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2212702)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郭继平马光朱会霞刘长远傅俊范更多>>
相关机构:衡水学院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霉病
  • 3篇病菌
  • 2篇药剂
  • 2篇抑菌
  • 2篇抑菌效果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霜霉病
  • 2篇葡萄
  • 2篇葡萄霜霉病
  • 2篇不同药剂
  • 1篇电子克隆
  • 1篇英文
  • 1篇油菜
  • 1篇真菌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霜霉病菌
  • 1篇葡萄霜霉病菌
  • 1篇拮抗细菌
  • 1篇拮抗真菌

机构

  • 6篇衡水学院
  • 2篇辽宁省农业科...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4篇郭继平
  • 4篇马光
  • 2篇傅俊范
  • 2篇刘长远
  • 2篇朱会霞
  • 1篇齐善厚

传媒

  • 2篇北方园艺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4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葡萄霜霉病拮抗细菌N6的分离、筛选及鉴定被引量:5
2014年
筛选葡萄霜霉病菌的拮抗菌株,为该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更多的资源。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3个品种的健康葡萄叶片上分离得到细菌153株。初筛采用平板对峙法,得到5株拮抗辣椒疫病菌的菌株。采用叶盘法进行复筛,得到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好并且稳定的菌株N6,其防效达到74.2%。通过对菌株N6的形态、生长特性、生理生化反应、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砖红微杆菌(Microbacterium testaceum)。
郭继平马光朱会霞刘长远傅俊范
关键词:拮抗细菌
不同药剂对三七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被引量:2
2014年
对12种药剂对三七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腐霉利对三七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佳,并且药效持久。戊唑醇、百菌清、氨基寡糖素3种药剂也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效果,但百菌清与氨基寡糖素药效持久性差,建议优先选用腐霉利防治三七灰霉病菌。
齐善厚
关键词:药剂灰霉病菌抑菌效果
不同药剂对豇豆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12种市售药剂为试材,通过测定抑菌圈和菌落生长速率,筛选对豇豆枯萎病菌抑菌效果好的药剂。结果表明:在抑菌效果及药效持久性方面异菌脲表现最佳,其次是戊唑醇、百菌清和己唑醇,而百菌清和己唑醇2种处理的药效持久性差,其余药剂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菌落生长速率结果表明,异菌脲处理的菌丝体矮小、稀疏,并无孢子形成,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菌效果,其次是戊唑醇、百菌清、己唑醇和代森锰锌4种药剂处理,其菌落生长缓慢,边缘菌丝生长不良,说明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它药剂处理的抑菌杀菌效果不明显。
马光
关键词:药剂抑菌效果
葡萄霜霉病拮抗真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被引量:4
2014年
为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的生物防治提供更多的菌种资源,本研究以新鲜的无病害葡萄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稀释平板分离法分离得到87株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初筛得到4株对辣椒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经过叶盘法复筛得到一株防治效果比较好的Y29菌株,其防治效果达到了72.9%,且防效稳定。通过观察Y29菌株的菌落形态、菌丝形态和产孢结构,分析其26S rDNA D1/D2区序列和系统发育树,鉴定其为小光壳属中的Leptosphaerulina australis。
郭继平马光朱会霞刘长远傅俊范
关键词:葡萄霜霉病拮抗真菌
油菜HY5基因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已知的芜菁HY5编码基因序列为探针,采用电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油菜HY5基因cDNA的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编码蛋白序列进行了研究,并将其编码蛋白同芜菁和拟南芥的HY5蛋白进行了同源性比较,构建了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油菜HY5基因编码164个氨基酸,其分子量为18 037.8Da,是亲水蛋白,同芜菁HY5具有高度的同源性,高于和拟南芥的同源性;该试验初步获得了油菜HY5基因的编码序列,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打下基础。
郭继平
关键词:HY5油菜光受体电子克隆
红花菜豆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电子克隆及序列分析(英文)被引量:2
2014年
黄烷酮-3-羟化酶(F3H)是植物类黄酮物质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本文利用电子克隆的方法,采用已经报道的大豆F3H基因cDNA序列为种子序列,搜索红花菜豆EST数据库,获得了假定的红花菜豆F3H基因cDNA的序列。根据假定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的方法获得了红花菜豆F3H基因cDNA的编码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工具对红花菜豆F3H的性质包括氨基酸序列组成、物理和化学性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花菜豆F3H基因cDNA包含一个1128 bp的完整的开放读码框,其编码蛋白由375个氨基酸组成。与大豆黄烷酮-3-羟化酶同源性为92%。其二级结构含有40.8%α螺旋和39.73%无规则卷曲,β折叠较少为4.53%。采用同源模建的方式分析其三维立体结构,表明其三维结构是一个紧密的球状结构。
马光郭继平
关键词:RT-PCR生物信息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