词:脑梗塞再灌注损伤磁共振成像
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MRI表现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的嗅球MRI影像表现,分析患者嗅球体积与嗅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4例头部外伤患者及25例年龄匹配健康自愿者均行嗅觉功能测试(Sniffin'Sticks)及3D-MRI扫描,分析嗅球、嗅束及嗅觉相关大脑皮层MR表现及嗅球体积。结果:24例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中,10例枕部受伤并额叶眶直回挫裂伤(10/24);鼻区受伤并嗅球不同程度损伤8例(8/24);额部受伤并额叶损伤4例(4/24);2例颅底骨折并嗅球损伤(2/24)。外伤后嗅觉功能异常患者的嗅球体积小于健康志愿者即对照组(P<0.05)。结论:MRI可以清楚显示损伤部位、范围及程度;外伤后嗅觉功能异常的嗅球体积小于对照组;证实了嗅球体积与嗅觉功能具有相关性。
高小幼苗延巍姚艺文伍建林
关键词:嗅球磁共振成像嗅觉障碍
旋转式兔脑损伤模型的扩散张量成像动态定量测量及与β-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定量测量旋转式兔脑损伤模型各向异性分数(FA)、ADC值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相关性。方法42只6月龄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只)、轻度损伤组(18只)与重度损伤组(18只)。采用自制快速旋转式致脑损伤装置,分别以45°及90°两个旋转角度建立轻度与重度兔脑外伤模型,并分在外伤后6、12、24、48、72 h及1周6个时间点进行MRI与病理学观察(每亚组3只)。采用3.0 T MRI设备行常规序列与DTI扫描,对皮层下白质、胼胝体和脑干进行FA值与ADC值定量测量。各测量时间点不同测量脑区轻、重度损伤组之间FA、ADC值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其随时间变化的比较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与β-APP染色阳性轴索计数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重度损伤组不同测量脑区FA值及ADC值大多低于轻度损伤组(P〈0.05),且轻度损伤组测量值变化较前者滞后,其中重度损伤组脑干伤后6 h时FA值及ADC值均较轻度损伤组减低,对损伤程度较敏感。轻、重度损伤组各脑区FA、ADC值均呈相似动态变化,即随着损伤时间延长而呈逐渐减低规律,但FA值较ADC值对损伤更为敏感。伤后6 h重度损伤组皮层下白质及脑干FA值较建模前减低(P〈0.05),至12 h两损伤组各脑区FA值均较建模前减低(P〈0.05)。伤后12 h重度损伤组各测量脑区ADC值较建模前减低(P〈0.05),至24~48 h除轻度损伤组皮层下白质外两损伤组各测量脑区ADC值均较建模前减低(P〈0.05)。伤后12~48 h大多数观察脑区的FA、ADC值与β-APP阳性轴索计数呈统计学负相关(P〈0.05)。结论 DTI技术可以早期敏感定量检测和评估脑外伤脑白质与轴索的病理改变,可应用于临床上该类患者的病情评估与定量诊断。
熊婧彤张竞文伍建林方玉果林琳
关键词:脑外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及其在创伤性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1年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美国韦恩州立大学Haacke教授研制的新型MRI对比技术,最初称为高分辨力血氧水平依赖效应静脉成像(HRBV),并于2002年以后正式命名为磁敏感加权成像。它不同于常规的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T1WI、T2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等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关注。
伍建林张竞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颅脑损伤
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价正常人大脑灰质核团铁含量被引量:36
2009年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相对定量分析不同年龄段的正常人脑深部灰质核团(包括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的脑铁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将171名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5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行头部SWI扫描并测量黑质、红核、苍白球、壳、尾状核头部的SWI信号值,分析各部位SWI信号值随年龄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年龄阶段所测量得到的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黑质、红核SWI信号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按一定规律变化。尾状核、苍白球SWI信号值于20~39岁变化基本平稳,于40岁后随年龄的增长诸深部灰质核团SWI信号值快速下降(以红核及壳核为著)。黑质、红核、壳核、尾状核头SWI信号值均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r黑质=-0.759,r红核=-0.875,r壳核=-0.880,r尾状核头=-0.524,P<0.001);苍白球SWI信号值与年龄存在弱相关(r=-0.211,P=0.042)。结论SWI信号值可以反映脑铁分布区域性和随年龄变化的规律。
苗延巍刘婷伍建林宋清伟张清张竞文杨志宏倪鸣飞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人脑正常铁代谢的MR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苗延巍伍建林郎志谨
关键词:脑铁代谢人脑PARKINSON病MR认知功能下降自由基形成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创伤性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和自然灾害的增多,创伤性脑损伤(TBI)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CT和普通MRI检查常表现为临床症状重与影像学表现轻或阴性等非匹配现象,从而发生误诊和误治等问题。目前,弥散张量成像(DT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等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已较成熟地应用于大多数脑疾病诊断中,Fmri可更加敏感、早期和准确地评估与诊断TBI,这将在临床的精准诊断、有效治疗与改善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伍建林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磁敏感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
采用多回波采集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测量兔脑损伤模型静脉血相位值及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回波采集T2^*WI三维梯度回波(ESWAN)序列观察不同时期的轻重度兔脑损伤动物模型的静脉血相位值变化规律,并探寻其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SS)相关性。方法选取51只新西兰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轻度损伤组(n=24)与重度损伤组(n=24),分别于致伤前,致伤后1、6、12、24、48、72h及1、2周8个时相行常规MRI和ESWAN序列检查。并检测大脑内静脉(ICV)、双侧腹内侧静脉(VMV)、腹外侧静脉(VLV)、背侧矢状窦(DSS)、小脑引流静脉之背侧小脑静脉(DCV)、脑干引流静脉之脑干背侧正中静脉属支(MDVB)的血液相位值变化(每亚组3只动物)。致伤后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并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SS)。各测量时间段轻、重度损伤组间不同测量血管静脉血相位值的比较选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各损伤组不同测量血管静脉血相位值随时间变化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轻、重度损伤组间NSS评分的比较选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轻重度损伤组各测量血管静脉血相位值与N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兔脑损伤后,各组测量血管静脉血相位值均降低,多个时间点重度损伤组相位值低于轻度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静脉血相位值于损伤早期减低,至24—48h下降至最低,后逐渐恢复,其中以VMV、VLV、DSS及MDVB相位值减低较为显著(P〈0.05),ICV及DCV静脉血相位值变化亦呈相似趋势。轻、重度损伤组NSS评分分别为(15.5±3.1)和(33.2±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43,P=0.001)。伤后6h,大部分静脉血相位值与NSS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伤后24—72h,各测量血管相位值均与NS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性(P值均〈0.05),其中幕上静脉较幕下静脉、浅静脉�
熊婧彤张竞文伍建林方玉果张清
关键词:脑损伤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对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3例大面积脑梗死(以Adamas标准,梗死面积直径>3 cm,并累及两个以上脑血管主干供血区)患者分别于<7天,2周,3个月进行SWI检查,得出各阶段临床NIHSS评分。分析SWI图像特点。观察脑梗死后出血、血管内血栓和梗死周围侧支血管的显示及显示程度,并与临床NIHSS评分改变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后出血34例,占79%。其出血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改变呈负相关(P<0.01)。脑梗死血栓显示30例,占70%,血栓在责任血管的位置和长度,与临床NIHSS评分改变相关(P均<0.01)。31例存在脑梗死侧支血管,占72%。侧支血管的显示程度与临床NIHSS评分改变呈正相关(P<0.01)。结论 SWI能够显示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病变区域的血管内血栓和病变周围的侧支血管,量化分析脑梗死后出血、血栓和周围的侧支血管,对临床预后评估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杨志宏李鑫王昕光杨笑一张代辉苗延巍伍建林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血栓侧支循环脑梗死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