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气象局多轨道业务建设项目(无)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江文胜姜绍材更多>>
相关机构:威海市气象局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多轨道业务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篇大雾
  • 1篇预报着眼点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气旋
  • 1篇切变
  • 1篇切变线
  • 1篇秋冬季
  • 1篇温带气旋
  • 1篇风暴潮
  • 1篇渤海风暴潮
  • 1篇渤海海峡
  • 1篇值模拟

机构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威海市气象局

作者

  • 1篇姜绍材
  • 1篇江文胜

传媒

  • 3篇山东气象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0703温带气旋特大风暴潮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为验证德国汉堡大学所开发的三维陆架模式HAMSOM(Hamburg Shelf Ocean Model)对渤海海域气旋风暴潮模拟的可行性和准确度,并对不同来源气象数据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别使用T213和NCEP资料的风场和气压场数据,运用HAMSOM模式对2007年3月4—5日发生在渤海和黄海北部的气旋风暴潮增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较好地反映出烟台、威海两站风暴潮增水过程的水位变化,较准确地模拟出风暴潮在渤海、黄海北部的增水过程,且T213资料比NCEP资料的模拟结果更接近实况,该模式对研究和模拟渤海气旋风暴潮比较适用。
闫丽凤江文胜周淑玲姜绍材
关键词:数值模拟
渤海小高压的形成机制分析
2007年
对2006年7月3日一次典型的渤海小高压与切变线相互作用的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渤海小高压的形成机制。渤海小高压是由于渤海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它与南北支系统的相互作用、中低纬切变线的位置、日本海低涡中横槽的位置密切相关。渤海小高压的形成与其高低空的动力、热力条件关系密切,当华北到渤海地区没有明显的低空辐合和高空辐散,并受明显的干区、正的沙氏指数区、能量低值区控制时,容易形成渤海小高压。
侯淑梅孙忠欣张承旺
关键词:切变线
东营市秋冬季大雾天气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利用1971—2000年东营市及所辖3个县站的资料分析了地处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大雾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每年11月到次年的1月,是一年中大雾出现最多的月份,广饶县大雾出现得最多,平均每年大雾日有22.7天。针对2006年9月20—23日连续大雾天气,分析了其高、低空环流形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东营秋冬季大雾的预报着眼点。对于连续性大雾的第一天预报,需要湿度条件、辐射降温条件、风力条件均有利时才易出现大雾,而对于连续性的大雾,对辐射降温条件要求不高。
张承旺侯淑梅孙忠欣
关键词:大雾预报着眼点
“070304”渤海特大风暴潮的成因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对2007年3月4日发生在渤海的特大风暴潮天气过程,从大气环流形势、动力条件、天文条件、地形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长时间北高南低的地面气压场在渤海形成持久的偏东大风是造成风暴潮的重要因素;强烈的低层辐合高空辐散使地面气旋不断加强,气旋四周较强的气压梯度力是风暴潮的强迫动力之一;风应力增水作用与天文大潮相叠加直接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渤海特殊的地形特征有利于形成风暴潮天气,当地面风由东北转为西北后,渤海湾的潮位开始回落,渤海海峡的潮位继续升高,其最高潮位时间与潮位回落时间均滞后于渤海湾。
张承旺侯淑梅孙忠欣
关键词:渤海风暴潮渤海海峡
共1页<1>
聚类工具0