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8002)

作品数:27 被引量:374H指数:13
相关作者:朱晞李新乐江辉高学奎黄建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大连民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建筑科学
  • 12篇天文地球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9篇地震
  • 9篇近断层
  • 7篇地震动
  • 7篇断层
  • 7篇桥梁
  • 7篇近断层地震
  • 6篇抗震
  • 5篇地震作用
  • 5篇断层地震
  • 5篇近场地震
  • 5篇近断层地震动
  • 4篇速度脉冲
  • 4篇碰撞
  • 4篇桥墩
  • 4篇反应谱
  • 3篇地震反应
  • 3篇地震响应
  • 3篇支座
  • 3篇时程
  • 3篇时程分析

机构

  • 24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北方交通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作者

  • 24篇朱晞
  • 5篇李新乐
  • 4篇江辉
  • 3篇高学奎
  • 3篇黄建文
  • 2篇于海龙
  • 1篇张显明
  • 1篇邬鑫
  • 1篇倪永军
  • 1篇邱瑞昌
  • 1篇刘仍奎
  • 1篇王京哲
  • 1篇李景新
  • 1篇姜久春
  • 1篇孟宪锋
  • 1篇李洋
  • 1篇窦慧娟
  • 1篇刘保东
  • 1篇刘影
  • 1篇李宏男

传媒

  • 9篇北方交通大学...
  • 3篇中国安全科学...
  • 3篇中国铁道科学
  • 2篇地震工程与工...
  • 2篇华北科技学院...
  • 2篇Earthq...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工程抗震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3篇2004
  • 5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断层强震地面运动幅值与持时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近年来的强震地震观测资料研究显示,近断层地面运动具有区别于远场地震动的显著特征。在收集世界范围内近断层观测记录的基础上,按场地和震级进行分类,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近断层地震动的峰值、反应谱谱值和持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方向性效应的影响,两个水平分量的峰值存在显著差异,反应谱的谱值更显著,震级对地震动持时的影响比断层距的影响要大得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近断层地震动水平向和竖向分量持时的回归关系式,并与其他研究者进行对比,说明了其合理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李新乐窦慧娟朱晞李宏男
关键词:幅值持时震级
Response spectrum of seismic design code for zones lack of near-fault strong earthquake records
2007年
It was shown from the study on the recently near-fault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 that the near-fault effects were seldom considered in the existing Chinese seismic code. Referring to the UBC97 design concept for near-fault factors, based on the collected world-widely free-site records of near-fault earthquakes ground motions classified by earthquake magnitude and site condition, the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expressions of the acceleration spectrum demand at the key points within the long period and moderate period were established in term of the earthquake magnitude and the site condition. Furthermore, the near-fault factors’ expressions about the earthquake magnitude and the fault distance were deduced for the area lack of near-fault strong earthquake records. Based on the current Chinese Building Seismic Design Code, the near-fault effect factors and the modified design spectral curves, which were valuable for the seismic design, were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structures.
李新乐窦慧娟朱晞孙建刚
关键词:响应光谱密码
粘弹性阻尼器在桥梁结构减震控制中的应用
粘弹性阻尼器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控制,并着手研究如何将其纳入设计规范。但传统的粘弹性阻尼器只使用一种粘弹性阻尼材料,当环境温度变化范围超过该阻尼材料的最佳使用范围后,阻尼器将失去其耗能减振效果,因此它...
刘保东朱晞
关键词:粘弹性阻尼器桥梁振动控制
文献传递
近场地震动输入问题的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用时程分析方法来分析桥梁结构地震响应时,地震波的选择合适与否决定了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及可信性。本文提出双参数控制法作为考虑近场地震输入时地震波的选择方法,并与传统的地震波选择方法相比较。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实际桥墩进行了检算,通过分析得出:采用双参数控制法选波的计算结果离散性比较小且能够反应近场地震的特性;验证了较大PGV/PGA比值的近场地震波会引起结构较大的地震响应的观点;并认为速度脉冲周期不宜作为考虑近场地震输入时选波的指标。
高学奎朱晞
关键词:速度脉冲地震响应
抗震设计规范之近断层中小地震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近年来发生的中小震级地震中 ,在靠近断层附近观测到的记录中具有显著加速度和速度峰值 ,对结构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同时 ,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多是以大震级地震记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很少考虑断层距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本文在充分收集近断层地震记录的基础上 ,对近断层中小震级地震动的峰值和反应谱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和我国的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对比 ,指出了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不足之处 ,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为今后抗震设计规范的完善和结构的抗震计算提供了参考。
李新乐朱晞
关键词:抗震设计近断层地震动反应谱
近场地震的速度脉冲效应及简化冲击回归公式的检验被引量:10
2003年
着重介绍了几次地震中出现的近场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并利用简化冲击模型来分析速度脉冲效应对地震动加速度、速度、位移的影响.另外,还用近场地震记录对简化冲击的回归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速度脉冲效应下,地震动峰值位移增大值大于峰值速度增大值,而峰值加速度所受影响最小.在阻尼不是很大的情况下,速度脉冲效应是较大的.因此,考虑近场地震的抗震设计中速度脉冲效应是必要的.
邬鑫朱晞
关键词:近场地震速度脉冲峰值加速度
近断层地震速度脉冲效应对桥墩地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7
2004年
近断层地震动的速度脉冲效应对结构抗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典型的近断层地震记录分析了速度脉冲的基本特性,并对人工近断层地震动的速度脉冲模型进行研究,讨论了典型模型的参数,在此基础上推荐了一种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并结合桥墩算例说明了速度脉冲效应对地震反应的影响及推荐模型参数的合理性.
李新乐朱晞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设计近断层地震动速度脉冲桥墩地震反应
隔震桥梁结构的简化反应分析及设计参数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在规则隔震桥梁结构简化为2自由度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进一步将以隔震模态为主的2自由度隔震桥梁结构简化为双线性的单自由度隔震系统,考虑了隔震支座的双线性特性,并计入了隔震支座下部结构质量及墩柱粘滞阻尼比等参数对结构响应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力学模型,重点讨论了隔震支座的剪切位移延性、硬化刚度比、隔震桥梁结构的质量比、隔震模态周期、墩柱周期及其粘滞阻尼比等参数对隔震桥梁结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影响,并对隔震支座设计参数的选取给出了合理的选择标准.
黄建文朱晞张静
关键词:道路工程隔震近震
近断层地震动等效速度脉冲研究被引量:37
2004年
近断层地震动对地表结构物造成严重的破坏 ,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脉冲型特征 .在速度时程中含有大幅值、长周期的脉冲波 ,对结构响应影响很大 .为简化计算和分析的需要 ,在既有的等效速度脉冲模型的基础上 ,建议了较为合理等效速度脉冲模型 .在充分收集脉冲型近断层地震记录的基础上 ,对等效速度脉冲模型的脉冲周期、脉冲强度及卓越脉冲数等参数进行了研究 ,并与以往研究者的结果进行比较 ,以利于近断层区结构的抗震设计 .
李新乐朱晞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动
近断层地震的加速度峰值比和反应谱分析被引量:30
2004年
以近年来发生的主要地震中获得的大量地震记录为基础,并按照断层距和场地进行了分类.对竖向加速度与水平向加速度记录的峰值比的统计分析表明,近断层(断层距为0~15km)和中等断层距(断层距为15~30km)实际地震记录的加速度峰值比的统计结果大于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取值,远断层(断层距为30~60km)记录的加速度峰值比的统计结果接近于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规定;对水平加速度记录的反应谱统计分析表明,硬场与中等场记录计算的动力放大系数均值谱在大于0.2s的周期范围内高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谱值,而与UBC97的设计谱值相当,我国现行规范的设计谱应用于近断层地区的硬场和中等场可能偏于不安全;软场记录计算的动力放大系数均值谱与我国现行设计规范的谱值相当,而远小于UBC97的设计谱值,UBC97规范的软场设计谱可能偏于保守.
倪永军朱晞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反应谱统计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